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陰謀論?還是合理推測?周瑜實際上死於孫權之手!真相可怕!

周瑜,少年成名又有姿色,被稱為周郎。二十一歲,輔佐孫策拿下江東六郡,奠定東吳未來與曹劉抗衡的基礎。可謂是東吳的開國元勳,孫權登基之後曾說“非周郎,不帝也。”到了而立之年,遇到三國曆史上最大的戰役,也是決定歷史走向的關鍵一戰,赤壁之戰。周瑜任孫劉聯軍總指揮,用五萬不到的兵力擊潰曹操號稱數十萬的大軍。從此一戰成名。卻在不久之後忽然暴斃,什麼病這麼厲害?或許不是病,而是另有隱情!

這是陰謀論?還是合理推測?周瑜實際上死於孫權之手!真相可怕!

周瑜

一、懷疑的理由:

古代醫療水平不發達,很多病都不能醫治,古人壽命其實不是很長。但絕不可能短到三十六歲就結束。我們看,史書中,正常病死的用詞是“卒”,而周瑜是暴病身亡,事發突然,作為東吳海陸總司令,應該享受的是最高的醫療水平,竟然沒有記錄這麼反常身亡的病因,值得懷疑。

這是陰謀論?還是合理推測?周瑜實際上死於孫權之手!真相可怕!

周瑜

最受大家接受的病因是,周瑜病死的前一年,攻打南郡,大腿受過箭傷,生病感染而亡。可是那是一年前的傷,沒有理由還在暴露期的傷口狀態竟然還能感染?這是我不能接受的。而且為什麼事發突然,又那麼巧合的在剛剛見過孫權就暴病。再往下想,就接近可能的真相!不信?我們看看證據!

這是陰謀論?還是合理推測?周瑜實際上死於孫權之手!真相可怕!

大帝,孫權

二、證據:

離事情的發生時間已經太過久遠,我們沒辦法有所謂的物證,我們只能在史書中窺見一二。

一、孫權反覆有悖常理的回應。周瑜死前拜見過孫權,向孫權提議,軟禁劉備,由他收服劉備在荊州的軍隊及關張趙這樣的陸戰猛將,然後以荊州為基地出兵益州。孫權的態度非常奇怪。他同意了後半部分,不同意前半部分。他讓周瑜出兵益州,不同意軟禁劉備和收服荊州兵,沒有荊州的後援再加上劉備必然會在後方搗亂,出兵益州等於送死,孫權沒理由想不到。他的回應更像是在應付周瑜。可是決定未來天下形勢的大事,竟然得到這麼莫名其妙的回答,很奇怪。

這是陰謀論?還是合理推測?周瑜實際上死於孫權之手!真相可怕!

孫權

二、周瑜的遺書。周瑜死後,留了一封信給孫權,大致是表明自己的忠心,推薦魯肅,說劉備放不得。這三件事最後的劉備的問題,沒什麼好說,作為臣下的忠告而以。但第一件事為什麼是表忠心?周瑜覺得自己不夠忠心嗎?平江東,戰赤壁,收荊州,根本沒必要吧!

第二件事,魯肅絕對是夠格的繼任者,但,當時東吳的兩個戰略,魯肅是堅持的借荊州,保守派,周瑜是絕對的不借荊州,出兵益州的激進派。除非周瑜對自己的計劃沒有信心要放棄,否則,他都沒有理由選一個與自己政見不合的人接替自己,和他政見相同且實力不差的大有人在。

這是陰謀論?還是合理推測?周瑜實際上死於孫權之手!真相可怕!

周瑜

然而,我們換個角度想就合理了。周瑜知道是孫權要殺他,他知道自己功高蓋主了。死前表忠心和推薦魯肅,目的不是為了他的主子,而是他的後代和嫡系部隊。為了讓孫權知道自己知錯了,都聽你的,你才是主子。

  1. 周瑜的後代和嫡系部將的結局。周瑜次子周胤,獲罪要被孫權革職,可是罪名卻沒有記載,按孫權自己的話說就是“驕奢淫逸”!貴族後代這樣的人多得去了,為什麼找他?還有,事情已發生,朝廷上包括諸葛瑾在內的眾多大臣為他求情,求情的理由不是這個罪名有多麼不值得處罰,而是他的父親功勞有多大!或許大家都知道為什麼他要被查辦,罪名不過藉口!更奇怪的是,孫權一開始堅持拒絕,後來又忽然同意了讓周胤官復原職,然後,周胤和他的父親一樣,忽然暴斃!是不是細思極恐!

這是陰謀論?還是合理推測?周瑜實際上死於孫權之手!真相可怕!

甘寧

2.周瑜的部將,甘寧,周瑜伐蜀的堅定支持者,唯一一個沒有受爵的立過大功的前期武將(赤壁,合肥)。孫 瑜,孫家的人,周瑜推薦的蜀中平定之後的留守者,身亡時三十六歲。

三、動機:

作為東吳一等一的大功臣,如果真的是孫權下的毒手,那他該有足夠的動機。這個其實很容易找到。

這是陰謀論?還是合理推測?周瑜實際上死於孫權之手!真相可怕!

孫權

  1. 南郡戰役,周瑜大破曹仁,平定荊州。孫權作為策應進攻,出兵合肥,被蔣濟打成皮皮蝦。作為主子孫權的心情會有多難受。在臣下中的威嚴·····

  2. 劉備借荊州,拜訪孫權,將離開之時,告訴孫權“周瑜文物韜略,一萬個人才出一個,度量非常大,恐怕不會久居人下!”

  3. 孫策剛剛去世時,其實真正託孤的是張昭,中央大權都在張昭手裡。這個時候,周瑜“將兵奔喪”,從此進入中央,分走了張昭一半的權力。在剛剛十九歲孫權剛剛即位的時候,發生了什麼?

這是陰謀論?還是合理推測?周瑜實際上死於孫權之手!真相可怕!

周瑜

排除掉所以的可能,剩下的再不可思議,那也是真相。或許只是簡單的功高蓋主的故事。可是不知道當時下,周瑜的心理有多麼無奈,東吳兵馬盡在手裡,他可以輕而易舉地去逼宮,就像他多年前做的一樣,可是,現在他或許不像多年前那麼衝動,或許真的只是想做一個張良一樣的人物,開創一個天下,只是,孫權同樣不像多年前一樣的單純。可悲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