打造高效課堂 優化育人環境 提高教學質量

高效課堂就是高效率的課堂,就是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大限度的實現教師的教與學生學的完美結合。如何實現高效課堂一直是困擾我們教師的一大難題,其實每一位教師都很想把自己的課上成一流的,精彩的,讓每一個孩子都喜歡,就如同是一日三餐的需要,達到教與學的雙豐收,但真正實現它有談何容易,當下又把高效課堂作為教師工作的重中之重,下面我就結合工作性質及教學實際粗淺地談談如何實現高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不妥之處請大家海涵,有借鑑的地方希望與大家共勉。

打造高效課堂 優化育人環境 提高教學質量

俗話說:打鐵還須自身硬。首先:教師要具備最基本的職業道德素養,要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愛崗敬業,愛生如子,樂於奉獻,做到持之以恆,無怨無悔,把教書育人作為自己的一項事業,有了這樣一顆“野心”,然後腳踏實地,兢兢業業,勤勤懇地踐行自己的諾言,我想這是實現高效課堂的基礎也是核心。

其次:要有豐富的學科專業知識,精通業務,廣泛的興趣愛好,敏銳的思維,行雲流水般駕馭教學的能力,急中生智的應變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質,人際關係,膽大,心細,果斷的處事能力,以及與時俱進的魄力。學生的知識來自四面八方,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師不必不如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這些都是對教師的極大挑戰,閉門造車,孤陋寡聞已不適應日新月異的教育形勢的需要,這就迫使教師要不斷的學習再學習,閱讀各種書籍,不斷充電,轉變教育觀念,敢於打破常規,用發展的眼光的看待學生,一根粉筆,一根教棍已成為過去,取而代之的是人性化的課堂,賞識教育,成功教育,蔚然成風,面對改版的教材及版本間知識結構的差異,如何適應新教材新教法都是教師們思考的問題。具備這些功底不是一朝一夕,一揮而就,而是要傾注大量的心血,潛心鑽研,發奮學習。教師的一桶水與一杯水已不再是簡單的倒滿,而是甘甜的,沁人心脾,意味深長,回味無窮滋養下一代茁壯成長的一杯水,這桶水的份量顯而易見,所以要樹立終身學習的信念,這更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必備。

第三:通曉教育學心理學知識,用理論去指導實踐,在實踐中內化理論。掌握一些教學原則,瞭解兒童的年齡及心理特徵,懂得每個年齡段孩子們的需求,從而有的放矢的進行教育,遵循教育規律,讓每個孩子張揚的個性得到健康自由的發展,這是每個教師應具備的,有了這些裝備,教師在工作中才會遊刃有餘,如魚得水。

第四:精心備好上好每一節課,深鑽教材,探討教法,瞭解學生的知識的現狀,做到既備學生又備教材,既備教法又備學法,既要考慮優等生又要照顧學困生,所以每堂課的設計都要符合兒童的需要,力求生活化,趣味化。讓孩子們以輕鬆愉快的心情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視學習為樂趣而不是負擔。對每一道習題的設計,都要做到有備而來,鞏固新知,啟迪新知,還要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螺旋式上升的教學原則,課堂中還要及時注意調控,對學生的情感需要,做出積極地應對決策,還要經常性的進行自我反省,反省教學中的成功與不足,讓自己的課堂逐漸趨於高效。

第五:對學生進行良好學習習慣,學習品質的教育

課堂始終是一個互動的過程,教師的高效未必就能實現學生的高效。每個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他們的行為習慣,意志品質不盡相同,這就要求教師在塑造自己的同時,別忘了與你互動的對象,兩好搭一好,孤掌難鳴就是這個道理。為此,對學生進行良好學習習慣於學習品質的教育顯得尤為重要,這就要求學生從平時的一點一滴做起,課堂上養成認真傾聽,積極發言,課內外作業按時保質保量完成,按時作息,大膽質疑的習慣,讓他們從小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的,有了這樣的前提,高效課堂一定會離我們越來越近。

第六:實現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優化

學校設置的家校聯繫卡與信息通訊為教師與家長搭建了一個交流的平臺,特別是學生每天的家庭作業家長首先做到了心中有數,家長可以做到監督作用,避免了學生少抄作業或少做作業的現象。學生中出現了問題,教師可以通過電話聯繫家長,做到了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合二為一,這無疑又是向高效課堂邁進的有效途徑。

總之,打造高效課堂,優化育人環境,提高教學質量,是每一位從教者的心聲與美好願望,但真正要實現它,還須一個慢過程,它需要教師付出艱辛的努力,這努力不單單是忙裡忙外,不單單是給學生多出幾道習題,多批閱幾份試卷,多背幾篇課文,多寫幾個生字,而是需要教師的智慧,金點子,妙辦法,讓課堂妙筆生花,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習的樂園,作為一線教師的我深感責任重大,我會滿懷信心地去盡力,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認真就是水平,落實就是能力,態度決定一切。我想我們每位教師都能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去奮鬥,相信我們的課堂一定會走向高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