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情畫意尋佳對之春風篇

冬去春來,春風習習,給人們帶來的是盎然的春意。自古以來,詩人對春風情有獨鍾,以其生花妙筆一次又一次地吟詠她。

——春風是溫暖的。“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南宋志南和尚的詩句從人的觸覺方面描寫春風和煦。“捲簾亭館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風”,南宋詩人楊萬里的這兩句詩也同樣寫出了徐徐春風的和煦溫暖。

詩情畫意尋佳對之春風篇

——春風是柔和的。南朝齊時的王儉在其《春詩》)中借花搖之狀寫春風之態:“輕風搖雜花”,便恰到好處地寫出了春風的輕柔之態。南朝梁詩人何遜《詠春風》中的兩句詩“鏡前飄落粉,琴上響餘聲”,前句從視覺角度著墨,寫女子對鏡用香粉撲臉,落下的粉末給春風一吹,便紛紛升騰飄起;後句從聽覺角度下筆,寫婉轉悠揚的琴聲,在春風的輕拂之下傳送到遠處,縱然只剩餘音,也韻聲不絕,縷縷可聞。這樣,也就將春風的柔和之態狀寫得惟妙惟肖。

詩情畫意尋佳對之春風篇

——春風是忙碌的。南宋詩人方岳有一首題為《春思》的詩:“春風多可太忙生,長共花邊柳外行;與燕作泥蜂釀蜜,才吹小雨又須晴。”此詩寫春風與花柳一路同行,為燕子銜泥做窩、蜜蜂釀蜜創造條件,又吹來瀟瀟春雨,且即時放晴。春風的忙碌,從這組傳神的動態描寫之中可窺見一斑。

詩情畫意尋佳對之春風篇

——春風是通人性的。“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勞勞亭》),這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詩句,寫春風似乎知道人間的離別之苦,故意不吹柳條使之發青。在李白的筆下,春風多麼通人性!“春風一夜吹鄉夢,又逐春風到洛城”(《春興》),這是唐代詩人武元衡的詩句,寫春風善解遊子的鄉思,為之吹送鄉夢,在這裡,春風成了多情之人。“東風知我欲山行,吹斷簷間積雨聲”(《新城道中二首》之一),宋代大詩人蘇軾的這兩句詩,寫春風彷彿知道“我”這羈旅之人要去山裡而特意吹斷了積雨,化無情為有情,寫活了春風。宋代另一位著名詩人王安石的名句“春風取花去,酬我以清陰”(《半山春晚即事》),以寫人的動作的詞“取”、“酬”來寫春風,使之有情感、通人性,與李詩、武詩和王詩異曲同工,各盡其妙。

上聯:春風十里不如你 請賜下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