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敦刻尔克如果德国歼灭了英国34万人的话,英国会投降么?

Veteran丶老詹

英国在大概率上,不会投降,也不敢投降。

之所以说英国不会投降,是因为英国人手里还有以下几张牌可以打:

1.丘吉尔决心死磕到底,自己是坚定的主战派,而且赢得了议会和民众的支持,宣称要在海滩作战,在城市作战,在山地作战,在天空作战,抗击纳粹已经成为英国社会的共识,历史潮流不可阻挡。

2.英国王室坚定的支持丘吉尔抵抗纳粹,尤其是乔治六世支持丘吉尔,拒绝迁往加拿大,觉醒留在本土和纳粹死磕到底。

3.英国拥有欧洲第一位的海军力量,对德国构成海洋优势。

4.英国空军作战能力较强,而且是本土作战,此时德国空军不具备远程护航能力,限制了空军实力的发挥。

5.英国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可以依托帝国体系向本土输血,同时可以调动自己的亲家来助战,或者在殖民地给轴心国找不痛快。

6.英国的军事工业体系依然非常完备,没有受到根本性的威胁。

7.英国人可以求助美国人,虽然此时美国处于“孤立主义”阶段,但在事实上已经偏向了英国人,只要英国人给予足够的好处,美国人也可以给予极大的回报。

8.英国人还可以和苏联人搞在一起,在背后给德国人找不痛快,这也是德国为什么一定要入侵苏联的因素之一。

虽然英国损失主力部队,但是关键在于海军和空军力量能否发挥出最大的价值,陆军主力显得并不那么重要,即便有30万陆军存在,再陆地上就一定是德军对手吗?恐怕也未必,不列颠战役的关键在于阻挡德军的登陆,不给德军创造登陆的条件,英军是最大程度上发挥了海军和空军的实力,尤其是空军,纳粹在不列颠上空基本上是属于赔本赚吆喝,这一方面是由于纳粹决策失误,没有优先打击战略目标,反而是去搞面子工程,另一方面,就在于英国空军的实力,的确是可以和德国空军掰掰腕子,德国空军自身存在极大的缺陷,原本就是服务于陆军作战,此时独立的进行跨海空战,难免会吃亏,尤其是轰炸机群,是吃了大亏。

可是德军一旦登陆了英国本土,英国就算有100万陆军,恐怕也不是德国陆军的对手,尤其是伦敦距离海岸线实在是太近,德国装甲集群可以直接突袭伦敦,空降兵也可以进行跨海突袭,伦敦在大概率上是会沦陷,最后英国人也只能在山地中作战了。所以英军使出了浑身解数,硬是没给德军创造丝毫登陆成功的可能性,当然了,自身损失也是巨大的。

还需要认识到,英国人也不敢投降。因为如果英国投降了,或者谈和了,下一步就是进一步控制英国,逼迫英国让出殖民地,改变英国政体,在英国本土确立法西斯统治,这也是纳粹一贯的套路,是不可能让英国人关起门来过日子的。

再就是,还需要认识到,苏联和美国为何迟迟在观望?主要是因为英国人在西线死磕呀,纳粹始终打不下英国本土,所以美国才能保证安全,苏联就很紧张。对于苏联来说,纳粹打下了英国本土,下一步就是出兵加拿大或者中东地区,拿下英国殖民地,那么很大概率上会和美国发生冲突,这会为自己创造休养生息的机会。假如纳粹打不下英国本土,那么很有可能将矛头对准苏联,所以对于苏联来说,纳粹在西线的一举一动都是极其重要的,但最后还是失了算。

对于美国来说,就更为重要,因为只要英国在死磕,纳粹就突破不了大西洋屏障,自己在后面给英国输血,还能赚点好处,前期就能吃饱,把大英帝国的体系吞到自己口中,和英国人交换条件,这都是很现实的。可一旦英国本土陷落了,纳粹就可以整合占领区的力量,吞掉大英帝国在欧洲和北非的力量,到时候集合资源,突破大西洋屏障,出兵加拿大或者挑动美国后院闹事,都是极有可能的,那么美国本土将面临巨大的战争威胁。

因此,假如英国人真的在1940年投降了,恐怕美国和苏联都会迅速加入战争,以防止纳粹对于自己的威胁。


图维坦

英国不会投降,因为他们有伦敦上空的鹰,还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比肩美国)。

但从不列颠之战爆发初期英德双方的军机数量来看,纳粹德国似乎占了3比1的优势,

但问题在于,这其中多数是缺乏自卫能力的轰炸机,而当时德国的“短腿战斗机护航不力,再加上英国海岸雷达网的提前预警,导致德军轰炸机群损失很大。

具体到双方战斗机的数量上,开战之初英军是700架,德军是850架,差距悬殊并不大。而且,

英军是本土作战,即便被击落、击伤,只要飞行员能安全跳伞、着陆,大都能得到救护并很快重返部队。而德军则不然,他们只要被击落基本上就是被俘或死路一条。

后世都在痛骂“绥靖派头子”、英国前首相张伯伦,殊不知正是此人执政期间着力打造“攻防一体”的本土防空体系尤其重点加强新型战斗机的生产,以及雷达站、高炮部队和防空警戒哨的建设。由于张伯伦主政时期打下的基础,不列颠之战爆发初期,英国军机产量已达到每月700至800架,其中半数是“喷火”和“飓风”战斗机,足以支撑前线的飞行损耗。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不列颠之战打到1941年4月,损失惨重的德国空军还得从英吉利海峡前线抽调力量,去支援纳粹德国即将在巴尔干发动的大规模侵略战争——入侵希腊、入侵南斯拉夫、强袭克里特岛。原本就捉襟见肘的德国空军更是无力再对抗日渐强固的英伦三岛防空体系。

除了重视夺取本土制空权以外,英军始终牢牢掌控着英吉利海峡乃至整个北大西洋的制海权,也是英国不可能向德国屈服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由于生产能力、乘员培训、法国沿岸基地建设都需要时间,等到德国潜艇部队的“狼群战术”真正发挥效力,已经是不列颠之战结束的1942年了。而在这之前,弱小的德国海既无力抗衡英国皇家海军,而德国空军已经打得筋疲力竭,更没办法支持海军发动一场足够规模的两栖登陆战,希特勒也就只好望洋兴叹了。

至于说敦刻尔克的34万盟军官兵的问题——其中只有不到22万是英军,其余则来自法国、比利时等。换言之,就算这20多万英军全部被歼灭,对于英国来说也不过是蒙受一次重大损失,而非元气大伤,因为当时的英国仅本土就有差不多5000万人口,全球各殖民地(包括印度、南非和半自治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则能调动上亿人力资源。而借助强大的海上霸权,英国如果想死守英伦三岛,可以从本土和海外各殖民地很快征召和调集几百万军队,兵员根本就不是问题

有强大的海空军拱卫本土,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输血”,有英吉利海峡的天堑阻隔,自身又有雄厚的军工业和美国的大力支援(租借法案)作为后盾,再加上以丘吉尔为首的强硬主战派当政,英国仅仅因为损失20多万军队就认输投降?如果这样认为的话,只能说太小看大英帝国了,毕竟一战时英军死亡90多万人还撑到了最后啊!


网言军事

如果领土3000万平方公里、人口4~5亿的的大英帝国,损失区区34万人远征军就挂白旗投降,那真是浪费了军迷几十年来的顶礼膜拜了。同时,倔强的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也不会因为一支远征军而屈膝投降,要知道一支Z舰队都全军覆没了他都没投降。因此说体量巨大的大英帝国绝对不会因为敦刻尔克的损失而投降。

要知道1945年返攻欧洲大陆的同盟国军队中,很大一部分是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亚等英国自治领地的军队,也就是说大英帝国联邦的军事力量不仅仅是英国本土那一点人,更多的还是散布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护卫军,就算1940年投送到西线战场的34万远征军全军覆没了,英国强大的海上运输能力也能在几个月里向本土运输200万以上的兵力,实在没有必要投降吧!

退守英伦三岛之后丘吉尔就用伦敦银行的黄金储备,换回来美国的50多艘驱逐舰和大量武器装备,因为相比34万人马,丘吉尔更在乎的是这批军队丢弃在法国大陆的坦克、飞机、火炮、步枪和给养,因为德国人不给英国工厂重新生产武器装备的机会,随时有可能跨国海峡打过来,而英国本土的武装力量根本没有足够的装备可用。没有装备就不可能抵挡德国人的进攻,这才是迫使丘吉尔选择投降的主要原因,然而有美国这个世界工厂在背后支持这是不会发生的事。

最重要的是英国并没有给德国人跨国海峡的机会,因为虽然皇家陆军光着身子跑回国,但皇家海军还是世界第一的海上力量,皇家空军也拥有当时世界上数量最多、最精良的战斗机部队,在喷火、飓风战机和雷达的共同防御之下,德军空军没有夺取制空权的可能、德国陆军也就没有越过海峡的希望,试问英国没有那34万人有什么必要投降呢!


利刃军事

答案很明确不会,敦刻尔克电影我也看了很好的一部电影。


34万军队其中20多万英军如果全部葬身敦刻尔克确实会对英国造成巨大的打击但不是致命的。在丘吉尔的领导下英国抗击德国纳粹的决心是非常大的,在没有被攻破最后防线的情况下肯定不会投降。

要知道德国想要攻击英国本土必须经过英吉利海峡。英国的海军在当时是不输美日的存在,而德国最弱恰恰就是海军(相对来说),英国为了使德国不能跨海作战干脆炸掉了法国海军来防止法国海军向德国投降。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最后德国海军被英国吊打甚至德国舰艇几乎被消灭干净。



然后是空军战斗机方面德国的bf109与英国的喷火可以说不相上下,德国空军数量更多一些,但是德国空军跨海作战面对有雷达引导以逸待劳的英国空军也是没有一点办法。最后整个二战德国都没能打过英吉利海峡最多是两边互相轰炸。但这根本不足以使对方投降。


兔子也是有脾气的

虽然历史不能假设,不过如果英国远征军在敦刻尔克被全歼的话,后果会极其严重。首先,这几十万人是英国陆军的精锐,如果被全歼就几乎等同于英国的大门就此敞开,当然,英国还有一条护城河(英吉利海峡)和还算强大的英国海军。不过内部的空虚是不可否认的。可是,这还并不是最关键的,在英军精锐全部丧失以后,以丘吉尔为代表的主战派在议会上的声音很可能被主和派给淹没,丘吉尔的首相位置将岌岌可危。毕竟丘吉尔本人是因为发电机计划的成功,巩固了战争初期在议会中的影响力。这几十万人虽然装备尽失,但装备可以生产,要培养具有相当实战经验的士兵和合格的军官却需要花费起码数年的时间。也就相当于英国失去了进攻或威胁德国的能力,毕竟舰队再强也无法上岸作战,也无法切断德军的陆上生命线。如此二战的情形就未可知了。然后对美国来说,虽然英国是其天然的盟友,可面对一个内部极其空虚的英国,做为一个孤立主义盛行又非常精明的国家,去扶植一个没有希望的国家的可能性很低。那么英国的未来就是自生自灭,而且就算去扶植英国,只要美国不派兵,那么英国因为没有足够的陆军,对欧洲大陆而言他永远只能被困于英伦三岛而处于守势。反观德国,对于丧失了几十万精锐的英国,其危险性可以说大大降低,等同于让德国避免了两线作战的困境,是否执行海狮计划要看希特勒的喜好,可执行也可不执行,登陆英国的需求变得不是那么紧迫。反而可以加快入侵苏联的部署,那么在入侵苏联的时间选择上就能大大提前,对苏作战结果也就未可知了。作为欧洲压舱石的苏联如果陷落或者被重创,那么整个欧洲的天平就将完全失去平衡,欧洲的未来就将牢牢的掌握在德国人手里。而如果一旦德国占领苏联就能沟通与日本的联系,两者就能进行必要的物资交流,那么美国通过对日禁运各类战略物资以迫使日本犯下战略错误的企图也将破灭。可能太平洋战争也将不会爆发,美国失去了介入二战的借口。那么整个二战的格局就会发生本质性的变化,亚洲、欧洲、非洲无疑将被轴心国瓜分。因此,敦刻尔克的失误,是德国在战争初期所犯的严重的不可饶恕的战略错误。希特勒因为这个错误几乎赔上了整个德国的命运。而被放跑的几十万英国及法国联军在几年后就成为了结果第三帝国的利器。最后回答下问题,如果敦刻尔克的英军被歼,英国投降与否已经不重要了。


玉皇天

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若要更好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要从别的角度来分析或许有着意想不到的收获。

德国是否有能力歼灭敦刻尔克的这34万人?理论上是可以的,当时德国已经对这三十四万联军实现了合围,但此时德国机械化装甲攻击群却停了下来,有人把这个归结为希特勒的问题,又或者空军元帅格林的献媚。

但要知道德国的机械化装甲集群一路快速突击,已经深入敌境数百公里,而一路上耀武扬威即使没有敌人也会打几发炮弹炫耀一下,而机械化装甲集群就是一个吞油怪兽,此时燃油和弹药消耗殆尽也许才是德国陆军停止不前的原因,而且敦刻尔克这三十几万人此时已经成了困兽犹斗的境地,若强行攻击必然的会激起其强烈抵抗,联军又有海上炮火支持,可想而知想消灭这些人必然的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而当时的德国全军的首要任务是迅速闪击法国的各个交通枢纽,陆军负责快速穿插迂回包围,法国负责对重要的战略设施和交通线进行轰炸,并压制法国的空军。

退一步讲,若德国就是把这三十几万人消灭了,对于以后的对英战争也影响不大,这些人大多是陆军,而德国进攻英国的军队则主要是空军,海军在英国世界最强大的身段面前不值一提。

若德国在敦刻尔克和英国死拼消耗过大,那么闪击法国计划能否继续,法国的陆空军队重新集结和建造防线后,德国怎么可能有能力三个月打败法国。

若敦刻尔克暴漏了德国军队的弱点,或者没有敦刻尔克英国军海军队组织的快速反应和运载能力,德国攻击英国贸然进行登录作战,岂不损失更大,那么二战欧洲战场在哪个时侯就结束了。


嘟嘟超

我认为不会,敦刻尔克撤退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大英帝国的信心,让他们从失败主义的低潮中迅速走出来。特别是丘吉尔随后的那段著名演讲,在当时,对全世界的同盟国都是一个鼓舞。二战时德国的海军力量并不强大,这跟一战后定下的世界秩序有关。同理,这也是我们一直反对日本修宪的原因。因为如果日本有大量的攻击武器储备,即使中国国力强盛,真要有第三次世界大战,也是够我们喝一壶的。回到问题上来,德国的大型水面舰艇不多,但因为潜艇没有在一战后制定的约束范围内,所以德国的潜艇数量很多,具体数据应该可以在网上查到。这样,二战时臭名昭著的狼群战术就是德国有了庞大的潜艇数量才能制定的。但德国没有登陆船,没有航母,这就注定了只能跟英国隔海相望。于是通过空中力量逼迫英国屈服的海狮计划就在希特勒的团队策划下开始实施了。大约2669架德军飞机对战英国空军的约800架飞机,不过英国人当时已经装备有雷达,所以对德军的防御非常有效。这个过程中德国还使用了最早的巡航导弹V1和最早的弹道导弹V2。最后,英国人没有屈服,德国人在损失巨大后,放弃了海狮计划,转而实施向东线的巴巴罗莎计划,进攻苏联。空袭英伦,给英国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许多平民在不分昼夜的空袭中丧命。


\n说到这里,可以总结一下。英国不会因为敦刻尔克的全军覆没而向德国投降,但二战的进程会不会因此被延后很多年就无法猜测了。


江南七怪之一

不会,因为美国今后可能参战,只要这个希望还在,就得咬牙撑下去,投降了就什么都完了!不过看着后面历史,英国人再一次赌赢了,就像他们在一战末期那样,终于美国人还是来了,将德国再次打入了黑暗之中!美国人如同一战时一样,从法国开始横扫德国的百战精兵!


帝国历史观察者

德国如果歼灭了英国34万人,那么英国即使不投降也没有足够的兵员抵抗德军。由于希特勒的误判使英法联军保存了有生力量,但是也损失了所有的重武器。以至后来在很长时间英国都无法反击。直至美国参战,英国才获得美援。


远见者赢

对二战情况了解不是很多,对当时英国国内的情况以及英国的兵力如何更是知之甚少,所以不敢妄论。特别是对历史这既有偶然也有必然的东西,我们假如不来。但我敢肯定的是,反法西斯战争最后一定会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