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制度为什么只考儒家经典,不考手工业科目?

诗书彭城

不要说古代,就是现代无论是中考,高考,还是公务员考试,也都不考电焊,喷漆和钣金。

相反在诸多职业技能考试中都会额外加一门类似思修或者职业操守的科目,就是说,不能光有技能,还要有品德。

科举制度的产生并不是为了解决解决手工业者的问题,古代根据人从事的职业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而科举制度就是为了解决士的问题而产生的。在科举制产生以前,统治者采取世卿世袭制和察举制,但是在南北朝时期随着门阀制度的衰败,士的产生出现问题,于是隋唐时期产生了科举取士。

说到底,科举制是为了解决士的问题,跟农、工、商没有一点关系。

至于说科举考试只考儒学经典,这个就是说儒家学说最适合统治者统治,或者说,儒家学说就是为了迎合统治阶层的统治而产生的。通过科举中只考儒家经典,八股取士,就是要牢牢禁锢人的思想。

昨天看了一个电影,一个首领本来不信奉基督教,但是在教堂里说出了自己过去犯的罪恶,痛不欲生,神父拿出一个装水的盆说,这是纯净如水的你,并且逐渐加入煤油,说这是你的罪恶,然后拿火一下子水上面的油点着,一会油就烧没了。神父说,现在又是纯净如水的你了!听完后,首领就决定带领他的部落信奉基督教了,为什么?这个宗教可以把他们所犯的罪恶一笔勾销,更有利于他们的统治。

我认为古代的儒学,不论是君君臣臣,还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存天理,灭人欲,还是经世致用,可以说都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统治而存在并且被统治者加以采纳和利用的学说。


史论纵横




先来了解一下古代科举制度的由来。科举制度源自汉朝的选举制度,而选举制度是通过”乡举里选”,再经分区察举、郡国察举后,所取之才叫”郡国孝廉”,再辅以中央政府的“策问”之试,读书人再回答考题,叫“对策”。这些人被选举出来组成的政府叫”士人政府”,又叫”读书人政府”。”选举举才”是有门第自固倾向的。没有相当的门第渊源,那是不能进入仕途的。到了隋唐之朝,特别是唐朝,取才方式又变了。因为汉之选举入仕制度,显然禁锢了社会的活力。也不利于国家大范围选拨官员。


于是,魏晋南北朝便改为“九品中正制”去选拨人才,由中正官员分别将人才评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国家需要之时,再从该人才库依规选取人才。这已有所进步。到了唐朝,将人才选拨来源从门第推举、中正评价、变成向全社会通过考试选拨。无疑,这种开科取士的方式,比选举选拨、中正选拨公正了许多。避开了门第推荐的阶层固化之迂,也规避了中正评价的举才不尽之弊,只要是会读书、会考试的人,皆可参考入仕。对国家和百姓来说,是皆大欢喜。国家取才范围也大了很多,更多的人才可以参与开科取士。百姓子弟也有了做官的可能。


自汉起,商人和手工业者就没有资格,被”乡举里选”而成为孝廉的。至隋唐之时,虽然取才范围较汉又为扩大,但商人和工人的身份,依然被排除于参考范围之外,与触法犯禁之限制,并称“身家清白”之限。可见,工人、商人的地位,低到与盗贼刑徒、娼妓优伶同列。为何如此?这与当时的政冶制度导向有关,官员身份尊贵,是政府精英,自然不能取之于身份低卑的工人、商人,否则官员高贵社会血统自然会被带坏。这是唐朝虽破汉之门第血统之限,仍留社会血统之限的弊端。


还有个原因是,中国自古为农耕国家。工商业历来或以机巧淫技制器、或以贩运贸易赚钱,来钱远比躬身事农桑要快,心思也比农人要奸诈机巧。若地位再定得高,谁还去苦事农桑,岂非自撼国本,自毁根基?故工人、商人天然是统冶者的敌人。民众一旦选择了从事工商业,这辈子就断了入仕做官的可能。钱再多,也如巨富沈万三般无一定的社会地位。生杀予夺全凭统冶者之喜厌远近。


此等参试前的“身份清白”之限,至宋时已有松动,因为宋朝国家富庶的原因,在于倡导收重税赋于工商业,轻徭役于农耕。方向完全变了。自然工人、商人的社会地位会有很大的提高。否则,谁又去踊跃从事工商业呢?至明清朝之时,科举制度的“身份清白”之限又趋于严格。超过汉隋唐之限,至于科举独考儒学,是因儒学自汉起被奉为经典冶国之论,至明清尤甚。说到底,科举制度做为国家政冶制度极其重要的构成,受到国制的调控和导向是很厉害的,身份限制和考核内容的变来变去,皆由于内在的中华文化发展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所引起的。



剑雄品评文史经济

不邀自來答。我是天長水秋,歷史問答達人。

这个问法本身不恰当。

因为科举考试只是到了明朝以后才开始没有手工业科目。从隋唐开始的科举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

那时的考试科目还有明法、明算、明字等科,只是不为人们所重视。

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到朱元璋建立明朝,开始科举考试,他对科举考试的内容进行了硬性规定。那就是: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考的人不能有个人见解,文体要写成八股文。

这时候开始才没有了题主所说的手工业科目。到清朝就前有车后有辙了。

从明朝开始,因为当局需要,一般读书人往往把毕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这是进入社会管理阶层的重要途径。因为限定考试内容范围,所有读书人都把精力放在这里。天下读书人们的思想范围再也没有走出四书五经的范围;因为确定了四书五经作为思想的唯一标准,天下读书人再也没产生过四书五经之外的思想。中国的世界范围内的落后就是从这里滥觞。



简单地说下八股文。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词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格式也很死。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对偶。以首句破题,两句承题,然后阐述为什么,谓之起源。八股文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个段落,每个段落各有两段。篇末用大结,称复收大结。


天长水秋


古代是士农工商社会,手工业者是第三等了,第一等是士也就是官员,而科举制的目的就是取天下才子中优异者为官,帮助皇帝治理泱泱大国,是国之大事,像手工技术者在最高统治者皇帝心中也就是有点技术的老百姓,没必要开手工业科目。

在古代,农民是维持国家的基础所在,官员是统治泱泱大国的基层所在,商人生意上的投机取巧和精明性,让统治者认为太过反复,容易成为墙头草,所以地位一直不高。手工业也就是拥有技术的老百姓,对于统治并没有太多的可取之处,所以根本没有必要重视。

科举制是为了选拔官员,官员要满腹经纶学富五车,懂得治国之道,而专门设立一个手工业科目就是画蛇添足,当官的学习手工业简直不伦不类。或者说题目中的意思是设手工业科目让手工业者当官那更加不现实,正所谓术业有专攻,手工业当官根本是牛头不对马嘴,就算有涉及手工业的官职也是凤毛麟角根本不需要考。

古代科举制并非只考儒家经典,只是以儒家经典为主,像唐朝的科举制还有明经内容,侧重于诗赋、墨义、策问等,所以就出现了很多流芳百世的大诗人。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八股文的盛行,儒家经典才成为科举制只考的内容。

个人见解,谢谢观看,更多精彩动动小手点个关注~


宋安之

始于隋朝的科举制度,就是全世界最早的公务员制度,由于在当时,还没有产生近代社会科学,所以,只能考儒家经典了


沈阳杨艺

一是因为古代农业社会,生产技术低下,百姓对手工业产物需求不多,需要手工业者的地方不多,古代手工业的主要用处可能就是造房子和打铁的工匠了,虽说这两者对于古代人民来说不可或缺,但毕竟需求不多,而且技术要求低,需求决定价值,因此手工业不会得到重视。

二是因为古代官府更加重视农业的发展,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国家要的是粮食,百姓缺的也是粮食,手工业者并不能带来粮食和国家的税收,国家自然不会重视手工业的发展。

三是因为古代手工业大多是家族内单传的,正所谓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外人想要学到精湛的手工艺活很难,更别说去考试了,而会手工艺技术精湛的人自然是干不完的活,收入不用说,也没必要去赶考了。


现代教育行者

很简单!科举制是古代为选拔国家行政官僚而设置,不是为选拔手工业技术能手的考核!(即使当今机关公务员招聘,也没对此开设招聘技能考核!)儒家学说着重人伦社会关系,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个人修养能力与政治紧密有序结合,再更重要的是得到最高统治者的高度认同!而且在古代即使考中后,也不是马上被任用的,还有待命考察期的!


微言草民

只考儒家经典是明清时期,是南宋朱子删定和解释的论语,孟子,中庸,大学,易经,诗经,礼记,春秋,书经(尚书)。文章是八股文固定格式。隋唐宋沒有这么呆板,好像有明经科,进士科,还有算学。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应该进士科更难考中,诗词歌赋肯定有,要不唐诗宋词为什么在这时达到顶峰。至于手工业科目肯定不考,现在公务员考试不也沒有工科试题吗。


SirJanzen

在古代(直到清代),科举只是一种选拔官员(不一定是人才)的一个制度,这个这个制度的公平性绝对好于“世袭”和“举孝廉”,但是,这个制度的发展却使得“读书做官”之外的几乎所有的“技术,技艺”成了“下品”,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读书为什么高,就是读书可以做官。这就是官本位。

实际上,在科举制度形成之初,还是在坚持“全学科”取士,也就是说,技术和技艺也是在取士的范围内,但是到了明朝,或者说在南宋以后,科举就变味道了,“一篇文章定终生”成了主流,至于技术,技艺,按照《师说》里面的描述叫做“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就已经变成“下九流”。登不上大雅之堂。

这个氛围,手工?就是下九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