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記——如果老公要娶妾,是不是要娶一個既美又有神韻的女子?

前段時間在嘉峪關,一天下午正好路過一舊書攤,就順手翻了兩本書,一本是民國胡蘭成寫的《今生今世》,另一本是清人沈復的《浮生六記》。就這樣,回來老是惦記著,今晚下了前夜,卻輾轉難眠,又想起了,於是倚窗獨坐,怒風相伴,寫下幾個小字唯宜自勉。兩本書都是追憶生平的自傳小說,才子文章,讀起來也都算合胃口。

小記——如果老公要娶妾,是不是要娶一個既美又有神韻的女子?

不是寫得不好,而是他那字裡行間的心思實在不敢苟同。他寫他與三五個文友攜眾女護士遊於漢江之畔,遭逢空襲,炸彈在彼岸的武昌城裡炸開,其他護士或驚恐或悲憫,而他的小周竟是極為高興,說那宛如一場煙火——卻沒想那煙火下的血和淚。他又說他不喜歡那些憂國憂時的志士。讀到這裡,竟忍不住棄卷拍案。

錢鍾書說,終究只是小文人。其實,小文人也沒有什麼不好,躲在那鶯鶯燕燕的脂粉堆裡,寫那滿紙鴛鴦蝴蝶的小文章,過那綿酥酥的日子,冷眼旁觀也好,視若無睹也罷,像魯迅說的“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與秋冬”,只要與他人兩不相干,世人也不會過多苛責於他。

但他不該明明看到是血,卻要在那血上繪出花來,明明知道是亂世,卻想在這亂世,以他小文人的格局,寫出“大文章”來。這就有些可悲可恨乃至可笑了。同是寫生平,寫愛人,寫情事,清人沈復就比胡蘭成要真摯得多了。《浮生六記》一共有六卷,我只看了前兩卷《閨房記樂》和《閒情記趣》。

小記——如果老公要娶妾,是不是要娶一個既美又有神韻的女子?

沈復的妻子周芸和張愛玲一樣,都是有才氣的,周芸的詩寫得也好,人也知情趣,但與張有所不同。胡蘭成說張愛玲愛衣裝飾物,她的第一筆稿費就是買了口紅,人又無悲憐之心,極為自私。她是世家名媛,李鴻章的外孫女,興許不知人間疾苦,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吧,只是沒來由的覺得她是個冷豔的人,高高的活在雲端,要是跌落,也是跌落在不為人知的塵埃深處,少了些人情味。就像她那張著旗袍的相片,雖然錦繡,感覺卻過於陰柔。

而周芸不一樣,她過的雖也是才子佳人式的生活,又極遵禮制,但不論是邀月對酌,還是遊山玩水,或是閨中聯句,總不似張愛玲給人以舊時代的冷峭之感。周芸之於張愛玲,讓人偏愛的,是她身上的人氣味兒。《浮生六記》第一卷末,寫沈復的一位好友胡秀峰攜妾出遊,而那妾又頗有美名。

他妻子周芸就很好奇,要去一睹芳容。待見了胡秀峰的妾後,說道:“美則美矣,韻未足耳”。胡秀峰就問:“如果你老公要娶妾,是不是要娶一個既美又有神韻的女子”(原文是文言文,太長,不記得了)。周芸道:“然”。

小記——如果老公要娶妾,是不是要娶一個既美又有神韻的女子?

當沈復聽到周芸要為他納妾時,是心中駭然,口中驚疑。後來周芸果然為沈復物色人選,費了一番工夫竟真讓她找到了一個“美且韻”的女子,不過沈復家世並不顯著,那女子後來為強人所奪,周芸為此大病一場,更令人唏噓的是,她竟因此香消玉殞,鬱鬱而終了。而胡蘭成卻多少有些心安理得,甚至還有得意。

所以他的《今生今世》多少有些像《群芳譜》,寫他浪跡情場的輝煌戰果。比起沈復追憶亡妻的深情款款來,他就太過淡漠寡恩了這兩本書還沒看完,看過的也只是囫圇吞棗,不求甚解,今晚又隨想隨寫的塗上這些文字,也許這些與作古的人想到的完全是兩個模樣,我這一番“心得”不免貽笑大方,如有謬誤,等以後再重新改過吧。

小記——如果老公要娶妾,是不是要娶一個既美又有神韻的女子?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