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对老夫妻被“干儿子”骗了唯一的住房,还欠债200多万

如今说到“保健品”

很多人脑海中可能会

条件反射般浮现出两个字↓

这类骗局中

老年朋友往往

是重点坑害对象

骗子销售的套路一般有:

1、打“免费牌”吸引上钩

2、以“专家牌”强力洗脑

3、用“亲情牌”骗取信任

上海一对老夫妻被“干儿子”骗了唯一的住房,还欠债200多万

在推销员的花言巧语下

两位老人不仅

失去了唯一的养老房

还背上了一身的债务……

受害人纪阿婆的老伴汪老伯

更因刺激太大,突发脑梗

于去年离开了人世……

另一头

骗子徐某却拿着

老夫妻的血汗钱赌博嫖娼,

数年间就将巨款挥霍一空!

这段孽缘要从2011年说起:纪阿婆到大统路一个保健品公司听讲座,认识了当时17岁的推销员徐某。由于儿子定居国外,常年不回家,老人见徐某长得和自己儿子很像,觉得一见如故,第一次下单就买了一万多元保健品。

徐某发现纪阿婆出手大方,之后便经常拎着水果,上门看望二老。时间一长,两位老人对外地来的徐某也倍加照顾,经常在他那儿买保健品。


上海一对老夫妻被“干儿子”骗了唯一的住房,还欠债200多万

犯罪嫌疑人 徐某、就打电话给她,对我态度挺好的。她一开始来买保健品,买得就挺爽气的。

受害人 纪阿婆

我老伴想,这是在帮助人家。他从外地来打工也不容易,我自己的儿子也在国外打工。钱不是那么好赚的,能帮就帮一把。

2011年起,徐某开始以开公司、结婚等理由为借口,开口向纪阿婆借钱,金额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

在随后的三年里,徐某还虚构了一个叫“李晨”的合伙人,以借卖保健品的“运费”为由,一共向纪阿婆借了392万元。

之后,为了拿回钱,纪阿婆先后20多次通过徐某寻找这个虚构的“李晨”,但徐某只让她在杭州、厦门见过两次面。

受害人 纪阿婆

见到了第二次的李晨,我就觉得不像李晨。我说那次那么瘦,现在怎么那么胖了。他说因为他打激素啊,打得面目全非了。

上海一对老夫妻被“干儿子”骗了唯一的住房,还欠债200多万

犯罪嫌疑人 徐某:回来之后没隔多长时间,她就催我跟李晨要钱。后来没办法了,我就说那个李晨死了,我说你逼人家逼得太紧。

“李晨”死了,但总有家人可以还钱吧!于是半年后,老人再次找到徐某,要求联系“李晨”的家人。

眼看骗局要被拆穿,徐某又生一计!竟一人分饰两角,通过变声器,以“李晨”妻子“金慧”的名义,打电话联系老人,还发了很多短信博取同情。

上海一对老夫妻被“干儿子”骗了唯一的住房,还欠债200多万

在认识徐某前,两位老人靠着设计师和老师的退休金,生活条件还可以。但为了帮助徐某,老夫妻不仅把所有存款拿了出来,还向邻里朋友借了钱,日积月累,负债累累。最后不得不将唯一的一套房给卖了,卖房款128万元全部用于还债。

受害人 纪阿婆:那个时候,债主就到家来了,110也报了,居委会也来了,我老头子承受不了了。这样才开始想到卖房,然后老头子也没办法了 ,把我们的退休卡都交给人家了。

纪阿婆说:因为相信徐某,一直以为他们也是在外面做生意受了骗,出于同情,所以才一次一次借钱给他们。

徐某称:具体借了多少次不记得了,几百次是有的。他说:“纪阿婆好说话,我只要找个理由借钱就好,运输费、办丧事、卖房子缴税、检察院查封……都用过。”

被骗背后是缺失的亲情

纪阿婆说,她和老伴一直喜欢女孩儿,有了儿子后,一直就是放养的,所以感情并不亲近。儿子28岁出国至今,已经整整17年了,从没回上海看过他们,只在北京见过一面。甚至连去年老伴离世,儿子也不愿意回来……纪阿婆觉得儿子不愿回来,一方面可能是长久以来彼此间的芥蒂,一方面也可能是气他们相信了外人,卖掉了房子。

两位老人思子心切,看到和儿子长相相像的徐某,纪阿婆一开始也只是觉得投缘,可面对徐某的“糖衣炮弹”,老人渐渐将他当成了心理上的一个寄托。

只是没想到,这个他们真心相待的“儿子”,看中的只是他们的钱……

一场场保健品骗局背后,缺失的不仅是市场的监管,同时也有亲情的陪伴。 面对来自陌生“儿女”的亲情关怀,老人们便已“束手无策”,不知亲生儿女看到此景作何感想?

要想真正破解“以假乱真的亲情关怀”,还需儿女们自身做好本分之事。“常回家看看”,这是法规要求,也是人伦需要。

亲情和孝心,才是老人真正需要的“保健品”和“长生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