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梁宏达,高晓松三人,谁是真正的才子?

小男孩胖子你懂的

马未都、梁宏达、高晓松,这是当下正红的三位文化人。

以他们的年龄和颜值,能在这个娱乐至上的年代,靠着一张嘴说出一片天下,没有真材实料是绝对不行的。

所以,“才子”二字用在他们身上并不为过。但是,稍作比较,又会发现他们之间的不同。


先说说马未都。

看过老马节目的都会有个感觉,那就是他的历史文化积淀很深。当然了,没有深厚的功底,怎么能在收藏鉴宝界如鱼得水呢?

作为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可算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收藏家。他投入了大量并卓有成效的工作,可以说在立足收藏的基础上,为传统文化的普及做了很大的贡献。

转战收藏界后,马未都所取得的成绩已经盖过了前期。可以说,马未都在收藏方面的标签太过耀眼,说专家也不为过,担的起才子二字。


再说说梁宏达。

梁宏达堪称一名不折不扣的电视明星,《老梁故事汇》《老梁看电影》《老梁说体育》《大唐雷音寺》…… 老梁做的节目、担任的嘉宾数不胜数。

老梁说起话来滔滔不绝,似乎从不做思考,可以说是口若悬河最佳的注解了。作为一个从体育出道、转战各条战线的电视人,老梁的知识之丰富已经让人叹为观止。

于是,坊间有说他的节目前期都是专业团队给准备的材料。退一步讲,就是真的给备好了材料,能做到老梁那样收放自如也实属不易了。

更何况,有些节目、有些观点,老梁常能引起观众共鸣,颇得观众喜爱。

总的来说,老梁是一个杂家,堪称一名不可多得的才子。只要老梁顺应时势懂进退,相信他还会有一番作为的。


最后说说高晓松。

忽然间《晓说》火了,高晓松不紧不慢的娓娓道来,竟然成了气候。

先给高晓松贴一个音乐才子的标签,相信大家都没有异议吧。毕竟,同桌的你、睡在上铺的兄弟太出名了。

不光音乐啊,他还导演电影,不过比起音乐来似乎有玩票的性质。

在脱口秀的道路上也是越来越有感觉,比起原来的主持人似的做节目,《晓说》就显得高大上了。不过,总的来说,还有提升的空间。


综上,从文化底蕴上看,马未都和老梁不分伯仲,高晓松稍逊一些。

从创作力上看,马未都的写作与高晓松的歌曲也可一比,梁宏达弱一点。

从涉猎范围看,梁宏达与高晓松又比马未都多一些。

古时尚有四大才子,他们才三个人,还缺一个呢。

由此看来,马、粱、高三人都是不可多得的才子。

当然,也是真正的才子。


化雨春风的计光影

三个人各有千秋,都是有学问的人。但知识结构和表现出的特点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高晓松来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自身也是学霸,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机会接触到一些高层的或内部的消息。他反映出来的是知识分子骨子里的一种狂。梁宏达来自于江湖,属于事事炼达,对于中国社会的人情世故非常明白。没有书卷气,有江湖气。马未都自学成才,看的书和接触的人也多,觉得他骨子里有种匪气或某种超然。他了解中国社会,可参与也可旁观,那种进可攻退可守。


工科老女的留言菲语

三人如今都是综艺节目炙手可热的人物。相貌平平的三人,为何在如今俊男靓女当道的综艺界,有一席之地,甚至都是大咖级的,就源于三人都是知识型的,基本属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综艺节目中充当百科全书型的人。三人中,谁才是真正的才子,因为侧重领域不同,只能一个一个进行分析。


高晓松,属于出身名门的才子。如今最火爆的“矮大紧”,出身不凡,家族背景雄厚,高晓松也比较争气,考上了清华,应该说是一位出身名门的才子。后来,投奔音乐界,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近几年,凭着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上佳的口才,带火了奇葩说、晓说等不少节目,尤其是在晓说节目中,显示了高晓松丰富的学识。当然,不否认高晓松在节目前都有准备,但是在奇葩说等需要临场反应的节目中,高晓松镇定自若、张口就来的学识谈吐,确实令人称道。而且,高晓松比较受年轻人欢迎。



梁宏达,属于曲艺类型的才子。老梁前几年很火,老梁故事汇,老梁观天下,老梁说体育,几乎囊括、包罗万象,而且几乎都是一个人、一张嘴,就撑起了一个节目,确实彰显了老梁的渊博知识。老梁的风格更接近于曲艺里的相声和评书,通过曲艺的形式来传播知识,也正是这种风格,让老梁也成了《本山带谁上春晚》《星光大道》的评审。但是老梁知识的侧重点多在文艺界、体育界,这也是比较受群众喜爱的两个领域,与高晓松不同,老梁的受众多是中年人。



马未都,属于收藏界的才子。这样说老马,可能有点有失偏颇,因为在其他领域,马未都的知识储备也很丰厚,但是真正让马未都声名鹊起的,就是收藏。在这个领域,马未都已经达到专家级别,这也是高晓松、梁宏达不能与之比拟的。不同于其他两人在文艺界和娱乐圈游走,马未都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收藏国宝和他的观复博物馆上,这也是他为人称道的的一点。


江南橄榄绿

论才首选高晓松。在那一代人当中,高晓松属于最接近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才子”。

首先,高晓松领悟力很强,文学不错,搞音乐也是独树一帜,校园民谣首屈一指。同时也具备传统才子的“恃才傲物”特质。属于崇尚“是真名士自风流”的魏晋之风的才子。但也仅限于才子范畴。

马未都先生是个有见解,有积累,有故事的人。才气有限,但是知识积累丰富,社会经验也很丰富。更像一个学者。

梁宏达就要差很多了,老梁不产生学问,只是学问的搬运工。谈不上才气,和才子不沾边。


步武堂

三人的脱口秀经常看。对这三个人曾经思考对比过。说说拙见!



高晓松 的脱口秀多数是制造情怀,属于心灵鸡汤式的。这点比较讨巧,迎合了现阶段很多受众的口味。他对于国内的事情讲的相对较少,看得出高晓松更偏爱欧美文化,对西方历史研究比较多。在国内脱口秀和叙事类节目里,剑走偏锋这点很聪明。

高晓松的人设符合他的高职家庭出身,学霸背景,留洋背景。

用杂志来比喻高晓松的节目就是《读者文摘》。



梁宏达 的内容上比较广泛,不仅是说历史,还能及时捕捉突发事件和社会关注,这点老梁做的与时俱进。他对于事件的还原讲的有声有色,细节刻画的比较详细,这些得益于他的市井文化背景和传统艺术形式(评书,快板,相声)对他的影响,叙事就像讲故事,通俗易懂老幼皆宜。讲完故事后的评论也比较客观和犀利,但在对事物事件的本质和根源的分析部分就比较肤浅了,往往最后丢个小包袱就结束。

梁宏达的人设符合他新闻评论员的职业,叙事,评论很到位。

用杂志来比喻梁宏达的节目就是《故事会》。



马未都,一直到现在还在看每期的观复。老马的东西贵在亲身亲历,大院文化,胡同文化,老北京文化,马未都都能细数一二。有的人觉得马未都身上有股痞气,用现在的话说是装逼,其实这些痞气正是他人生经历的一部分。痞气是血色浪漫的年代烙印,装逼是老北京文化里的拿架(一种骨子里的傲气和姿态)。总体来说马未都的文化内涵和人生阅历确实丰富。也看得出马未都的圈子层次较梁宏达和高晓松要高不少。他讲述的东西往往需要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和对时代背景的了解,才能透彻品味。

用杂志来比喻马未都的节目就是《中国文学》。

马未都,高晓松,梁宏达三人没必要排名,他们的人设身份本就不同,各司其职或者说各安其道就很好。他们对于自己的定位都很准确,都没有过度渲染自己。



至于说才子,评判角度非常之多。个人觉得这三人都算不上。相信他们本人也不敢笑纳才子二字。

才子之说一般是后世对前世的评判,不乏美化,褒扬之意,是后世人对其的肯定,当然里面必定掺杂了很多对当事人的艺术加工和口口相传的失真,所以很少有当代人被称为才子。

非要说现在的文化圈和娱乐圈里的才子,那可能就是周立波这种自称才子的人了。还没作古,先把自己钉在墙上,至于这种人是不是真才子,我持保留意见,起码证明了立无字碑的智慧他是没有的!

马未都,梁宏达,高晓松,不说才子,但可以肯定的说这三个人都是角!

(角(jue),北方话,多用于清末民初对行业里有地位有身份有本事的人的称呼,是第三称谓。了解传统文化和语言的人都明白,角这个称呼不是给一般人的!)

所以我称他们为角!


资本运作的秘密

马未都,梁宏达,高晓松三人都是现在炙手可热的文化人。他们靠着自己的文化积累,做着知识传播的工作。具体谁更厉害,我们简单分析完再说。

马未都的历史文化积淀最好。作为知名文化人,马未都现在的身份是观复博物馆馆长,收藏家,畅销书作家。大家对马未都熟知是《百家讲坛》收藏主讲人,其实马未都从80年代发表了《今夜月儿圆》开始,一直是中国知名的畅销书作家,他的《马说陶瓷》被称为陶瓷收藏的启蒙读物。

而96年后,马未都将工作的重心扑在了观复博物馆的建设和经营上。并出版了大量与陶瓷相关的书籍。可以说现阶段中国收藏界马未都不是最权威的,但一定是名气最大的。

媒体时代,马未都通过传媒宣传着自己从收藏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以及对当代文化的传统解读。《观复嘟嘟》等节目影响巨大。虽然说有些观点不一定对。但马未都依然传播了很多正面的知识。很多人也从他身上学习了更多的传统文化。马未都算专业才子。

梁宏达要比马未都成明早。《老梁说天下》《老梁看电影》《老梁说体育》《老梁故事汇》…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老梁不能说的。我个人认为老梁应该是中国最能说的一个媒体文化人。虽然能说未必是有点,但没文化的人绝对说不出来他那个样子。

高晓松成为文化人这事很突然。不知不觉《晓说》就火了。我对高晓松的理解一直还在音乐人的范畴。但因为很火也听了很多高晓松的《晓说》。说实话还不错。但距离专业还有一点距离。往往犀利有余,专业不足。很多观点并没有加工提炼,直接出口塞责,就会让人感觉很粗粝,甚至难以下咽。

但依然还是很佩服高晓松。这样一个其貌不扬的男子,有过风云,也有过低谷,虽然在文化人这一说上有待商榷。但音乐这一块。高晓松绝对有话语权。所以我们也没资格批评人。

总的来说,马未都,老梁,高晓松三个人是现在炙手可热的文化人。这里边从专业度来讲,还是马未都要强于老梁,强于高晓松。对于文化的积累,马未都和老梁平分秋色。高晓松还是弱一点。才子一说,做到他们现在这样,都不是池中物。一个才子,他们都当的!

胡侃历史,多歧为贵。欢迎留下您的观点!


君笺雅侃红楼

有传世之作方可称才子!“才”为才情,文才,特指书文诗画之造诣。这三个人,谁?——好像没有。

按照古人传下来的标准,高晓松通音律。琴棋书画都是雅士所为,他算是音乐才子

按照现今流行的标准,梁宏达擅长讲段子,抖包袱。都说他“太有才了!”他算是能白活的才子。

不管从哪儿论,马未都都是老司机,万金油,知道的多。他只是阅历优势明显,权且算作“老炮儿”吧。

综合起来,到目前为止,三个人中只有高晓松有传世之作。而且看走势,高晓松基本上就是出道及巅峰,现在摊子摆大了,以后绝难再创辉煌。而马未都和梁宏达,在耍嘴皮子的路上登峰造极,喷出来都是口水,喷得快干得快,实在想不出将来有什么能够传世的。

抱歉,只放了梁宏达的图片。因为这三人的尊荣都不敢恭维,相比之下梁宏达长得还算周正,梁夫人也够俊俏,可以放在这里而不影响瞻观。

个人愚见,请多批评!


社会主义小书童

接下来说一下子马未都,马老爷子。马爷是当之无愧的老北京,大院出身,从小接触老北京的各种名人,现在的很多明星也好导演也罢,文化圈、历史圈、娱乐圈很多的人都非常推崇马爷。因为马爷属于自学成才的那种人,并不是说马爷没受过好的教育,而是马爷自己学来的文化跟本事远远大于书本上和正统文化。比如马爷从年轻时候就喜欢历史,从而收藏古董,觉得每一个古董身上都有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从70年代开始马爷就自己骑自行车跑遍北京城跟北京城周边有古董的地方,从而钻研出自己的一套古董鉴赏水平,要说马爷本事怎么样,连李嘉诚都跑去找他买古董而不问真假就能看得出马爷的本事,最重要的是马爷的人品真的没得挑,他有一个自己在上海开的博物馆,叫观复博物馆,他自己也说过在他百年之后愿意无条件的把毕生得来的古董跟博物馆无偿捐献给国家!大义!再来说马爷为人处世这方面,知道的就说,知道的不该说的绝对只字不提,即便这个话题跟人物能引起他自己的知名度跟钱财的上涨!不乱加评论任何事任何人,就算评论也是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去说,只说理不谈人,实乃性情中人!

实在不想说最后一个人,既然问了就说说,高晓松从小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还不是普通的书香世家,从爷爷奶奶、外祖父外祖母、舅舅、爸爸妈妈这一代人开始就是文化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京圈,他的家里所有人最少也得是个清华毕业,最不好也得会三门外语,外祖父当清华校长,爷爷奶奶创办过大学!而他自己则不务正业,整天带着自己家背景在网上电视上当评论人。


娱乐圈大鳄

梁宏达算了,一个说书的大忽悠,故事编的挺好没自己的见地。跟那俩不可同日而语。

高晓松聪明人,才不才放一边,智商肯定在三个人里第一位。但不专一无论干嘛,但智商原因干啥都还不错。能说出自己独到的见地,且高旁人一等,算才子吧,但个人感觉太过卖弄浮夸。

马爷,文学混出了一片天地,弃了。专心自己的兴趣,因古玩而精通历史,一专多能。人生观正,社会经验丰富。是大智若愚型的才子,我很敬佩。

梁其实不入流,一个说评书讲故事的,酒桌上的主侃而已,和那两人身份地位相差甚远。


忘不了2017

三个人的视频我都经常看,说说我的观点。

马爷除去他的收藏水平,人文水准也很高,基本是那种可以随便聊的。年龄也是他的优势,阅历确实比较多,这是他的优势。不过他老人家本身学历不高,这确实也是硬伤,知识不够系统。还有作为一个古董商人,还是有一些贼,现在往收藏家转型呢。一个古董商往蜕变成一个文化泰斗,这还是有点难度的。

矮大紧同学家世好,正牌大学毕业,也算博学,又游历世界,底子比老梁肯定好,阅历也不在马爷之下,而且有一些自己的见解,这最是难得。比如他谈金瓶梅那两集就很到位。

不过这哥们人品就不怎么招了,伤害了多少妹子,但是正像他自己说的,有文采的人会被大家原谅。

其实他们三个以外,罗振宇也非常有见地,特别是刚开始做逻辑思维开始那两年,真的是下了功夫,读的书也多,都是基础性的认识,我觉得他在认知这个层面比那三个人都高。听他的节目,给我的启迪最大!

不过近一年节目变形了,反正我都不怎么正经听了,非常可惜。

除此之外吴晓波的节目也算精彩,水平肯定都在老梁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