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邯郸学步,燕国少年在邯郸真的是学习走路吗?

伝儱

“邯郸学步”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庄子·秋水》:“子往呼!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意思是说,燕国寿陵一个姓余的少年,羡慕赵国邯郸人走路,于是前往学习。结果,邯郸人走路的方法没学会,他自己原来怎么走路的都忘了,只好爬着回去。

(邯郸学步雕塑)

不过,关于“邯郸学步”中的“步”是什么意思,后世有不同的看法。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杨善群在2006年发表的一篇文章《谈燕赵的歌舞艺术》中认为,这里的“步”,应该是一种“舞步”。这种舞步叫做“踮屣”。踮屣是穿着无根小鞋,垫着脚尖跳的舞蹈,类似于西方的芭蕾舞。杨善群说,《汉书·地理志》中曾说:“蹑跟为踮”。唐代训诂学家颜师古对这句话的注解是:“屣,谓小履无跟者也;踮,谓轻蹑之也。”

按照杨善群先生的说法,所谓“邯郸学步”,应该是这个寿陵少年去学舞步,没有学会的意思。

又有一位叫张港的作家,2016年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上发表了一篇叫做《邯郸学什么步》的文章,他认为,邯郸学步,应该是这个寿陵少年去邯郸学“礼仪”。

那么,这些解释有没有道理呢?

其实,邯郸学步是庄子写的一个寓言故事。这个寓言故事未必是真的。庄子是一个奇才,他天马行空的思想和奇诡瑰丽的想象力,让他在他的著述里写了很多这样的故事。这些故事,就算是取自真人,真地,也不一定是真有其事。庄子顺手拈来,主要要说明一些道理。

(庄子画像)

不过,作为大思想家的庄子,虽然是顺手拈来,但他所选择的人物、地点及事件也都不是随便选的。比如“邯郸学步”,为什么是去邯郸学,而不是去其他地方学呢?是不是说明,邯郸这个地方,确实有很多东西值得学习呢?

事实上也是如此,邯郸确实有很多值得学习的。

一是赵国邯郸的军事。东方六国,赵国是唯一对军事进行了彻底改革的国家。受传统战争的影响,东方六国还主要使用战车,穿宽衣大袖,摆方阵进行正面攻击。赵国首先实施胡服骑射,使用战马,穿胡服,进行机动作战。这确实值得东方国家学习。

二是赵国邯郸的政治。“将相和”的故事,就出在赵国都城邯郸。“将相和”所体现的是一种和谐政治,这有别于权力政治和宗派政治。权力政治和宗派政治太普遍了,而“将相和”难得一遇。正因为难得一遇,因此所起的榜样作用,以及由此带来的清明风气,让赵国的政治成为样板,也吸引了各国的学习。

(赵国都城邯郸,复原建筑)

三是赵国的文化。很显然,这里的邯郸学步,不管是学“走路”,还是学“舞步”,或者是学“礼仪”,都是一种文化。有一个问题,当周朝走到战国时期的时候,谁代表着周朝文化的中心。在春秋时期,很显然是鲁国和晋国。后来鲁国和晋国都消失了,从晋国分裂出来的赵国,也就成了文化中心之一。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邯郸说:“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蹴鞠……”曹植在他的诗歌《名都篇》中写当时的邯郸人:“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这些都表明,邯郸是一个非常繁华发达的大都市。

不仅繁华,当然人的言行举止,也让人羡慕。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邯郸的男人:“相聚游戏,悲歌慷慨”,也就是说,是一些慷慨悲歌的人物,英雄豪气,让人羡慕。而邯郸的女子:“赵地女子弹弦踮骊”(《汉书·地理志》)“女子则鼓鸣瑟踮屣游媚贵富”( 《史记·货殖列传》)其曼妙的舞姿和仪态大方的动作,也让人好生羡慕。

所以说,不管寿陵少年学什么,都说明赵国邯郸是值得学习的。

有人可能会说,赵国那么值得学习,为什么却被秦国给灭了呢?原因虽然很复杂,但是要知道,灭六国的秦始皇,其母亲赵姬,原本就是邯郸会跳“踮屣”的女子。


张生全精彩历史

邯郸是成语之乡,据统计与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有1584个。其中成语邯郸学步出自《庄子•秋水》中的一个故事,现在邯郸学步的成语故事有了两种版本释说,不单一是指我们课本上学到的“一男子学邯郸人走路,把自己原先怎么走路给忘了,只能爬着回家”的讽刺故事版本。它的另一个版本是励志的,学的不是走路而是跳舞,比这个更有意义。

邯郸学步第一个版本:学走路

最初我们大家所熟知的邯郸学步的成语就是说的,燕国男子听说邯郸人走路很是潇洒漂亮,于是决定去邯郸学习人家怎么走路。来到邯郸确实感觉邯郸人很是自信潇洒,每个人走路都很好看,看的是眼花了缭乱,应不接暇。一会跟着儿童学调皮的走路方式,一会跟着成年男人学风流倜傥式的走路,一会学女子婉转多姿的走路,东学一下西练一点,最后落得啥也没有学会,反倒把自己原来怎么走路的方式也忘了,变成了不会走路了,只好爬着回家了。要知道那会燕赵虽然相邻,但是当时的条件,不要说爬着回家了,走着也得很多天才能回去,所以说这是个故事,告诫我们不要一味的去模范别人,最后把自己优点都忘记了,变成了不伦不类。

邯郸学步第二个版本:学跳舞

在古邯郸流传着一种叫做“踮屐”的舞步很是闻名,这个舞蹈是穿着一种无跟小鞋,而轻轻踮起脚跟,用脚尖舞蹈,犹如西洋的芭蕾舞。燕国一个少年来邯郸学习这种舞蹈,很是刻苦,领悟的很快。在一次独自练舞的时候不小心把一条腿给摔伤了,只能匍匐行走。但是少年不愿意半途而废,下定决心就是用一条腿也要学会舞蹈“踮屐”。他学习舞蹈的决心感动了邯郸一位舞蹈大家,帮助他请来名医,医治好受伤的腿,并亲自教他舞蹈,最终学有所成。这个版本激励大家为了目标,坚定不移,克服艰难险阻也要去实现心中的理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