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會率有所提升?揭祕二季度以來IPO審核情況

進入5月份一級市場IPO傳來喜訊,昨天3家湖北企業:天風證券、長飛光纖光纜、明德生物全部過會。

這也是近期罕見的當天IPO過會率達100%。那麼,過會率有所提升?

根據WIND統計,二季度以來已有22家擬IPO企業安排上會,其中兩家被取消審核,一家暫緩表決,五家被否,過會率63.6%,超出一季度45.07%的過會率。

過會率有所提升?揭秘二季度以來IPO審核情況

至此,今年二季度已有14家新股過會,其中包括4月份11家,5月份3家。

在經歷了2月和3月的上會數量低谷期之後,4月IPO上會數量略有回升,4月份共有19家公司上會,較3月增加7家。

過會率有所提升?揭秘二季度以來IPO審核情況

1

截止目前,二季度IPO審核結果一覽

過會率有所提升?揭秘二季度以來IPO審核情況

審核公司主要情況說明如下:

1、審核日期:四月份19家,5月份3家(截至2018年5月4日);

2、審核屆次:8次--56、57、60、64、65、66、67、70;

3、審核結果:14家通過,5家未通過,5家取消審核,1家暫緩表決;

4、排隊時間:時間大多分佈在半年到2年,排隊時間最長869天,最短152天;

5、板塊分佈:主要分佈在主板(14家)跟創業板(6家),另外中小板2家;

6、地區分佈:主要分佈在北京市(4家)、湖北省(4家)、廣東省(3家)、江蘇省(2家)和浙江省(2家),另外福建省、海南省、湖南省、上海市、山西省、四川省和新疆各一家企業上會。

2

過會率有所提升?揭秘二季度以來IPO審核情況

截止目前,二季度審核企業中介機構名單

過會率有所提升?揭秘二季度以來IPO審核情況

券商方面:審核的企業中,聯合保薦的情況較多且均通過審核!

有點意思的是中信建投不僅自家企業通過審核,其業績也是槓槓的:

22家企業中,5家是中信建投的客戶(其中包括兩家聯合保薦),並且5家企業過3家(其中也包括兩家聯合保薦);此外,興業證券4家,中信證券3家,在券商承攬企業家數方面中表現較好。

會所方面:立信、瑞華服務擬IPO企業最多為4家,安永華明、天衡、天健2家緊隨其後;

律所方面:廣東信達、大成、國楓、海潤天睿、金杜、錦天城、君合、君澤君、世紀同仁、通力、通商、中倫通過率均為100%。

3

過會率有所提升?揭秘二季度以來IPO審核情況

2018年二季度審核企業被否原因彙總(截止5月5日)

儘管在三月份出現了IPO審核的紅線:主板要求最近一年淨利潤超過8000萬,創業板不低於5000萬,也有不少IPO企業因為未達到此要求而被否。

但從總結被否企業的審核問題來看,發審委的審核關注點都體現在哪些方面?

一、上交所主板被否企業(2家)

1、中和藥業

  • 產品銷售的模式上,報告期內配送商模式下的銷售佔比逐年提高,它和經銷商模式在企業選擇標準、數量變動、進銷存情況等具體情況對比;

  • 主營業務毛利率持續上升,綜合毛利率高於同行業平均水平;

  • 銷售費用率較高且逐年增長,業務推廣費佔比較高;

  • 合作推廣服務商;

  • 學術會議多達2676次,質疑存在不當利益安排或商業賄賂風險;

  • 可比同行管理人員薪酬;

  • 境外投資架構搭建及拆除情況。

2、叄益科技

  • 發行人主營業務收入逐年下降,主營業務毛利率下滑幅度較大,其中防化設備收入、單價持續下降,新增訂單和在手訂單均持續減少;

  • 質疑人防設備行業的技術、市場門檻、發行人的具體競爭優勢及可持續性,技術競爭風險對發行人業務發展及盈利能力的影響;

  • 研發支出持續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本次募投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 質疑報告期各期發行人或其經銷商銷售發行人產品、開展業務是否需要依法履行公開招投標程序或政府採購程序,其合規和合理性;

  • 質疑是否存在行政處罰的情形;

  • 質疑所開展業務經營活動是否合法有效,是否存在法律糾紛和其他風險。

  • 報告期各期發行人庫齡2年以上存貨佔比逐期提升,各期末存貨訂單支持率逐期下降;

  • 各期末存貨訂單支持率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

  • 報告期各期末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是否符合發行人實際生產經營狀況,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是否充分。

二 、深交所創業板被否企業(3家)

1、方邦電子

  • 毛利率:毛利率大幅上升、毛利率遠高於可比同行公司、毛利率可持續性;

  • 應收票據和應收賬款餘額;

  • 訴訟案件:主要產品和核心專利訴訟糾紛與爭議;

  • 募投項目“兩層法撓性覆銅板”核心技術路線是否存在侵犯他人專利的情形;

  • 出現知識產權糾紛或爭議相關內控制度健全:存在關聯方佔用資金的情形;

  • 通德電子向發行人轉讓相關資產合法合規和合理性;

  • 股份支付涉及相關股權公允價值定價的合理性。

2、航天模塑

  • 同業競爭情形: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擬採取確保不產生同業競爭的制度安排及其有效性;

  • 毛利率低於同行業平均水平的原因及合理性;

  • 外協單位成本異常波動的原因及合理性;

  • 管理費用明顯低於同行業平均水平的具體原因、合理性和可持續性;

  • 質疑跨期確認生產人員薪酬以調節各期成本費用的情形;;

  • 投資收益主要來自於持股50%的參股公司武漢燎原。對武漢燎原股權歷次轉讓、收購且價格差異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

  • 2012年起發行人認定不再對武漢燎原實際控制的原因及合理性,不將其納入合併報表是否符合業務實質及企業會計準則規定;

  • 2017年投資收益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

  • 利潤構成及主要來源;其他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利潤金額較大,佔扣非後淨利潤比例較高的原因及合理性;

  • 銷售原材料給外協廠商的業務性質;

  • 模具銷售收入增長但毛利率持續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

3、博睿宏遠

  • 質疑股改之前存在較頻繁的股權轉讓的背景及原因;

  • 歷史沿革中長期存在股份代持的具體原因;代持解除後股權是否清晰,存在糾紛或潛在糾紛的風險;

  • 發行人開展應用性能管理等業務,部分業務需要在APP或服務器安裝SDK及探針影響、合規性及合理性;

  • 支付的會員監測費佔主營業務成本比例較高;

  • 營業收入持續增長,毛利率維持較高水平,應收賬款餘額逐年增加;

  • 質疑主要客戶穩定性,是否存在大客戶流失的風險,對主要客戶是否存在重大依賴;

  • 藍汛通信同時作為主要供應商與客戶的原因及合理性,與該公司的銷售及採購定價是否公允;

  • 質疑運營系統和財務系統的數據是否銜接,IT審計是否實施到位,收入成本確認是否真實、準確、完整;

  • 質疑應收賬款期末餘額持續增長、逾期應收賬款佔比較高的原因及合理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