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讓小朋友靜下心來寫作業?

農村的大宅門

題主您好,這個問題很多家長關注,我來回答一下:

1、如何做到靜?

減少其它干擾,這不僅是寫作業時減少干擾,其它時間也要減少不必要的干擾。

比如,不要看一些讓人躁動的動畫片,不看一些浮誇的書。

不跟孩子講一些家長裡短的事情,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抱怨。

寫作業時,減少課桌上的干擾物,每次作業,都只放一個科目的書以及作業本。

2、寫作業時儘量不要監督

跟孩子說好寫作業的規矩,寫作業的過程中儘量不要打擾孩子。如果孩子遇到困難需要求助,適當鼓勵孩子自己克服困難,引導孩子從課本找到答案。

遇到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批評也只是點到為止,不要扯出以前的事情來批評孩子。

每天儘量找到一些孩子改善的地方來表揚孩子,讓他找到學習的成就感。

3、不要給孩子買太多玩具,玩心重的孩子無法安靜下來

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家裡太多可以玩的東西讓孩子惦記,自然就不容易靜下心來。

平時可以跟孩子利用家裡面的一些東西自己動手製作一些可以玩的玩具,一方面孩子可以有事可做,另外一方面孩子可以從中收穫成就感,同時增強親子關係。有愛的孩子,往往內心比較的靜。

4、經常跟孩子平等的聊天

聊天交流,是一項非常重要同時也是一項容易被大家忽視的事情。

很多家長跟孩子聊天,除了學習就是玩,導致孩子的內心一直沒有太大的成長。這裡注意一個平等,耐心。孩子的心智還沒有完全發育,需要大人的引導。

做一個快樂的家長,讓這份情緒感染到孩子。把自己平時工作生活中的成就告訴孩子,讓孩子體會到這份心情,可以激發孩子對學習的熱情。

5、不要嘮叨

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如果恰好遇到孩子暫時性的無法安靜學習,家長一定要耐下心來,耐心的陪伴孩子度過困難期。

記住,家長是孩子的榜樣。一味的講道理,批評指責是無法培養好孩子的。

6、給孩子找一個好的學習夥伴

孩子學習也會有孤獨感,有一個學習夥伴能夠讓孩子度過困難期。我經常看到小區的一些小學生回家後,聚在小區的小桌上一起寫作業,效率很高。

人是會互相感染的,古有孟母三遷,現在只需要在鄰居中找到一個好的夥伴,就能讓孩子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加油吧!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我是一個一年級孩子的媽媽,最初孩子入學輔導孩子寫作業也是氣的噴了一口老血,那情緒有時真的控制不住啊。

可是這個事必須得調節,為了自己身體健康,也為了孩子順利的成長。怎麼讓孩子靜下心來寫作業呢?



一二年級必須陪讀

到底該不該陪讀,這個要分情況的。

如果孩子是一二年級這樣的低年級,那就得豁出去一個家長陪著,為什麼?

孩子的自制力不強,習慣尚未養成,我們坐在旁邊不是盯著他寫作業,而是不讓他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比如玩個小玩具,吃點小零食,只要是與寫作業無關的都不能做。

慢慢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了,回到家自然就會在規定的時間把作業寫完,等到三年級之後,就不用爸媽這樣專門的陪伴了。



如何檢查孩子作業更高效

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我們肯定順便就能發現他的錯誤,要不要馬上就指出錯誤?

不要!

為什麼?

讓孩子先把作業在愉快的心境下做完,家長一嘮叨,一吵,一嚷,孩子可能下面的題都不會做了,因為他的心思在別惹你生氣上面,不在題上面。

等孩子都寫完了,讓他自己先檢查一遍,也養成檢查作業的習慣,這個時候我們再去糾正他的錯誤。

學會批評

當家長的肯定會遇到糾正孩子錯誤,批評孩子的時候,那怎麼才是正確的批評呢?

就事論事,就題論題,不給孩子貼個負面標籤。

孩子哪道題錯了,就說這個題,是知識點不會還是馬虎了,我們可以讓孩子寫在錯題本上,同一個類型的題再多出幾道,直到孩子做對了為止,要給孩子一個心理上的暗示,我們是來幫助他的,不是來挑毛病的。

不要說孩子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怎麼這都做不對,笨死了,這是給孩子貼負面標籤,給孩子貼什麼標籤孩子就會長成什麼樣子。

爸媽要去閱讀

我自己對這一點特別有感觸。

我是一年級孩子的媽媽,也是一個高中老師,按常理來說是懂教育理論的,但其實不是,不同的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教育方式不一樣。

後來看了很多育兒方面的書,比如《孩子,把你的手給我》,《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愛彌兒》等等,現在在輔導孩子作業時就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氣了,知道孩子是怎樣的心理。



所以為了更好的育兒,這些書籍還是應該多翻閱的。


一年級營地

小朋友由於年紀小,自制力不夠,加上對一切都充滿好奇心,想讓他們像大人一樣乖乖坐著不動安靜寫作業,其實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尤其他們很容易就被其它的事情分散注意力。那麼該怎麼讓他們靜下來寫作業呢?



第一,在開始寫作業之前,把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做好。比如喝水上廁所,很多小孩子會在寫著作業時藉口喝水或者上廁所溜號。因此在開始寫作業之前,就把這些準備工作做好了,中間備好一瓶水,最好是有蓋子的,防止中間寫作業時喝水把杯子碰倒打溼作業。

但其實小學一至三年級的學生作業不會特別多,如果認真的話,1個小時之內都能完成。中間允許可以上一次廁所,如果超過2次,就不要再放任他了,也不要心疼萬一真是要上喝水上廁所怎麼辦?憋壞了怎麼辦?如果是真的需要,那他的反應一定是不一樣的。而且,除了拉大便時間可以長一點,小便和喝水都最好不要超過5分鐘。

第二,不要邊吃零食邊寫作業。要麼就吃完了再寫,要麼就寫完了再吃。一邊寫作業一邊吃零食,注意力都沒有全部集中,心裡還惦記著零食呢。經常是零食吃完了而作業還沒有寫完。

中間也不要去拿水果給他吃說,少吃點休息一下。放學回家餓了,可以適當先吃一點休息一下再開始寫作業。如果不想吃,對就一口氣寫完了再吃。



第三,中間不要打斷他。他在寫作業時,不要去打斷他,最好在一個安靜的地方寫,家長不要在他身邊時而出現時而消失,也不要一會兒問一下要不要這個要不要那個。這樣容易打斷他寫作業的狀態,好不容易才開始靜下來,有人一出現,他的注意力馬上就會被轉移。

第四,作業全部完成以後再檢查,不要寫完一點,看到他寫錯了就立馬糾正,這樣他的節奏也仍然會打亂,全部寫完後,檢查看到有錯誤的,最好讓他再思考一遍後再糾正。

第五,寫作業時儘量把書都帶全了,否則他會說這沒帶沒法寫,那沒帶要去找書。



一到三年級正是培養學習習慣的時候,只有有了好的學習習慣,到後期時家長才不用操那麼多心,現階段可能花的時間與精力要多一點,但是總比後期精疲力盡還沒效果要強得多。


神經錯亂的喵二少

有時候我會輔導上二年級的小侄子寫作業,我經常發現以下幾種現象:一是開著電視寫作業;二是大人時不時在旁邊講話;三是桌面比較凌亂,孩子的學習用具經常找不到;



四是孩子小動作比較多,一會要喝水,一會又擺弄東西;五是孩子有時候會問你一些和學習無關的問題。六是孩子常常因為吃飯等一些必要的事而被中斷作業。



孩子本來就天性好動,這個時候一個安靜的環境對孩子尤其重要,針對以上幾種現象,應該做好以下準備: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什麼電視啊,音樂啊都要全部關掉。如果大人和大人要談話也避開孩子寫作業的房間;孩子的學習桌保持清潔,除了學習用具外不要放置其他雜物;



學習用具要準備好,比如鉛筆削好,橡皮放好,有一句諺語說的話,一個總是在尋找工具的人是做不好事的。在孩子開始寫作業之前就讓孩子喝好水,吃好飯,或者安排好時間寫完作業再吃飯。



孩子如果玩手邊的小東西,就提醒一句,但是話不要多。如果孩子問你一些和學習無關的問題,你可以告訴他寫完作業再討論,千萬不要接著孩子的話茬被帶偏了。輔導作業過程中除了需要給孩子講解外儘量少說話,耐心等待孩子思考,不要老是催促孩子,基本就這些吧。



關注兒童教育,瞭解兒童心理,分享育女心得,我是“超級女兒奴”,歡迎關注與交流。

超級女兒奴

遊戲訓練很重要:

1. 寫1-300的數字練習,讓孩子一氣呵成,中間不要停,然後看最後的正確率多少,這可以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10分鐘左右,隔幾天練習一次非常有效;

2. 走馬路牙子,走直線100m,隨著練習次數增加難度,這可以讓孩子安靜下來做一件事;

3. 買些橡膠材質的玩具,開發大腦,動手製作任何想得到的動物、玩具......但是這種遊戲不要每天玩,否則會降低孩子的興趣,除非孩子本來就有很大的興趣,可以隔幾天玩一次,並且規定玩的時間,讓孩子感覺每次都沒玩夠,還有想要繼續玩的慾望

以上的遊戲可以幫助孩子訓練注意力,這個年紀的孩子不要只想讓他學習,玩的好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另:

  1. 讓孩子每週都幫你做一件事,可能是你的一項簡單工作,可能只是收集個數據,也可能只是統計個分數又或者其它可以讓孩子獨立完成的任務。這不僅會讓孩子體驗生活更會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尊重,這尤其為自己的學習增強信心;
  2. 每週抽時間和孩子比賽做遊戲,並且讓孩子和學習好並且喜歡一起玩的夥伴一起做遊戲,這有利於孩子的學習;

  3. 前期給予孩子適當監督,每天抽出孩子半小時或一小時學習時間,提高孩子學習興趣,讓孩子覺得學習並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
  4. 制定時間制度,制定規則並且嚴格遵守。

讓孩子好好學習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難得是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教育孩子的方式以及父母的耐心陪伴


季老師的學生教育

首先,習慣最重要

我現在在國際學校實習,之前大學期間也給小孩子補課,有的孩子學習習慣就很好,該做什麼事情的階段就做什麼,而有的就沒有專注度。

我覺得有幾個原因,首先,缺乏學習意識,尤其是低齡段的小朋友對學習沒有樹立概念,不知道這是件什麼樣事;其次,缺乏學習習慣,專注度是需要培養的,平時可能已經習慣於一會兒玩這個一會兒做那個,自然靜不下心。

針對這些,我認為首先要明確學習概念,紀律性的問題是課堂中老師應該幫助孩子培養的。而在學習習慣上,則是家長和老師共同的責任。我覺得有以下幾個方法:

第一,在生活中,就培養孩子專注做一件事,在一些小朋友小時候,例如吃飯時孩子一邊玩或一邊看視頻一邊吃飯,玩玩具一會兒這個一會兒又要那個把東西弄得很亂。專注度和生活息息相關的,要在生活中就幫助孩子樹立做一件事就專注做的意識。

第二,事先和孩子定好規矩,例如完成哪些之後,你才可以玩或者看別的什麼內容。不要今天作業做的快了,就給孩子佈置太多課外的作業,這樣會給孩子造成反正做完這個我還是要做別的,不去慢慢磨作業,就會造成拖沓和分心。

第三,家長自身做好引導,營造學習環境。如果孩子在學習,家長在旁邊看電視玩手機,自然會對孩子造成優惠。還有孩子學習區域固定,學習的區域就只有與學習相關的東西,不要和玩具等混在一起。

這是個人的感覺,因為我也沒有孩子,也只是根據實習和補課的感覺來說的,不當之處歡迎大家指出啊


婕婕385

1到3年級的小朋友,尤其是一年級到二年級,正是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如果這個時候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那這個孩子在後面的家庭作業中,估計也會讓家長操碎心。所以這段時期這段家長的良性引導非常重要。

我家寶寶今年五年級了,由於在1、2年級剛上學的時候培養了較好的學習習慣,從三年級開始,我基本上從三年級開始就不陪她也不檢查他的作業了。

我簡單介紹一下我的培養方法,不一定對所有的孩子適用。

1.首先要給剛上學的孩子定好規矩,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寫作業,沒有其他,只有寫完了作業才能幹別的事情。

2.第二,孩子剛上學不會太習慣,家長的陪伴和引導尤其重要。家長的陪伴和適當的指導更有利於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包括孩子的坐姿,握筆姿勢,以及寫字的筆畫等等,都可以在上學之初幫著他糾正過來。

第三,家長要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並做好表率。在我的家裡,電視是很少開的。尤其是孩子寫作業時,沒有父母的爭執,沒有電視的吵鬧。孩子可以安心的做他的作業。

當同樣的事情堅持兩年下來,習慣基本上就養成了。現在孩子基本上如果有作業沒寫完,他幹別的事兒,他的心裡是不踏實的,只有寫完了作業,他才有底氣幹別的。這個時候家長就省心多了。


我是悟空粉

如何讓孩子靜下心來學習?我認為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

一、提供安靜的環境。

很多孩子在學習或者寫作業的時候,家裡環境較亂,有的家長在看電視,有的有二胎的孩子,蹦蹦跳跳,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在安靜的環境中學習,可以使孩子的心靈逐漸沉靜,進而引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專心。所以應該注意給孩子一個獨立的學習空間,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大人一定不要隨便打攪,讓孩子保持一定的安靜。

二、培養孩子的靜態,提高孩子的抗干擾能力。

可以從一些簡單的遊戲開始,比如說玩拼圖,穿珠子等靜態的遊戲,讓孩子完成。剛開始可以進行短時間的注意力訓練,然後再慢慢的加深遊戲的難度,延長玩耍的時間,來增長孩子的耐心以及專注度。比如孩子可以進行一分鐘遊戲練習,在一分鐘之內進行找錯練習。再比如說可以進行讀書活動,大聲朗讀書中的內容,並找出文中一共出現幾次“小鳥”等。

三、家長注意不要給孩子買太花哨的文具。

現在漂亮時尚新奇的文具琳琅滿目,這些文具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在學習時總想碰碰,玩玩,自然很難專心學習。


月餅小姑娘

怎樣讓小朋友靜下心來寫作業這是一個很值得人們關注的話題。我現在是一個大學生,我也是從小朋友的那個年齡段過來的。所以關於這方面的話題,我可以坐下來和大家好好談談。

第一條,也是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我們父母要給予小朋友一個正確的引導。 告訴他們在什麼時間段,我們該幹什麼事,可以用一些寓言故事或童話故事來啟迪他們,來幫助他們扶正好自己的心態。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們切不可放鬆,要時刻準備著。

第二點,當一個人處於小朋友的年齡段的時候,他們的注意力不像成年人一樣可以很集中的去做某一件事情,小朋友總是會因為身邊的風吹草動而分心分神。所以想要小朋友靜下心來寫好作業,擁有一個良好的寫作業的環境是必不可少的。安靜而又很舒適的環境更可以讓小朋友集中注意力。

第三點,在生活中總有一些小朋友比較頑皮,他們一放學不是寫作業,而是三五成群的一起玩耍。而小朋友又是處於一個好奇心比較重的年齡段,任何事物都會對他們產生影響。所以在放學之後要戒掉那些玩伴,眼不見心不煩就像我們成年人戒菸一樣。戒掉一些頑皮的夥伴,剩下的都只是好好學習了。


華夏教育百科

小朋友自已靜下心來,老老實實做作業,這是極少數,那麼要想靜,就得創造條件。

我認為:

一、一年級學生剛從幼兒園過渡來,比較好動,家長得監督與陪伴,一起完成。二年級自己能獨立完成,家長可提供點幫助,三年級以上,孩子大了,基本上都獨自完成作業。

二、孩子做作業時,四周環境要靜,不能放電視,不能有其他孩子在旁邊玩。

三、孩子做完作業後,家長不能再佈置其他作業,做作業前告訴孩子只要完成作業,就可以去玩。這樣孩子會有個目標。做作業積極性就會相對高一些,同時也會靜下心來老實的完成作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