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殺熟:會員比非會員貴,價銀牌比磚石便宜,不同人價格不同

京東殺熟:會員比非會員貴,價銀牌比磚石便宜,不同人價格不同

京東最近爆出的一些大數據殺熟行為,有些是價格虛標,同樣的產品或者服務,京東詳情頁顯示的價格確實不一樣 ,老用戶反而比新用戶貴好多,這就是殺熟。在網上議論紛紛,罵聲不斷。

原來,有網友在京東上購物時發現了這樣奇怪的事情,同樣一款東西,年費會員的價格竟然比非會員的價格貴;而同樣為會員,銀牌會員的價格竟然比磚石會員的價格便宜;不同的手機類型、不同的地區、消費習慣不同的用戶,所呈現的京東價都是不一樣的。

網友經歷

網友1

之前為了省運費和享受折扣,一直都是花錢年年充值PLUS會員,結果昨天同事一起買紙巾的時候發現同一款紙巾24包一箱裝,我同事(非會員)顯示原價49.9特價39.9,而我plus會員顯示原價49.9plus價44.9。

網友2

因為相信京東的品質,網購基本都選京東,出了plus會員之後,我也開了,平常省運費,買東西還有優惠,自我感覺還挺方便省錢的。然後那天大家在辦公室討論說夏天到了要做保溼,買保溼水什麼的。一同事推薦意大利的玫瑰水,我搜了下,京東海淘有,於是自告奮勇地告訴大家說,我的京東會員會便宜。別的同事也搜了下,我倆手機拿到一起一看,我的頁面顯示原價85元,同事沒開會員的賬號,頁面顯示原價79元。

網友3

前些天有一次在京東想多買點蘋果放宿舍,搜了一圈決定買京東自營的新疆阿克蘇5kg蘋果,我這邊京東價76.9,會員價69.9,也就是說省了7元。但是當我分享給朋友時卻發現,朋友那邊顯示會員價一樣,京東價只有71.9,plus價優惠2元。更有甚者,我在外省讀書的同學發現自己的京東頁面這款蘋果京東價84.9……plus會員都是賣69.9,京東價卻相差十幾塊錢。

何謂殺熟

殺熟即人與人之間相對比較瞭解,知根知底,長此以往便會產生信任,也就是說熟人好辦事,關鍵時刻,熟人之間可以謀取更高的個人利益。中國自古以來便是一種熟人社會。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經濟理性對熟人關係的侵蝕,社會上出現一些專門拿熟人下手謀取利益的行為——殺熟。

而京東的這種殺熟,則為大數據殺熟,通過大數據雲計算,分析不同人的消費情況和消費能力,京東大數據覺得你的消費能力擺在那,賣的貴點,優惠價搞得好像多一點,你也一般發現不了。

價格歧視,殺雞取卵,利用技術的手段,幹著可恥的事情。

赤裸裸的區別對待價格歧視。以犧牲老用戶的利益來獲得新用戶的好感,撒錢買新用戶,老用戶就是被耍的搬玉米的猴子。短期內增加利潤,但是極其容易暴露,從而失去具有品牌忠誠度的老用戶,長久來看弊端大大的。

算計了消費者的錢包和精力。也可以說,越是熟客越倒黴,讓消費者自以為划算賺到了,其實就是妥妥的冤大頭。

會員的意義何在

京東的會員是需要充值的,就是花錢買服務,而這種殺熟行為,會員不就嗎,沒有享受到應有的服務,還要多花冤枉錢。會員在此顯得毫無作用,請問會員的意義何在?

透支信任和信譽,自毀品牌和形象

這是拿老用戶這麼多年來對京東的信任,也是透支京東自己的信譽。其次,殺熟的結果就京東以往的在用戶心中的形象一跌千丈,以後用戶將會遠離京東,自毀形象和品牌。

結語

請記住,用戶永遠是衣食父母,不拿用戶當回事,拿老用戶開涮,無異於玩火自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