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大字典ZJ005-天姥古道: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编号

ZJ005

天姥古道

古道大字典ZJ005-天姥古道: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南朝时,谢灵运出仕永嘉,伐木开径,写下了大量的山水诗,成为古代山水诗的鼻祖。后历代众多诗人慕名前来,留下了诸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千古绝唱。

古道大字典

地理位置

古道大字典ZJ005-天姥古道: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位于县城东南30公里。

人文历史

晋朝前,此地为人迹罕至的苍莽地区,南朝谢灵运“尝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直至临海”。风光绮丽的天姥山,正处于此通道险要地段,名声大振。

谢灵运诗曰:“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高高入云霓,还期那可寻?”南朝宋元嘉间朝廷闻天姥美名,遣名画师楷模山状于白团扇上。唐李白、杜甫等追慕前贤高情,留下了《梦游天姥吟留别》、《壮游》等千古绝唱,遂使天姥山成为人们无限向往的神奇仙景。

1993、94和99年,三次国际唐代文学和唐诗研究会在新昌召开,海内外130多家报刊杂志都报道了新昌天姥山胜景,在国内外有着较高的声誉和地位。

天姥山的文化名山。位于县城东南30公里,由拨云尖、细尖、大尖等群山组成。属道教第16和60福地,层峦叠嶂,千态万状,苍然天表。

古道大字典ZJ005-天姥古道: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会墅岭:扼天姥山北道口,旧有鸟道可攀,今有盘山公路盘旋而上。岭上台地气候凉爽。过会墅岭行5公里,能望见天姥主峰拨云尖,因山顶常萦绕白云,故名。

登山回望,群山为小,北有芭蕉、斑竹两大山(即大尖、细尖)遥遥相对,南有王会、牛牯、万年诸山蜿蜒俯伏,西南有莲花峰拜倒脚下。山上还有姥姥岩、天鹰、天姥馍、蹲牛岩、鸡笼岩等。

古道大字典ZJ005-天姥古道: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古驿道:驿道由会稽来,从嵊州黄泥桥入新昌境,出新昌城旧东门到天台县界,新昌古驿道全长45公里。目前横贯斑竹的长街,会墅岭的石阶路,天姥寺至冷水坑的山路,仍保存古驿道的原貌。

驿道上残存的小石佛铺、关岭铺,还可看出驿铺旧貌。驿道经桃源穿越天姥,到达关岭一段全长35公里。这条路,早先为晋朝诗人谢灵运开拓,故又称“谢公道”。

这条古驿道上有许多流传千古的遗迹,如刘阮遇仙的桃源洞、司马悔桥等,现在,和这条古驿道大致平行的是104国道。

古道大字典ZJ005-天姥古道: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古道大字典ZJ005-天姥古道: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桃源仙境:桃源东濒沃洲,南倚天姥,是著名“浙东唐诗之路”的精华地段。

相传此处为汉时剡人刘晨、阮肇入天姥山采药遇仙涉足之遗迹。如采药径、仙人洞、棋盘石、惆怅溪等。而逆溪而上的班竹村口的司马悔桥又是唐代隐士司马承祯奉诏出山经此大悔之处。由此而构成娟秀迷离的桃源山水。

古道大字典ZJ005-天姥古道: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万马竞渡:万马渡地处新昌县儒岙镇,离县城东南30公里。位于两山夹峡峙之谷。有一条大溪,涧中尽是些圆滚滚、光溜溜的石头,重量不等,近百公斤至几万公斤。色泽不同,金黄色、红棕色,以青白色为多。

数以万计的巨石成群结队,浩浩荡荡,从山岗自上而下,蜿蜒二、三公里。每逢下雨天,站在山巅远眺,只见山洪奔泻,冲击巨石,白浪飞溅,哗哗作响,声若千军呐喊,形如万马奔腾,气势磅礴,巍巍壮观。

古道大字典ZJ005-天姥古道: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姥龙潭:从儒岙镇官元庙油竹坑自然村进去,行二三里。两岸危崖壁立,林木森森。溪嶂怪石累累,瀑潭相叠。瀑多而奇,有虎哮瀑、龙吟瀑、含羞瀑、跨马瀑、五级瀑……潭多而怪,有畚箕潭、米筛潭、元宝潭、四角潭、大龙潭……

两个潭奇特,一是“哒粥潭”,因为瀑急潭深,水花往上扑溅,酷似一锅刚煮开的粥直冒热气。另一个是“跌落水”,那瀑泉从高达30多米的削壁上陡然而泻。经过千百年的冲刷,山涧顽石有的成了农家器皿:捣臼、木勺、面杖、磨盘……有的酷似动物:狮、虎、猫、狗……

上龙潭坑,最好选择在大雨过后的第二天。那山涧之水,穿过累累顽石,汹涌而泻,恰似万马奔腾一般,其势壮观之极。

天姥山的没落

由于唐代诗人的相继来访,形成了著名的“浙东唐诗之路”,同时也使得天姥山成为后人无限向往的神奇仙境。然而就是这么一座神奇的山,却在其后的一千年里沉寂下来,从此湮没于历史的滚滚烟尘之中。有关专家认为,天姥山的“失落”是一个谜,这在中国的名山演进史上是一个奇特现象。其他受到古代名人推崇的名山从古至今都保持着相当的知名度,唯独天姥山却不知什么原因消失在世人的视野中,从而走向了孤寂。20多年的潜心研究,使70高龄的竺岳兵成为了“唐诗之路”的专家。竺岳兵指出∶“唐以前,在中国文人的眼中,天姥山的地位比泰山还要高。因为泰山是统治者出于政治需要,进行国家祭奠的地方,而天姥山则是文化名山,是当时的文化名人最为向往的仙山之一。”

竺岳兵发现的“唐诗之路”为世人找到了一双重新审视这一方山水的眼睛。通过这双眼睛,人们得以知道,新昌这个浙东的山区小县,乃是中国山水诗画之滋生地、佛教中国化和道教巩固充实时期之中心地和唐代诗人的乐园。竺岳兵的学术观点得到了当代著名学者的肯定,特别是《剡溪--唐诗之路》一文,在海内外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有人认为他为天姥山恢复了荣耀,为中华民族找回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特色

古道大字典ZJ005-天姥古道: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古道大字典ZJ005-天姥古道: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古道大字典ZJ005-天姥古道: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古道大字典ZJ005-天姥古道: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古道大字典ZJ005-天姥古道: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气遇冷凝华而成,是可遇不可求的自然奇观。据介绍,雾凇形成需要气温很低,而且水汽又很充分,同时能具备这两个形成雾凇的极重要而又相互矛盾的自然条件更是难得。如果想看一场天然景观,不妨冬天去走走这条唐诗古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