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垃圾分類,他們已在路上

宜昌垃圾分類,他們已在路上

夷陵區黃柏河小學設置了垃圾分類投放點,培養孩子從小形成垃圾分類的習慣。(三峽日報 通訊員 陳贊 攝)


居民熊開雲享受環保生活

昨日,在西陵區嘉明花園小區,58歲的熊開雲和妻子從超市購買了一大袋牛腩和兩斤刁子魚。趁著菜品新鮮,夫妻倆在廚房忙活開來。

“廚餘垃圾和別的垃圾不同,你看像這些魚頭、內臟腥氣重,要單獨分開裝。特別是現在天氣熱了,更要及時清理。”熊開雲提著廢水桶,邊走邊解釋道:“還有這些洗碗洗菜的下腳水也要專門處理,因為裡面往往混雜了飯粒、菜葉和骨頭渣等,蠻容易堵塞水槽。所以我們倒到衛生間,不僅免得堵,還能節水呢!”

除了對廚餘垃圾進行專門分裝外,熊開雲家的客廳垃圾也進行了區分。“一個裝廢紙,一個用來裝水果皮,分得蠻清楚!”熊開雲指著兩個黃色紙簍說,“你看廢紙能回收再利用,也沒什麼味道,可以多放幾天,和水果皮不同。”


高新區試點小區垃圾智能分類

建立一戶一碼實名制 實施分類投放回收

昨日,家住高新區宜化巴黎香頌小區的居民趙子河與往常一樣,早上出門的第一件事,將分類的垃圾投放到小區相應的垃圾桶裡。高新區綜合執法局相關負責人顧峰說,宜化巴黎香頌小區入 住的300多戶居民中,90%以上的居民參與了垃圾分類投放。

垃圾投放有源可溯

據介紹,去年5月,高新區綜合執法局為了推動垃圾分類試點工作,讓更多的居民參與垃圾分類,聯合本土高新技術企業普泰克研發智能垃圾分類系統。該系統研發成功並投放在宜化巴黎香頌小區運用,通過半個月的整體測試與聯調,達到運行要求。

準確分類實現減量

目前,在垃圾分類督導員的監督和提醒下,楠海花園476戶居民中,85%的居民參與垃圾分類投放,每月分類投放廚餘垃圾5噸;東明苑90多戶居民中有95%的居民參與垃圾分類投放,每月分類投放廚餘垃圾1.2噸;北苑小區300多戶居民中,40%的居民將垃圾分類投放,每月投放廚餘垃圾約1噸。

顧峰介紹,從高新區這幾個小區垃圾分類的調查來看,廚餘垃圾佔居民生活垃圾的50%,可回收垃圾佔20%,其他垃圾佔30%。餐廚垃圾運往孫家灣餐廚垃圾處理場,通過處理轉化成沼氣發電、生物柴油 、有機肥,實現生活垃圾減量一半;可回收垃圾通過保潔、環衛人員的清揀,得到回收利用。


智慧垃圾分類箱科技感十足

與過去常見的垃圾箱相比,智慧垃圾分類箱不僅美觀多了,而且科技感十足,上面電子屏、刷卡區等一應俱全,就連投放擋口也是自動化,需要刷卡才能打開,看上去非常“高大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