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贯低调的唯品会,牵手腾讯、京东,转型做社交电商,做到了前三

借助腾讯和京东,唯品会的拉新是上了个台阶。未来,唯品会能否坚定自己独立发展的航道,还是走上1号店的路子,沦为京东商城里的一个频道?

唯品会是个独特的存在。当阿里、京东为了自家生意撕得不可开交,唯品会一声不吭做到了行业前三。

一贯低调的唯品会,牵手腾讯、京东,转型做社交电商,做到了前三

在阿拉丁指数公布的小程序4月总榜单中,唯品会位于总榜第五,网络购物类第二,仅次于拼多多。

一贯低调的唯品会,牵手腾讯、京东,转型做社交电商,做到了前三

而2018年第一季度的财报出炉,让唯品会实现了22个季度的连续盈利。同时,各种不友好的消息也随之而来——无论是收入、净利润还是活跃用户,唯品会的增速都在下滑。觉得,这是传统电商的通病,不应该只归咎于唯品会本身的问题。线上红利消失,传统电商一般都难以逃离基数大了之后增长放缓的局面。

一贯低调的唯品会,牵手腾讯、京东,转型做社交电商,做到了前三

那么,电商平台怎样才能避免被流量“套路”?当前风靡电商界的做法就有一个——“社交电商”。

马云最想见的电商人,为何不选他?可以发现,电商第一梯队的玩家们,基本都一头扎进了社交池子里。一贯低调的唯品会,前段时间因为牵手腾讯、京东,转型做社交电商,上了电商热搜。

去年12月18日,刘强东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面对行业垄断和‘二选一’等不正当竞争!我们在一起!”,并为它配了一张五人举杯的合影。

一贯低调的唯品会,牵手腾讯、京东,转型做社交电商,做到了前三

截至今年3月底,唯品会创始人、CEO沈亚持股为12.7%,为最大股东,唯品会联合创始人、COO洪晓波持股为6.8%,为第三大股东。

而在过去一年,唯品会股权最大的变化就是沈亚、洪晓波的持股下降,腾讯、京东分别成为第二、第四大股东,以共同持有12.5%的股份差点追平了沈亚的持股。

除此之外,目前,腾讯总裁刘炽平也占了唯品会董事会的一席。遥记得当年沈亚高喊要独立发展,但按照这样的股份比例,是否有点退让的意思?而腾讯究竟有什么魅力,能让这位马云最想见的电商人,最后会选择拒绝如此欣赏他的马云?

曾有报道,一名接近京东的人表示:“最开始是京东试图收购唯品会的股份,但是半路杀出了阿里巴巴这个程咬金,阿里试图以一个更高的可观价格来从京东手中抢走唯品会份额,正因如此,腾讯最终入局,形成了如今这个京东联手腾讯,双双投资唯品会的局面。阿里的半路截胡至此未果。”

一贯低调的唯品会,牵手腾讯、京东,转型做社交电商,做到了前三

一贯低调的唯品会,牵手腾讯、京东,转型做社交电商,做到了前三

一贯低调的唯品会,牵手腾讯、京东,转型做社交电商,做到了前三

但抛开腾讯这个光环,唯品会是个什么样的存在?据数据,唯品会二级市场股价从2015年4月底的30.72美元,一路暴跌至2017年10月底的7.79美元。两年半时间里,其股价下跌了近75%。而目前股东成员之一的红杉资本,也曾在唯品会的股东名单中消失了一阵子。屡屡受人诟病的,是唯品会一些不合理的服务条款。

这是21CN聚投诉上的一则投诉详情,用户在收到内衣之后发现不是很理想,在没破坏商品吊牌的情况下申请退货,却被唯品会拒绝了。

一贯低调的唯品会,牵手腾讯、京东,转型做社交电商,做到了前三

如果说这是平台特殊规定,那么无法退货的字样应该做明显标注,或者唯品会大可坚持平台原则,拒绝退货。但在21CN聚投诉插手后,唯品会立马接受了用户的退货。这一来一往之间,唯品会是不是也默认了这是一个“霸王条款”呢?

一贯低调的唯品会,牵手腾讯、京东,转型做社交电商,做到了前三

物流的快慢非常影响用户的购物体验,会砸大钱走自建物流这条道路,唯品会想必也很在意这一块的经营。但戳破脑子小蜜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唯品会还会允许这么一条“霸王条款”的存在,损害了它一直引以为傲的用户体验。

借助腾讯和京东,唯品会成功转型社交电商,拉新的效果立竿见影,但不论是传统电商或是社交电商,用户体验和产品质量才是最关键的一环。而且对唯品会来说,腾讯的流量亦毒亦药。

腾讯给的流量,只能解唯品会的燃眉之急。越是在流量上依赖巨头,唯品会就越会在巨头的竞争中难以反抗。但对于一个执着于多元化发展的电商平台来说,唯品会显然知道这只是解燃眉之急。

市场是残酷的,在这些行业领先公司明确未来该怎么走之前,我们或许可以对现在出现的问题宽容看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