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铁为什么没有安检?

大哥先生

纽约、东京、伦敦、柏林等国外一些城市地铁普遍没搞安检。特别是纽约地铁,时常面临恐袭威胁,但依然认为高峰时期地铁安检“根本做不到”。


纽约地铁运营方认为覆盖100%的安检“根本做不到”

经常面临恐袭威胁的纽约地铁,却常年坚持不搞安检,这令人好奇。

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称,美国“9.11”恐袭事件将届16周年,其主谋基地组织最近再度扬言要发动另一波恐袭,并称将以美国铁路系统为主要攻击目标。其中,纽约地铁每天搭乘人次频繁、安全检查松懈,被基地组织描述为“很简单就可达目的”的恐袭。

对此,纽约市警表示,纽约十几年来一直都是恐怖组织扬言的攻击目标,已做好戒备。

纽约州长葛谟(Andrew Cuomo)表示,“纽约常常被威胁,但是我们已经处理这个情况十多年,已经做好万全准备。”大都会运输署(MTA)也提醒民众,如果看到可疑人物或事一定要举报。

历史学者雪珥研究发现,纽约地铁不搞安检,一是运营方认为安检成本过于高昂,二是实现100%覆盖的安检“根本做不到”。

柏林地铁部门负责人沃尔夫冈表示:“开放式地铁安检是对人的基本信任和尊重。”

下面看看别人对地铁安检的看法

yoyo:地铁安检,就是一个幌子。如果真的要搞事情,“东西”怎么可能经过安检口进站?进出地铁站的“漏洞”多了去了。。。所以说安检没多大必要

Sylvia Boucké:安检和不安检也代表着一个文明社会的自由和素质程度!欧洲这几年经常会发生恐怖袭击,也有很多中国人会说欧洲就是个傻逼,所有的火车地铁车站什么的都没有安检和查票的,任何人都可以自由进出,不恐怖才怪呢。然后我就和本地人讨论了这个问题,为什么火车站没有安检和查票的?是不是应该设立这样的程序?百分之百被咨询的本地人都会说不需要!不需要的理由是什么?他们的回答是“安检就是文明社会的一种倒退!不能因为一个人的行为而去怀疑所有的人!

Samantha:人群不同,西方接受的是独立人格教育,碰到不公平的马上会很多人跳出来

海斌:第一次出国时就很好奇 为什么首尔地铁不要安检

一珊:在欧洲各大城市都乘坐过地铁,都没有安检不说,维也纳更是奇特,连闸口都没有,坐地铁直接进站,没有刷卡的设备,公共汽车也没有售票员及刷卡机,购票全凭自觉,但是如果赶上查票被查出逃票,被罚的金额是相当可观的。


西洋参考

大家去过东京都知道不论是新干线还是地铁以及城际高铁都没有设置安检环节。这一点和国内非常不一样。国内不论是大小城市的地铁还是火车大包小包都需要通过x光安检以及人工安检。那么为什么日本没有设置安检呢。

效率因素

日本特别是东京的轨道交通是四通八达的,繁忙程度数一数二的东京车站,是城际铁路、地铁以及20多条新干线交汇的综合型车站。日常车次达到4000次,客流量平均每天是120w人。因此东京车站进出站进出口高达80多个,检票口数量也达到了18个,检票系统结合了自动检票以及人工检票。

经济因素

日本发达的轨道交通以及巨大的客流量需要很多的出入口以及检票口来服务旅客,如果嵌入安检设施以及安检人员,那么曾经在议会上有估算师提供的数据显示仅仅东京车站就需要提供200亿的日元,那就是大概10亿元以上的人民币支出,这对于政府财政是无法接受的。因此如果增加这项支出必须提高票价来覆盖。这样乘客委员会是坚决反对的。

低概率的犯罪几率

2015年在东东京新干线的列车上,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携带汽油瓶纵火,导致2人死亡,20多人因为跌倒踩踏而受伤。这是从1964年新干线运营以来第一起乘客纵火案,后来经过调查是该老人因为对政府发的养老金数额不满意而报复社会的行为。

这样低概率的犯罪率导致政府根本不愿意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实行安检制度。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旅日



这与日本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犯罪率极低,国民素质教育水平颇高,当地对安检这种消耗大量社会资源,影响群众出行上班效率的技防手段不感兴趣。

日本自十九世纪六十年开始“明治维新”以来,通过全面学习欧美技术,积极推进工业化革命,大力提倡“文明开化”,强力发展教育等措施,使日本逐步跟上了世界发达国家的步伐,又历经近200年的资本递增和文明积累,时至今天,日本已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高度文明发达的国家之一。



综合体现在国民相当富裕,社会治安非常稳定,教育素质很高,犯罪率极底——2016年日本人均GDP为3.8万美元,人均月工资为30.4万日元(约合1.84万人民币);日本的犯罪率极低低,已经连续13年持续下跌,更以百万分之三的谋杀率排全球最低。对比美国🇺🇸各地枪声不断而言,日本在2015年期间就仅有一起枪杀案被记录在案。

当然,这不仅与其法律十分完善严格有关,还与国民综合教育素质水平很高有莫大关系。



日本的科技竞争力仍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其科技研究开发投入的经费也仅次于美国,高居世界第二位,甚至比德、英、法三国总和还要多;日本每万人劳动人口的研究人员数为全球之最…

日本雄厚的科技实力的背后是对教育的高度重视,这方面日本也有诸多世界第一。日本初等教育入学率为100%;日本中等教育入学率为99.5%,居世界第一;日本基础教育综合水平排名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排名世界第三,日本虽然是一个小小岛园,但是获诺贝尔奖人数常年占据亚洲第一,世界前列。



此外,日本医疗制度被世卫组织(WHO)评为全球第一,日本国民平均寿命约为84岁,在世界发达国家中名列NO.1。

即使是2015年,东京新干线列车上发生了导致2人死亡、20多人受伤的“纵火案”,甚至有人提出增设安检的建议,但是经过综合评估,最后依然被否决。因为日本政府认为靠强化列车安检,来防范违法犯罪只是治表,最根本还是要靠“综合治理”,法治进步和国民素质提升来解决。👍👍👍💐💐💐


霍小姐的八卦炉

相比国内各大小城市地铁站、长途汽车站、火车站复杂的安全检查,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绝大多数国家车站是没有安检的,不仅没有安检,甚至有些国家连检票的都没有,乘客可以随意进出车站,与中国“逢包必查、逢液必检”差别很大。

为什么要安检

“2017年9月15日伦敦地铁爆炸事件”、“2017年4月3日圣彼得堡地铁恐怖袭击事件”、“2017年6月20日布鲁塞尔中央火车站爆炸事件”、“2010年4月11日明斯克地铁爆炸案”、“2010年3月19日莫斯科地铁爆炸事件”……这种针对地铁站、地铁列车、火车站等公共场所的恐怖袭击的清单还很长。

像地铁站和火车站这种人流密集、不易疏散的场所,是恐怖袭击的最理想的目标。

除了人为的恐怖袭击,在世界上还有很多因为乘客携带危险品而引发的意外安全事故。比如2013年5月广州地铁一男子携带的易燃液体倾倒、2014年南京地铁一男子背包中的化学品自燃等。虽然这些都不是人为的恐怖袭击,但是因为乘客的疏忽大意,将危险品带入地铁或火车,因某些意外因素,最终造成非常严重的安全后果。

安全检查的意义就是,首先对犯罪分子潜在的犯罪行为具有一定程度的“威慑作用”。“犯罪成本”增加,会降低犯罪行为的发生概率。其次,安全检查另一目的就是为了防范乘客因“无意”而携带的“危险品”乘车,以保证地铁或火车的安全运营其实,现在欧美国家因为接二连三的针对公共场所的恐袭事件,也已经提升了安全保护等级。只是我们在地铁站、火车站增加安检设备,而

其他国家通过增加巡逻的人员和安保人员,已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日本地铁没有安检

日本的地铁并不是一直平安无事,曾经发生过恐怖袭击或者安全事故,比如1995年3月20日东京地铁发生的震惊世界的沙林毒气袭击事件,结过造成13人死亡、5500多人受伤。其实,日本也考虑过增加安检设施,

2015年6月新干线列车纵火事件后,日本国土交通省就曾要求铁路公司对乘客携带物品进行严格严查,以防止类似恶性事件的发生。不过一些客观的原因,最终无法实现。

1.客流量巨大

以东京为例,每天有600万人往来于东京与周边的城市,日平均客流量达1100万人次,是世界上客流量最大的地铁系统之一,而北京、上海的日均客流量在900万人次左右。

为了满足如此多的乘客进出,日本的地铁站、新干线车站设计理念都是如何快速、便捷的疏散乘客,避免人群拥堵。如果增加安检,必然会影响乘客进出车站的效率,不仅会造成乘客的拥堵,甚至会影响列车的准点行驶,严重的话会造成整个车站的瘫痪。

2.投资过大

日本车站为了保证客流畅通,增加了大量的出入口。以东京车站为例,共有检票口18个,出口56个。在整个东京的地铁系统中,拥有285个座车站,而东京市周边车站更是达到1800多个。如果都增加安检设备和安检人员,投入是非常巨大的。

这个支出单凭政府自己是无法担负的,结过只能提高票价来弥补财政开支,但乘客会坚决反对这一做法。

3.小概率事件

日本治安良好,是世界上犯罪率最低国家之一,国民的法律意识也比较强。虽然日本地铁、新干线也发生过恐怖袭击、自杀式袭击的事件,但之间间隔很长,次数少,发生的概率很低

,像1995年“沙林毒气事件”是1927年日本开设地铁以来发生的第一起恐怖袭击事件。所以,针对如此低的犯罪案件,没有必要增加安检设施加以防范。

4.隐私和人权

日本有律师表达过“地铁安检对人权是一种侵害”的看法,可能这位律师的说法有些严重,但这是国家文化的一部分。包括在西方很多国家出于对乘客的信任和尊重,不查票、不安检、进出车站闸机完全开放,而搜身、出示证件、开包检查等都是针对犯罪嫌疑人的做法。

如果对每一位进出站的乘客都这样,势必会让很多乘客不舒服,感觉到自己的隐私、人身权益受到极大侵害。强行推行安检,从民间舆论上会有极大地压力。

5.建筑空间所限

外国很多地铁、铁路建设时间很早,伦敦地铁是19世纪中叶投入运营,而日本的地铁也是建于20世纪初。车站内通道空间狭窄,别说增加安检设备,有的甚至连宽敞的候车厅都没有

,这一点与中国完全不同。还有,很多国家车站不仅是乘车的地方,还是巨大的商业综合体,绝大多数空间都被各种商店、餐厅占据。

总结

总之,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殊的一面,各个国家为了乘客的安全,也做出很多相应的设施,可能日本更适合不安检,而我们为了出行安全进行严格的检查,在很多人看来也是十分有必要。

无论哪种,我们都严格遵守当地的安全政策法规,不给自己和他人造成安全的隐患。


任何关于斯里兰卡的问题,欢迎向我提问,我是“最懂兰卡旅行的人”:斯里兰卡小妞。

斯里兰卡小妞

其实日本不仅地铁没有安检,普通铁路也没有安检。如果你去过欧洲就可以发现,地铁、火车都是非常开放的,人们可以随意进出不需要任何关卡和检查,甚至不需要车票都可以进入火车站台,虽然欧洲现在安全问题堪忧,出现过几次针对火车或地铁的袭击活动,但依然没有实施安检的计划。日本这个国家虽然地处东亚,但其实跟欧美国家很像,他们自己和欧美发达国家也都会把日本认为是西方世界的一员,所以在很多事情的理念上有极强的一致性。

日本地铁没有安检,我个人觉得首先是因为安全问题不是很凸出,日本是单一民族国家,人民生活水平高,贫富差距小,人的素质高,相对来说社会矛盾小,出现极端情况的几率微乎其微,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虽然也出现过一些在地铁和新干线上的极端案例,但几十年来这种情况屈指可数,所以进行大规模安检的必要性就几乎没有。

日本尤其是东京,每日人流量极大,如果进行普遍安检,必然会牺牲效率,导致进站缓慢,改变几十年的习惯,有可能引起乘客的不满,从而影响地铁公司的收益。

从经济角度看,增加安检势必要增加大量的安检设备和人员,这笔开支是巨大的,这费用必将摊到地铁公司身上,而日本的铁路和地铁都是私营,不是万不得已谁也不愿意承担这笔费用。

其实效率和经济这两条在中国也有同样的问题,但我们的地铁却克服了这两个困难实行了全民安检,一是因为zf有强大的影响力,另外就是确实有安检的必要。

所以说日本不设安检的最根本问题是安全问题并没有那么严重,没必要劳民伤财。


长腿叔叔

近年来唯一听说过的日本地铁发生事故的应该就是2015年的夏季,一位70岁的老人所引发的,当时这名老人因为对生活费的领取方面有所不满,因而携带了大量的汽油登上了东京的一列地铁上,在到达横滨市的时候,列车飞驰,老人突然将汽油淋在身上,点燃自己,最后造成了20多人的受伤以及一位乘客的生命流逝。这是日本的地铁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建设运行以来唯一发生过的此类事件。所以说从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日本为何不进行安检。

其实具体原因还有许多,以日本东京为例,东京的车站总共有四层,位于日本首都的东京车站也是连接全国的重要交通枢纽,而其中的检票口将近20个左右,假设将这将近20个检票口全部安装上安检设备的话,日本铁道公司将会至少投资超过250亿日元,在如此高昂的成本下,铁路公司势必为了生存与营运就将提高票价,这对于乘客来说毫无疑问是不能接受的,大大损害了乘客的利益。

其次就是人流量的问题。日本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也是生活节奏极快的国家,日本的车站人流量极大,假如要实行安检制度的话,每人安检耗时一分钟的话,一百万人次就需要一百万分钟,而日本的每天人流量远远不止一百万,这就使时间上会被耽误,车站的运行系统都会瘫痪。

所以基于全方面考虑,日本的地铁还是决定不实行安检,而自从2015年的事故后,至今,日本也却是没再出现过此类事故。


旅食家

我是1984年出生,从出生至今,无论是在家乡伊豆半岛那样的乡下,还是东京、大阪那样的大城市,地铁、电车、还是新干线,均没有看到过安检。凭我的观察和感觉,倘若要设置安检,日本民众恐怕也不接受,一方面认为过分,另一方面认为没必要。

若要设置,首要的问题是由谁来设置,钱由谁来出。毕竟,如今日本的铁道,从地铁到新干线,都是民营企业办的,那他们要考虑它的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假设企业认为即使投入大量的金钱,为了保护企业的信誉和正常运营是必要的,那它们一定会投入的。但实际上没投入,这是市场行为,它们认为没有这个必要,或得不偿失。

若由政府来替企业承担或补贴这块费用,那要得到选民们的认同了,毕竟花的钱是选民们从辛辛苦苦赚来的钱里腾出来的税金。政府首先要做到的是对得起纳税人,为此,最重要的是把税金的用途和金额透明化,做好说明责任,否则政府就没信誉了。在这个意义上,我不认为政府在承担或补贴安检的问题上能够说服纳税人。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还是日本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社会信用体系的问题。假如一个社会由信用构成,信用是一个经济社会里的基础,那么,过多的检查、审查等均会起反作用,除了成本,还会带来风险。虽然日本的铁道也发生一些破坏秩序的行为和现象,小的话小到不良少年或青年在车厢内大声说话;没有素质和公共精神的人在车厢内打电话,大的话大到人身事故,即有人在车厢快到月台时跳上去,试图自杀。但这些均不是能够通过安检来防止的。目的和手段之间不吻合是不可以的,一个现代化社会,用途要讲清楚,动机要讲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要讲清楚,而且讲话的人或机构务必由独立的第三方来加以监督,否则无法保证透明度和公信力。若无法保证,政府的话就要垮台了,企业的话就要破产了,社会的话就要失序了。

只要一国社会的基础是信用,公民们之间围绕什么是该有的公共秩序和空间达成相当程度的共识,构成信用社会的个体均有一定的素质和自律,那就不需要设置安检了。提高社会信用和公民素质无疑是一国社会降低财政成本和社会风险的核心渠道。


加藤嘉一

我觉得主要从两个方面就可以说明日本地铁为什么没有安检的问题。如果日本政府设置车站安检,我认为日本民众是会反对的。首先,这样会给民众造成极大的不便,就算是为了安全考虑也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打乱秩序。再有,日本民众不会允许政府在这方面投入大笔财政支出。

1,人工支出。这个很好理解,日本是一个人工成本很高的社会,假设雇佣一个人设最低20万日元的支出,每个车站出入口至少增加两个人的话,东京的交通线路就像渔网一样,这样一算已经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就连中型城市名古屋目前也是四条地铁线路,还不包括其他轨道交通。这么庞大的支出日本财政如果负担起来压力是很大的。

2,时间有限。日本是一个讲究效率,严格守时的社会。每天早晚高峰的车站人来人往,每个人都是脚步匆匆一刻不停。无论是地铁还是JR电车以及新干线都是准时发车,提前或晚点的情况很少。这样一来人们都是掐着时间出行,如果同样在日本车站设置安检机器和人工检查,先不说东京这样的大城市每天上百万的客流量,就算日本一个小城市也会出现耽误乘客时间的问题,可以说是牵一发动全身。正常情况下由于列车晚点造成乘客上班或上学迟到时,车站都会给乘客提供列车晚点证明。那如果因为安检导致乘客误车,每天不知要发多少证明了,这事情可就大了。

还有,日本是个相对安全自律的社会,可以说几乎不用担心周边人会给自己带来什么伤害,发生危险的概率很低。这也是日本政府没有设置车站安检的原因之一,民众也不会去在意车站没有安检。


左手小程

日本不仅乘坐地铁不用安检,乘各种火车如JR、新干线、近铁、快铁等等,均不用过安检,没错,就是这么“胆大妄为”。

我个人感觉日本包括地铁在内的公共交通设施不设安检主要出于以下几个原因吧:

1、出于成本考虑。日本虽然只是弹丸之地,但公共交通设施之发达,令人咋舌。仅东京以及东京近郊的轨道交通,站点近千也算有了,如果站站设立安检设施并配备安检人员,是一部巨大支出。这项支出会变相增加到车费里,而目前日本公共交通费在其老百姓看来也算不低了。由此看出于成本的考虑肯定是有。

2、并没有极大刚需。众所周知,日本是个犯罪率极低的国家,整个国民性是在礼教中被塑造出来的,且贫富差距相对小。所以除非是恶性蓄谋已久的犯罪外,其他公共场合的犯罪相对少见。而蓄谋已久的犯罪其实只靠简单的安检措施,恐怕也难查出来,出于这个考量设立安检的必要性并不是很大。

3、高效的地铁交通,对安检是个考验。我们也知道,日本,尤其东京和大阪的地铁,大概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地铁了。每天出入地铁的人数千万,如果设立安检,快速的地铁效率势必下降,从这个角度看设立安检也不现实。

4、关于日本地铁的题外话。乘坐过日本地铁和其他轨道交通的人大概都有体会,在地铁里是没有乞讨者的,而且大声说话,大声接打电话的人都很少,妇女和老人专座都能被合理利用,虽然拥挤不堪,但也都井井有条运转。其实这就是日本秩序化的一个缩影。当然日本地铁也是日本文化的另一个缩影,那就是一些人会选择在此跳轨,结束生命。大部分都是扛不住压力,过于压抑的人。

最后贴一张大神级别的东京和东京近郊轨道交通图,如果在这些地方站站设安检,想想也是头大。


桔猪

在日本,你住在横滨、住在千叶县,每天到东京市中心来上班,路上坐半个小时甚至1个小时的地铁轻轨,是十分正常的事。按照上海的概念,你住在江苏的无锡和浙江的嘉兴,每天利用轻轨地铁到上海市中心上下班,谁也不会感觉到大惊小怪。
  目前,每天从周边城市到东京市中心来上班的人达到了600万,这600万人都不是开私家车来上班,都是利用地铁轻轨上下班,如果在每一个车站都实行安检的话,那么整个东京首都圈也就陷入瘫痪,因为车站多达1800多个。
  所以,在防止个别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和如何保证这600万人每天能够迅速便捷地上下班和出行,在这两者之间,日本社会、铁路公司选择的是便捷,而不是单纯的安全。毕竟,恶性事件的发生概率在车站还是很低,这在过去半个世纪中已经证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