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该不该住校?

用户68852507

由此看出,到底该不该住校,如果你有选择的权利,那么一定要深思熟虑,考虑好后再决定,需要考虑的问题有以下几个。

1、不住校你会住在哪里。如果你的家离学校近,家庭氛围不错,那家里的学习条件要优于学校,住校的必要性不大。

2、如果你家离学校远,每天花在路上时间过多,那赶紧住校。都说高中时间太紧张,那是没有学会利用时间。比如前面提到的本学期又住进学校的那个男生,就属于这种情况。

关于宿舍的学习氛围问题。这本不是问题,因为宿舍主要是用来睡觉的,学习就该到教室。如果是因为和宿舍关系紧张等问题不想住校,一方面要努力克服,另一方面可以调换宿舍。

关于最不应该住校的学生问题。有些学生是被家长强行领回家的,因为他住校的目的是为了逃避家长的管束。这样的学生住校后为玩手机创造了条件,有学生整晚玩手机,以至于眼底出血。至于学习,完全被荒废。

因此,自制力差,带有其他目的的住校行为,不可取。所以,住校好不好,这是个因人而异的问题,有学生住校后成绩一落千丈,也有一个宿舍全都考入985名校的。


优学优考策略

对于高中生住校好不好,这个问题引起不少家长讨论,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上了高中孩子该不该住校。

高中生住校有以下一些好处:

1、上了高中让孩子选择住校,可以锻炼他们的自己能力。现在的家庭里一般都为一个孩子,从小受到大人娇宠,什么事情都不会做,家里大人,都为他们安排好,令孩子缺少自我能力。很多孩子在家里连洗碗筷,洗衣服,收拾房间等这些生活上基本的事情都没有亲手做过,所以到了高中,选择让孩子住校,是个锻炼他们的好机会,在学校里,少了家长的帮忙,他们只能学会自己动手。

2、住校后。会生活在一个大集体中,和自己在家里住,是不同的,他们要学会、适应集体生活,什么事情不能以自己为中心,要考虑到别人,宿舍有宿舍的规定,可以锻炼他们适应能力。

3、生活在集体生活,自然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同学,交到不少朋友,住校可以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令他们懂得怎样与别人相处。

4、孩子住在学校少了家长的庇护,当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会学会自己去处理,可以锻炼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锻炼孩子独立性。

5、孩子住校喝老师,同学接触的更多,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便于随时去询问。

高中住校可能会令孩子后家长相处的时间变少,但孩子总体是要长大,而长大就必须要学会独立,所以个人认为,高中住校没什么不好的。


决胜网

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再决定会比较好

拿答主自己的经历来讲。

高中时代算是自己学生时期最痛苦的一段时期了。起因就是住校。因为初中没有住校,而且是在非常偏远的乡镇上,所以突然一下子到了城市中的高中,同学之间的关系不知道怎么处理,晚上寝室乱糟糟的,成晚成晚的睡不着,最后都有很严重的神经衰弱的。本来年级前几名的成绩直线下降,到了高二的时候,我已经从第一考场坐到了最后一个考场了(考场顺序是按照考试排名分配的)。问题是,自己很努力很努力,永远第一个到教室最后一个走,但是一切看起来就像是无用功。心理压力大的自己快要崩溃了。很多时候对面人讲了一句话,当场就忘掉。自己一直都走不出那个困局。很多时候都想自杀,因为看不到前方。在那个以成绩为主导的学校里,根本也没有老师来帮你或者注意到你,因为成绩已经差到那种地步了,就算再努力,也是白搭。


万幸在高三的时候,自己每天一餐不吃,攒了钱搬到校外住宿了。经过一段时间有质量的睡眠,自己的情况就好了很多,万幸最后自己考上了大学。但是这段经历,真的永生难忘。

后来自己将这段经历讲给朋友们听,他们有的说,哪有那么严重,寝室就算再吵,到了凌晨都会安静下来的。宿舍同学之间矛盾再大,不理会就是了,怎么会出现我说那这种情况。我只能说,是自己的执念太深了吧。学生时代家里太穷太穷了,一心想要念书出人头地。所以每一次考试对自己就是一场大仗,在自己心里的位置太重要的。越是这样想,给自己的心理暗示越多,慢慢的就走到死胡同了。别人在吵的时候自己在烦,等别人吵完了自己又在担忧,所以整晚整晚的睡不着。那个时候如果有一人可以去帮助做一下心理疏导,会好很多。可是没有这样一个人!(所以后来在自己教书的时候,就会不断的提醒自己,很多的学生的问题,在成人眼里看起来很小微不足道,但是如果这个问题已经影响孩子的话,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睡不着之后精神状态就不好,然后上课走神,然后考不好,然后忧心忡忡,陷入死胡同。其实和同宿舍的人根本没有什么矛盾,只是有些话听在心里,会特别的刺耳,以分论人的大环境,让成绩不好的自己如坐针毡。那样十几岁的年纪里,其实是很敏感的,谁愿意被人瞧不起呢!(

所以尽量不要对学生以分论人,学生时代的一些成绩和未来成人世界的很多东西其实并不直接挂钩的,但是一味只是看重成绩,给很多孩子的成长都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

万幸自己可以最后走出来,万幸,万幸!

这里再讲一下自己大学时候的事情。大二的时候,当意识到寝室的氛围已经干扰到自己的学习时,自己也是毫不犹豫的选择搬出去住了。寝室的氛围实在是太乱,抽烟喝酒通宵打麻将打游戏等等,给自己带来很大干扰,记得刚开始除了晚上睡觉,基本不会回寝室的,累了就在图书馆睡一下。可是后来寝室里整宿整宿的闹,根本没法睡。于是就搬出去了,可是有一个大问题,我是贫困生。每年在评定贫困生的时候有些院校都是一场场大戏。在那一年,辅导员因为这件事对我极尽嘲讽之能事,各种为难。根本不问具体情况,还要全院通报批评我,最后只好搬了回来。但是后来到了大三还是搬出去了。特别要说一下大三,因为这一年的英语六级我所在的班级里就两个人考过了,自己就是其中一位,而且我的分数还是全院最高的。通过这件事是想说,当自己能够判断什么对自己好对自己不好的时候,要果断的摒除坏影响,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境地。

答主所念的大学只是一个普通本科学校,里面很多的管理操作都让人吐槽,但是很多时候我都在想,是自己保全了自己。

当然现在的学生,基本上很少有答主当年那样的情况了,至少贫困基本上不会成为一个因素。提问问的是高中,事实上这也不是一个选择,在很多地方是根本不能选择的,学校规定怎样就怎样。

实际上,个人觉得,如果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允许,自然是住校好。因为学习不单单是学习知识的一个过程,关键还是人与人接触,不断养成自我性格品性的一个过程。在宿舍这个单位里面,对人的成长是有作用的。

但是,做选择的时候还需要看到个人。个人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这很重要。有些东西在人眼里是甜美的,但是在另一些人眼里就是苦痛的。适不适合比喜不喜欢,愿不愿意都重要。孩子自身情况如何,会不会去处理在宿舍那种环境下的诸多问题,不要一味凭经验判断,可是先让其试试,观察结果然后再做最后的决定。不用道听途说,人云亦云,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性习惯都无法准确归类。

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学生和家长吧!


古墓派蛋黄派

对于高中生住宿这个问题,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哪一个更适合你,你就要选择哪一个,这也是对自己的负责。


1.住在学校

① 住在学校里,你可以远离那些电视,手机,网络等一系列不利于自己学习的东西,而是可以更加的投入身心到学习当中,这也会帮助自己能够取得一个更好的成绩;②住在学校,你的学习条件更加适合,在这里,你可以与同学相互讨论,使问题更加透彻,可以相互鼓励,把自己变得更加自信,给自己树立一个良好的心态,来迎接高考。③住在学校,可以帮助自己锻炼自己,使自己更加的独立,有自己独立的空间不是更好吗?更何况我们高中毕业之后不是面向自己的大学,就是面向社会,如果我们不能把自己变的独立,我们是无法在社会中打拼的,到那时,也许受伤害的就是我们自己。④在学校里,有整体的学习氛围,更加适合学习,有师资条件,有锻炼身体的机会等,这也为我们少生病,多学习创造了一定的基础,有利于我们冲破高考的封锁。

缺点:学校的紧张气氛过于大,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承受能力,会使一部分学生自暴自弃,不利于学习步伐的前进;学校的基础设施不是很完善,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造成学生无力集中心神,导致成绩的下滑。


2.住在家里

住在家里也是有一定的好处的。①住在家里,我们有父母的陪伴,可以获得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们更多的得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让我们可以忘却别的事情②在家里,我们可以放松,缓解自己一天的乏累,一天的紧张气氛,不至于让自己投入到一个紧绷的环境之中,③家里的基础设施兴许会比学校要好,这样我们学习起来也会更加顺畅,不会烦躁,晚上休息也会更加的舒服,是自己处于一个舒服放松的状态之中。

缺点:但,在家里,我们会过于处在一个放松的环境之中,会使自己懈怠,没有了紧张的气氛,学习的速度也会慢了下来,使成绩波动不定,住在家里也不是完美的办法。

住宿这件事情,我们无法决定,当事人的决定也许是最好的,你们认为呢?


我是小小娱

首先亮明观点:高中生是否要住校的本质不是住校本身,而是如何学习更有效率!


无外乎两点。

住校:优点是距离近有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晚自习的时间有问题可以和老师跟同学们交流,有老师管着学习,同时培养自立能力。缺点是伙食可能会差,很多同学可能会不习惯。

走读:优点是伙食好父母照顾的周到,缺点是诱惑比较多,如果不是自制力特别强的孩子可能会抵抗不住电子产品的诱惑,且学校与家的距离也需要考虑,长时间耗在路上可能会影响学习。


有这样一个逻辑:走读和住校的争论其实是哪一种方法能更好的提升学习成绩。

那么,po一个公式:学习成绩=智力*努力*学习方法


对住校和走读争论不休,其实是在争论“住校和走读”哪一个能更好的保证孩子的学习时间(努力程度),从而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这就很简单到了,上面提到的公式里还有一个变量是学习方法,一个学生的智力基本定型,但却可以通过优化学习方法来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也达到提高成绩的效果。


终极目的提高成绩达到了,住校不住校是不是就不用去争论了呢?


最后再举个例子吧,讲个通过学习方法来提分的:

粗心丢分?四步解决!

1.记下自己的粗心点。 粗心点,就是指我们出错的地方。同学们可以找一个专门的小本子把粗心点们都记下来。

2.对粗心点进行归纳、总结。

等本子上记录了很多粗心点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归纳、总结了。通过观察同学们往往会发现两点:第一,这些粗心点其实是有规律的,我们往往会在相似的地方出错;第二,累计记录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些粗心点是有限的。

3.将总结完的粗心点背下来。 总结出来之后,大家一定要把这些容易出错的地方背下来,背的特别熟,等下次再遇到大脑就会自动“报警”。

4.考试时读两遍题。 这两遍的操作方法为:第一遍正常读题,第二遍筛选题干中有没有自己已经背下来的粗心点。 按照这样的方法来做题,99%因为粗心丢的分都能够补回来! 还有构建学习框架法来提高知识的流畅度、复盘提高对知识的深度理解、难题归纳法提高难题的解决率等等。


来川学习方法

高中住校,在笔者看来是很重要的,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可能会有不同的作用。如果小学跑校,初中跑校,高中还跑校,那孩子上大学以后是否还能继续跑校呢?(哦,对了,跑校这个说法不知道有多大的使用范围,是不是有些地方把这个叫做走读?跑校就是与住校相对的,住在家里,每天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

孩子总归还是要自己面对生活,自己照顾自己的,等孩子上了大学,家长总不能继续跟着陪读吧?这对于孩子的自制力,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很有利,笔者认为高中其实是个很好的过渡时段,应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自己照顾自己。而且高中跑校,那就意味着早自习和晚自习都要在家,这也是很宝贵的时间,如果住校的话,不会因为回家而心不稳,可以安心地学习。最主要的是,孩子回家以后能不能避免和电子产品接触,能不能抗住网络和游戏的诱惑?家长也不能每时每刻盯着,这个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如果住校的话,就可以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首先学校没有WiFi,另外,一般住宿的话,学校是不允许带手机的,即使带来手机,一到学校就要交给老师代为保管,放假的时候再还给学生。

另外,跑校生回家的时间,住校生也可以好好得利用起来,学一道题也是收获嘛,高中住校对孩子的学习影响很大,主要是高中知识比较难,面临着高考,任务也比较重,需要挤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把心思都放在学习上。

当然,跑校也是有好处的,在家里,住宿条件,伙食都会比学校好很多,孩子的饮食、睡眠可以得到很好的保障,当然,孩子往返学校和家之间的交通安全问题也需要家长重视起来。


一切正在发生

我赞同高中住校。

1.住校的话不仅可以更好的适应学校生活而且好可以和同学更好的相处。

2.住校可以为我们节省大量的时间,我们就不用忙着,可以省去大量来回跑路的时间可以更好的用来学习。

3.住校可以更好的约束自己,比如说上网如果你是不住校的话你想去上网了,也许你会很纠结,但如果你意志力不坚定的话很可能就会跑去上网,然而在学校你就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出校门,就算可以出去也会很麻烦,也行这段时间了你就会放弃了想法而选择去学习。



4住校可以更加合理的去学习和休息,因为在学校都是按时熄灯的,就算不想睡觉也没办法学校夜里还有查宿舍纪律的,然而你在家的话,就没有这么严格你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很有可能到第二天的时候因为睡眠不足导致上课没办法好好听课。

所以我认为住校比不住校要好。

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只是给一些建议,主要还是看你们自己


电影扒皮

高中到底该不该住校呢?我的表妹现在就是一位高中生,她今年还问过我这个住不住校的问题,我告诉她的是最好要住校。因为我了解我的表妹,她不是一个自制力很强的人,在学校就挺能玩手机的,回家了就给不用说了!

关于住校的好处,我认为有这么几个方面:

1.高中生活是自己的学生时期非常关键的时期,毕竟要面临考大学的压力,住在学校,得到学校的管理,学习会很有序。

2.住在学校比走读更加安全,走读父母来接会更好,但是能实现的可能性不太大。

3.住在学校能看到其他学生课下是怎么努力学习的,从而别人的行为能够对自己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你在家的话就看不到别人在学习,你自己很难想要学习,当然如果你自制力很强的话就另说。

当然走读也是有好处的:

1.伙食条件好,你回家的话,父母会给你准备你爱吃的食物。

2.家里可以创造安静的环境,有助于你学习,在学校的话很难实现。

3.有不会的题你可以在网上搜,在学校的话一般是不让带手机的,当然如果你偷偷带也另说。

总之,无论在学校住还是走读,只要你有强大的自觉性,这两种方式任你选择。高中学习很重要,望大家且行且珍惜!


东亚南

当孩子考上高中以后,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包括孩子本人,都希望在高中阶段能够取得一个好的成绩,以便在三年后能够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至于该不该住校,我想这都是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家庭条件与环境才能作出决定,在市级以上高中,除了市区内的学生有走读的可能,而对县乡以下来的学生,有些有条件的学生,家长又有时间陪读,多数选择在校园周边租赁房屋,让学生走读,这主要考虑的是便于督促孩子的学习和更好的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而在县级以下高中,我们会看到,住校生应该占到学生的百分之五十左右,有一些农村来的学生,除了一少部分学生家长在校园周边租赁房屋陪护孩子走读以外,绝大多数学生都需要住校,而生活在城里的学生,父母最低有一人在家的且具备接送条件的,大多以走读为主,而那些由于父母外出工作或外出务工的包括无法接送孩子的家庭,只有选择住校。但,我们考虑孩子是否住校或者是该不该住校,除了客观条件限制外,更多的是要以利于孩子的学习为重。有些孩子学习非常自觉,成绩也非常的优秀,自学能力强,我们说,这样的孩子应该选择走读,而不需要住校,因为走读更利于孩子放学后可以自由支配练习时间,孩子可以依据自身学习的需要,来选择复习或练习的课程或科目。还有些学生失去了大家一起学习的氛围,就一时半刻找不到北,不知道怎么学,不知道学什么,这样的孩子应该选择住校。可是,在现实当中,我们也看到,有些家长根本不考虑孩子的实际和孩子的需要,为了图省事,图轻松,无论孩子学习怎样,无论孩子怎么要求,孩子走进高中,立马让孩子住校,这种家长属于不负责任的家长,这样的孩子一般情况下,由于心理上有阴影,确实很难取得优异的成绩。也有一些家长,工作事业非常的繁忙,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当孩子考上高中后,如释重负般的让孩子住校,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孩子的孩子的实际需要,忽视了孩子的具体需求,这样的结果有一部分来自客观,有一部分来自主观。

其实,高中的孩子该不该住校,作为家长确实有多种选择,因为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家庭条件有着不同的限制,例如,有父母在外务工的,有些家庭在高中学校附近无住房的,有些家长无能力接送的,有些学生喜欢或习惯在学校环境下学习的等等等等,只要我们家长真的用心去考虑孩子的需要,真正用心去为孩子的需求着想,就一定能选择出最佳方案,高中阶段孩子该不该住校,因人而异,因家庭条件而异,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这才是最应该考虑的。


冬日暖阳124086398

不要住校不要住校不要住校!!!

我家离学校其实近也不近远也不远,开车要15分钟(不堵的话)。我高一因为对高中没什么概念我就选择了住校,因为个人独立性很强,住校期间没让父母操过心。

但就是因为住了校,我才准备高三不住校,我前几天还在跟我妈说:“高二高三别让我住校吧,晚自修我也不参加了,我可以自己骑自行车去学校,真的。”

知道为什么我不想住校吗?

首先,在学校我每天5:30起床,室友每天6:50起床,要我带早餐。学校的早餐又贵又难吃,给室友买好了差不多5:50,等她们迟到到教室快7:30,早餐冷了,她们还要说,我也很无奈啊,你想吃热的不能早起自己买吗?但是在家就没这个烦恼,我5:30起床,可以自己下面下饺子,甚至有时候老妈还会给我提前一天准备好吃的,我热一下就行。比学校省心。

第二,高中生看不得比自己勤快的人,我因为已经走了明确的目标所以很努力地学习外语,考试常常考第一。然后就有人开始说我人品很差怎么样,在宿舍自己不睡还不让别人睡怎么样。我现在还记得有一次我三点起床看书,对面铺的一个女的,因为我翻书的声音就骂我,说我翻书声音大,吵她睡觉了。我。。。

第三,学校每天9:30下晚自修,10:00无论如何都要熄灯上床,否则就要扣分(一次一分,共计10分)。而且更奇葩的是,管理员不仅不让你晚睡,还不能让你早起??我熬夜蹲厕所看书,老太婆直接破门而入,把我从厕所赶了出来,说我开台灯被发现,还说忍了我好多次?(幸好我平时跟她关系不错,早上她碰到的第一个学生永远是我。现在想想她只是心疼我身体,但还是没办法接受。因为学校又要成绩,又不能让上头知道学生熬夜),纯属既要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啊!

但如果在家。我想复习多久就多久,我想看多少书就看多少书,我甚至熬好夜失眠没事干了,还能看会电视,喝杯饮料,学校行吗?

不过话说回来,不住校的优势确实很多。但是住校可以锻炼独立生活能力,这也是不住校比不上的。不过如果像我这种很独立的人,就是朋友说的:“像你这种独立到让人哭的人,我只要给你一口锅,你就能创造出食物,我跟着你就算没钱,也能弄出钱来,而且不会饿死。”的人,其实真的很建议不要住校。毕竟生活技能已经get,你只要关心自己的成绩就行。

但是现在我相信很多人基本生活技能是有的,所以还是建议不住校,因为我发现,通常不住校的人,成绩要比住校的人好些。

纯手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