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硬化变脆时,身体会发出哪些提醒信号?

小象牙牙

血管硬化,是判断血管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用久了,终会老化硬化,这属于自然的生理现象。但当下很多年轻人,有生活饮食恶习,血管硬化问题开始提前出现。要知道血管一旦变硬变脆,就会促使斑块形成,血管壁就会会变厚、变硬,管径会变小,从而出现狭窄甚至堵塞。如果脑血管变硬变脆,血管完全堵塞,就会导致血流中断,诱发脑梗等严重的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要硬化,身体会有4个特征,发现任何1个都要警惕脑中风、脑梗的出现

1、出现角膜老年环

角膜老年环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脑血管硬化,导致血液循环中的低密度脂蛋白所携带的胆固醇、磷脂、甘油三酯等过多沉积在角膜边缘所导致。

2、出现眼睑黄色瘤

眼睑黄色瘤也是脑血管硬化的常见症状之一,以中年肥胖女性出现为主。一般来说黄色瘤越大,则表示脑血管硬化越严重,如果占据整个眼睑,说明血管硬化堵塞70%以上了。

3、经常耳鸣

脑血管硬化,相关部位就会缺血缺氧,其中内耳反应最快,当内耳终末动脉狭窄时,就会出现耳鸣、耳聋或眩晕等症状。

4、耳垂出现皱褶

耳垂是耳朵上唯一对缺血敏感的肌肉组织,当脑血管出现硬化时,耳朵同其它组织一样,得到的血液供应减少,让皮肤发生脱水,耳垂上出现皱褶,这是脑血管硬化的一个特殊信号。

脑血管变硬变脆怎么办?2个方法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软化养护血管、预防脑梗来袭

1、中医食疗软化养护血管、预防脑梗——姬松茸芦笋发酵液

食疗在软化养护血管、预防脑梗是功不可没的,这里推荐一个常见的食疗方——姬松茸芦笋发酵液。长期食用,可以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抑制胆固醇及脂质的形成,来疏通血管、扩展血流量,来预防脑梗等疾病的发生。

做法步骤如下:

取芦笋和姬松茸各20克,枸杞子和大豆各10克,将4种食物洗净后放入锅中用文火煎煮大概30分钟,取出汤水每天饮用3次,加入魔芋粉、蜂蜜一起饮用效果更好。注意,水温太高会破坏蜂蜜里面酶的活性,所以,最好是等汤水凉一些再加蜂蜜。

不管是血管已经出现硬化的还是日常血管养护的人群,都可以参考制作,食材可以去超市买,觉得麻烦的也可以选择现成品。食疗贵在坚持,坚持1月左右,可以很好地改善心血管血流,还能提高免疫力等功能,对心脑血管系统都极为有益。

主要药用原理解析:姬松茸中含有核酸、亚油酸,能有效清理人体血液中的垃圾,防止低密度脂蛋白所携带的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降低血液粘稠度,疏通血管;芦笋富含芦丁、天门冬酰胺等物质,具有增强毛细血管弹性、扩张动脉等作用。枸杞、大豆同样含有对血管好的有效物质,搭配熬煮后,可以综合发力,加强药用功效。

2、运动软化养护血管、预防脑梗——一三五七运动法则

研究发现,长期、持续的运动,能够维持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完整,防止动脉硬化,延缓血管衰老。这里有一个一三五七的运动法则,具体如下:

1)坚持每天运动一次,连续运动30分钟,剧烈运动可以缩短到15分钟;

2)每周至少运动5天,保护心脏的运动心率。(170次-年龄)次/分,是一个合适的运动指标,可上下浮动10次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