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姐請吃飯,為啥能讓吳曉波打飛的赴約

/陳浩傑

在氤氳著令人沉醉的飯香中,身穿淺灰色禮服的董明珠走上了臺。兩邊的電視顯示屏上,是董明珠微微帶笑的大頭照畫像。

董小姐請吃飯,為啥能讓吳曉波打飛的赴約

“我的自媒體從即刻開始上線,希望大家都能夠在我們的線上,共同討論和關心我們的國家大事。”簡短的開場白上,董明珠說道。

宣佈自己的自媒體上線僅僅是個開場,更重要的是,董明珠8號下午擺的這個“飯局”。作為一個話題女王、營銷高手,如此高調請客吃飯,還不是在飯點,董姐的心思你別猜。

白色的小餐盤裡,放著4勺白米飯,這就是她請的飯。沒錯,白米飯,沒有菜。

董明珠請客的目的也許就在這裡:今後,在煮飯技術哪家強的問題上,大家都不用糾結了。

這是一次“蓄謀已久”的飯局。至少在董明珠看來,這個飯局早在一年前就該約定。

董明珠說,就是在去年這個時候,她被國人搶購日本馬桶蓋、電飯煲深深戳傷,“我特別生氣,也很悲哀,中國沒理由連個電飯煲都做不好。”

現在,董姐可以消氣了。

“一碗飯”的勝利

下午4時許,董明珠的飯局開飯了。

當擺放著一盤盤大米飯的餐車推到人群中時,鮮亮飽滿的米粒顆顆可見。僅從外觀來看,並不能看到它們的區別。

餐盤裡有四個格,分別放了4種米飯,用ABCD標註。這四種米飯,分別是用了四款電飯煲,包括格力大松以及國外的三種電飯煲,它們的加熱方式,IH段數、容量、米量和水量都是相同的。

“我覺得四種味道都差不多,吃不出來明顯的差別。”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說。他說,自己是聽說“董姐要燒飯了,打了個飛的趕過來。”

結果出來,選擇A米飯的有8人,選擇B米飯的有14人,選擇C款的是5人,選擇D款的是31人。

D正是格力的大松電飯煲。

董小姐請吃飯,為啥能讓吳曉波打飛的赴約

當臺下的掌聲響起,董明珠的臉上洋溢著得意的笑容。

格力牌米飯口感好,營養指標如何?

中國質量協會全國用戶委員會部長李高帥現場還發布了一份檢測報告,通過實驗比對,從粗蛋白的含量指標來看,格力電飯煲也超出了來自日本等的三個國外知名品牌。

這正是董明珠想要的結果。

“生氣”的代價

等來這個結果,董明珠終於可以揚眉吐氣。

那個時候最火的新聞之一,就是中國遊客到日本搶購馬桶蓋和電飯煲。

“我們這麼一個製造大國,怎麼可能造不出讓人心動的產品?我特別生氣‘到國外買電飯煲’的事情,這個事真的刺痛了我的神經。我覺得很遺憾,同時也很悲哀,中國沒理由連個電飯煲都做不好。”在發佈會上,董明珠顯得異常激動。

董明珠說:“格力舉辦此次體驗活動,就是為了讓消費者瞭解到中國也有好的電飯煲,並以此為契機,重建國人對中國造的信心。”

董小姐請吃飯,為啥能讓吳曉波打飛的赴約

格力的底氣

事實證明,能造好空調的企業,也一定能造出好電飯煲。

他們四個只是其中的一個小分支,在格力,服務電飯煲研發生產的是幾百人的團隊。從內膽結構到外觀設計,每一個技術細節,都是成百上千次的實驗。

“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品質。在董明珠看來,從空調到電飯煲,格力每一個產品,都帶著“工匠精神”的基因。這種與生俱來的品質基因,讓格力造在任何一個產品領域都有底氣爭第一。

捍衛中國造

從“好空調,格力造”到“讓世界愛上中國造”,格力已經從一家專業空調企業發展成為一家專業化多品類綜合製造企業,產品涵蓋數控機床、高端模具、機器人、智能化設備等。

“我們中國希望更多的企業能夠走向世界,用的是我們的技術,用的是我們的品質,用的是我們的品牌,為全世界去服務。”董明珠在臺上呼籲。

經濟學家周其仁表示,現在國內生產的很多產品,要是品質有所改善,跟上迅速崛起的中產階級的品質和時間需求,就會有巨大的市場。中國消費品市場正面臨一場“品質革命”,誰帶這個頭,誰就能上去。

國貨給力不給力,就看企業賣力不賣力。中國不缺市場,缺的是技術;不缺產品,缺的是精品。重建國人對國貨的自信,需要更多的中國企業志存高遠、埋頭苦幹。只有這樣的企業多了,中國製造的大旗才能扛得起、立得住。

董小姐請吃飯,為啥能讓吳曉波打飛的赴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