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经济学家不会成为大富翁?

易安小童

经济学家,就像律师、瓦工、会计师等一样,是一种专业工作。但不是每个律师都有一个大型事务所,也不是每一个瓦工都成了包工头,更不是每个会计师都成了企业的老板。一样一样的,经济学家,只是研究经济问题的专业人员而已,与企业家毫无关系。

其实,题主的问题,换个角色,更贴切。那就是管理学教授。你看啊,德鲁克,牛大了吧?全世界企业家都信奉的权威,可是呢,德鲁克没有成为超级富翁,也没有成为大企业家。他只是研究企业家很深刻而已。

经济学家,是研究经济深刻;管理学教授,是研究企业管理的方法很深刻,研究企业家的特征很深刻。遗憾的是,这两个职业的人,很少自己成为企业家的,也很少自己成为超级富豪的。

为什么呢?拿企业家这个身份来说,不是说懂经济懂管理就行了,而是要有企业家的拼搏精神、冒险精神、创新精神。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都可以指出这些精神的重要性,但他们自己却不具备这些精神。

再拿大家都知道的炒股票来说吧,即便是具备信息优势、分析优势,也不代表能够在交易上就有优势。毕竟,交易考验的是心理和魄力。经济学家同样克服不了内心的恐惧和贪婪,就像费雪这个超级大经济学家在股市中一败涂地一样,很多经济学家在股市上没有什么建树。著名的长期资产管理公司,有责诺贝尔奖得主的超级阵容,照样失败。行为优势,比信息和分析,重要得多。

当然,也不能那么悲观。经济学家,就像其他职业的人一样,一旦成为大企业家了,人们就会忘记他的经学家身份。就像一个瓦工成为包工头或房地产老板了,不会有人叫他瓦工。很多大富豪,是具有经济学家的底子的,只是他们放弃了做经济学家。他们的经济学素养,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

可见,还是有不少经济学工作者成为负翁的。著名的凯恩斯就很有钱啊。最近臭名昭著的郎咸平也很有钱啊。前段时间北京大学讲网络课程的薛教授,一年也赚了几千万啊。只是,很多富翁,我们忘记了他们曾经也是很辛苦的爬格子写文章的经济学家。

最后,祝愿每一位能够用正确的经济学思想,指导自己的财富人生。


孙建波

几年前,马云在演讲时曾经表示,企业家不能完全听信经济学家的预测。这什么意思呢?并不是说经济学家不行、不好,而是说企业家是直接与市场接触的,最能感受到经济变化的,所以,企业家应该对未来的经济发展有自己独立的判断,而且更能把握住各种机会。而经济学家在这方面就不具备优势,这也许就是经济学家成为大富翁比较少的原因之一吧。

经济学家往往都是通过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利用已有的经济学原理和模型来分析,进而总结一些商业模式,探索一些可以用于当下和未来的经济模式。这种做法显然并没有错,就如同股票的K线图,就是利用以前多年的数据来建立相应的一些模型,进而总结一些认为值得买入的K线形态和K线组合,然而,市场总是在发展变化的。有的时候K线组合也不见得灵验。所以经济学家总结的模式也一样,建立在以往的数据分析下,但同时要接受当前的市场考验,这就有可能出偏差。

另外,经济学家们的研究方向也各不相同,有的研究宏观经济学,有的研究围观的,有的研究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有的研究经济与消费相关的,有的是纯粹的学院派,而有的却偏向于应用。所以,他们本身的出发点不同,就注定了很多经济学家不可能以市场为主,不以赚钱为第一要务,所以,他们很多也成不了大富翁。

不得不说,经济学家、股评家为什么这些年屡屡遭到抨击,认为他们对经济的预测、对股市的预测往往不准,这是为什么呢?一方面有市场变化的复杂性,正如前面说的,而另一方面,那就是他们对于自己的判断不用付出特别大的成本。如果让经济学家去参与企业经营,让他投入一大笔钱,比如让他真的按照自己的言论去买房,这个时候,他可能就是另外一种保守谨慎的态度了。一个人的建议和言论,如果与他的利益有关,会让他付出高昂的成本,利益共生,那么他的决策就会相对严谨、相对靠谱,否则随口一说,似是而非话语随便说。

经济学家很多不参与经营,这也是他们成为大富翁较少的的原因。但是,反过来看,很多成功的企业家、金融家,他们都有经济学背景,甚至本身都是经济学专家。这就如同,受过高等教育的未必都找到最好的工作,获得最多的财富,但是有钱有好工作的,其中很多都曾经受过好的教育。


坤鹏论

经济学家既然懂经济,为什么没有出现比较牛的大富豪呢?帮人创业、开店的邦主浅谈2点。


1. 专注领域不同,不是所有和“经济”有关的都能赚钱。

普通大众认为,既然是经济学家,那应该所有有关经济的事情都应该了解才对,但实际上就算是经济学家,专注的细分领域也不一样。有的偏理论,有的偏应用,有的偏宏观,有的偏微观,也有研究劳动经济学的.....越往深处学习,方向就越细分。研究方向不同,差别还是很大的。不是所有和“经济”有关的研究都能挣钱,大多数经济学家的研究都是不赚钱的,但是会对整个社会有贡献。

2. 实践出真知,不具备大富翁的“特性”

在一个领域研究的再深,没有实际操作能力,面对的很可能还是失败的结果。反而一些有经济学背景,但称不上经济学“家”的,在实践中把经济和金融融会贯通,获得成功。比如股神巴菲特,大家对他的印象就是炒股,但他是正经的经济学出身,还是优秀的经济学硕士。

另外,富豪们不可缺少的就是冒险精神,多数学者不具备这个特性。在成功的道路上,也不是有“知识”就能成为富豪的,比如运气...不稳定因素太多,而这些不稳定因素往往是专家们不能控制的。(经济和金融,差别很大,不能混为一谈

最后,虽然经济学家不一定能成为富豪,但是富豪们多少都有经济学的背景。而一部分的经济学教授,也是很多公司的懂事。所以经济学不是不能致富,而是学以致用。人的精力也有限,经济学家们把时间都放在研究上,其他方面也就弱化了。


开店邦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不过,我必须先纠正一下题主这个问题的前提,即经济学不会成为大富翁。这个题设是不对的,我们确实在现实中看到不少经济学家,通过某些渠道赚了许多钱,成为「大富翁」。


去年到今年,最为著名的例子,当属前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法经济学教授薛兆丰老师,他通过在国内的知名知识付费平台「得到」上讲授经济学课程,获得了5000万量级的毛收入,假如他能得到其中的50%的分成,那也是2000万量级人民币的收入,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大富翁」了。还有著名经济学家朗咸平教授,也是身价不菲,大家可以从他近些年的离婚官司的报道中略窥一二。再如,国内知名经济学家王福重,通过微博上的付费问答,也获取了不菲的收入。即便是在当今社会,他们也是名副其实的「大富翁」。所以,说经济学家成不了大富翁,这个命题本身并不成立,那些处于经济学家群体这个「金字塔」顶端的人,其中不少却是当之无愧的「大富翁」。


不过,当我们观察经济学家整体的收入水平时,确实比不上那些影视明星们,也似乎配不上他们称号中的「经济」二字。所以,将题目改为「为什么经济学家难以成为大富翁」或许更为合适。这之所以会成为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我想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他们是研究「经济」的专家,而「经济」意味着收入,可是这些在研究「经济」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居然没有大幅提高他们的财富,这难免令人不解。


其实,要理解其中的玄机,也不难。经济学家,当然以研究现实的社会经济问题为自己的主业,然而无论其研究什么,他们最基本的身份是一个学者,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使用已有的经济学理论来解释现实的经济现象,或者预测经济的走势,或者通过对经济现象的分析来发展经济学理论。既然是学者,自然所做的都是偏理论性的工作,他们的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学和论文发表方面;直白地说,他们所拥有的,都是「口上功夫」(教学)和「纸上功夫」(科研)。而赚钱需要的是一种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这和单纯的理论研究截然不同。经济学家,尽管沾上了「经济」二字的边,但是他们学者的身份,决定了他们只是理论家,而未必是实践家,在这一点上,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文学家等其他领域的学者,并无本质区别。



我相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制度的完善,以及人们观念的转变,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以及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心理学家等各种「家」,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实现他们的价值。


常四荒学经济

自古至今中外学者众多,真专做经济学研究也就是近一、二百年的事,也就是经济学是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个分支。上海复兴公园有一座马克思、恩格斯雕像非常吸引人。马克思除了思想家身份确定,经济学家的身份也没人会怀疑。


马克思一生的经济状况很糟,炒股也亏,晚年靠恩格斯接济,贫病交加,但,尽管经济状况很囧,理论影响全球,形象光彩夺目,智慧光芒四射。

这里,要定义清楚财富的含义,纯粹指钱,则不应该将做学问和做买卖(包括实业)放一起比较,因为他们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人,就同反过来问,为什么富翁没有经济学家学问大一样。

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不可相提并论。

经济学家毕生精力是用来探寻经济规律,通过分析大量的人类活动,看到绝大多数人没看到甚至习以为常的东西,指导人们由或然向必然,由被动向主动,避免更多的人因为对规律不了解犯错。比如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规律,指出资本家致富手段不是自己聪明,而是通过“剥削剩余价值”积累起财富,这为社会主义反剥削反压迫理论,建立更好的制度奠定了经济学基础。

真正的经济学家不爱财富爱学问,但愿题主所指的经济学家是这样的人,他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个人致富,而是为实现人类共同富裕的理想指明道路。


布衣吴新建

经济学家所用的数据都是已生或死的不变数据,恐怕具有马克思那样的洞察力,能将死数据复活推导出经济周期来的人就不多了。即便是马克思也没有讲到经济周期的时间越来越短,马克思不可能预见科技上的发展速度。如今的经济周期是科技发展的速度而来的。经济学家与科技的学术领域分科,对科技发展估计不足,参照借鉴不够,没有哪一位经济学家敢于上股市套利去的。他们的机械思维远不及股民的直觉,让他们怎么发财?经济学家只能在宏观上通过数据推导出经济的大势走向,但无从去把握转折上的节点。等发现,已经是晚了。只能是被动应战了。科学上的学科融合的需求已经很明显地出现了,在于科学家能否消除文人相轻的传统观念了。没有科学的辩证思维的头脑,科学的主观意志只能给自己挡道。


李198588733

众所周知,社会中的经济学现象、社会中的经济行为分析等等有关于经济学的一切,都是经济学家的思想结晶。那么,经济学家能够解释社会经济学的一切,为何都是社会普普通通的一员,并没有成为我们所说的大富翁。而且这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现象,很有意思,小青年就这个现象做了一些功课,有以下两方面关系。

第一:理论上的高楼,行动上的矮子。

毫无疑问,经济学家都是经过专业的学习以及专业的训练,才有资格当上经济学家,他们的经济学理论可谓是一套一套的,就连很多大富翁大佬都没有他们丰富,可是有个致命的缺点,阻碍着他们成为大富翁。

只是理论上的高楼,理论上的矮子。

经济学家说起理论来,可以讲到天昏地暗,滔滔不绝,而且听起来总是很有道理,可是不幸的是,他们只停留在理论上,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他们喜欢分析经济学的一切现象,喜欢研究背后的经济学缘由。尽管知道了是这样的原因,但是却没有行动。

第二:理论限制了行动。

经济学家理论丰富,这是没有毛病,但是这个限制了行动。

经济学家能够分析各种经济学背后的主要原因,同时他们也知道了风险,经济学的风险,他们会评估各种风险,正是如此,在分析原因时候,评估风险问题,判断得失,从而使他们没有行动,不敢去行动,他们不希望做冒险的事情。


穿着花裤子的小青年

首先这是一个伪命题,不是说经济学家不会成为大富翁,可以调整为:经济学少有能成为大富翁的。不是说所有的经济学家就没有成为大富翁,现实当中还是有很多,比如像郎咸平,王福重这类人,在互联网,知识经济时代同样也是身价不菲。能够被大家捧为为经济学家的,已经是社会顶尖精英阶层了。当然也有纯粹的叫学院派经济学家,理论家,这类人的追求的价值取向不一样,不一定是他的财富积累来判定人生价值了。

经济学家:一般都是理论家,理论上的判断,理论上的逻辑,他是学前人的经验,判断未来的趋势,没有深入到市场当中去的,也存在对经济形势存在误判的。

企业家:一般都是从底层一步一步做出来的实干家,在经营企业,创造财富当中才慢慢领会经济逻辑,或者通俗叫赚钱逻辑,没有人生下来就会赚钱。这种经商头脑的人有一定的经济理论基础,最重要的是实践,只有实践出来的才能叫真知,他们能够冒险,他们能吃苦,他们智商很高,最重要的是他们情商很高,他们能够左右政治为自己谋利等等特征。

简单讲:就叫一个是绝大多数是理论派,一个是实干派,所以他们最终的累积财富肯定不一样。


道法支付

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不少经济学家自己经营企业,投资金融市场,赚了大钱。比如,凯恩斯。很有钱的富豪级经济学家。

经济学家不是企业家,正如导演未必要演戏。导演的戏可能没有演员演的好,但导演的作用不可或缺。

是的,不少经济学家仅仅是学者,不是富豪。但他们对经济运行的观察思考形成有规范合理的经济制度。会为不少经济学家节省不少成本,研究不知道多上个大富豪。

富豪你有钱也不要嘲笑经济学家穷酸。没有他们,也许社会经济发展真的会受制。


闲话经济

如果经济学家必然成为大富翁,那么这个世界将是怎样的一个世界?是不是人人都去专研经济学了,自然科学被荒废了,恐怕连土地也荒芜了没有人种了吧,极端荒谬、不可想象,这样的世界上帝创造不出来。

但是,大富翁们都比较重视经济学家的观点、论点。政治家也会也会听取经济学家的意见。

也由于有了经济学家的推动,财富的分配才更趋于合理和公平。

经济学不是研究发财的,而是研究经济秩序和资源分配的,是研究原理和规则的。

撰写《致富经》的人穷困潦倒,教人如何买彩票的人,他自己不买彩票,这些现象都很正常,因为类似的行为无不具有市场。假如没有人买经济学家的帐了,连富人也不理经济学家了,就没有人去学经济学了。没有人天生非干什么不可。

也有不少经济学出身的政治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