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號碼註銷後會消失嗎?當心滋生新風險

手機號碼註銷後會消失嗎?當心滋生新風險

上海市委政法委、上海報業集團聯合出品。聚焦法治熱點,關注法治人群,傳播法治精神。

很多人會有疑問:註銷的手機號碼就消失了嗎?答案是否定的。

手機號碼註銷後會消失嗎?當心滋生新風險

由於新號碼數量不足,一些註銷的手機號在經過一段“冷凍期”後會被再次出售。

於是,各種意想不到的煩惱隨之而來:接到莫名其妙的電話和短信,無法註冊手機應用賬號,原號主若未解綁社交軟件、銀行卡,很可能個人隱私遭洩露、資金被盜刷……“舊號碼”極易滋生“新風險”。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這恐怕就得從這些號碼此前的使用記錄來解釋了。

如今,手機號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成為網絡時代的個人身份證明。手機號碼雖然能被註銷,但這些號碼此前在網上的使用痕跡,卻不能被同時清除。

從道理上講,二手號碼的尷尬,不應該由消費者埋單。相關法律法規早已規定,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在用戶終止使用互聯網信息服務後,應當為用戶提供註銷服務。但大多數手機應用開發商或擔心用戶流失,或憂慮流量下降,所以對賬戶註銷視而不見。

刪除、變更個人信息是信息安全的重要一環,個人信息的管理與處置不能處於真空狀態。一來消費者的安全意識要增強,註銷手機號前及時解綁賬戶;二來運營商在出售二手號碼時應履行告知義務,提醒號碼屬性及可能存在的風險;而對於手機應用開發商而言,借鑑“冷凍期”的辦法不失為一種選擇,超期登錄需二次核驗,同時積極承擔註銷責任。

從更深層考慮,構建信息共享機制有助於修補二手號碼的系統漏洞。手機號一旦回收,運營商、應用開發商、金融機構即可共享信息,並按規範將其從應用系統中註銷。

保護個人信息安全已成為互聯網時代的底線要求。事實證明,唯有真正為用戶考慮,才能贏得更多彼此信任的空間,這應當成為互聯網時代的行為準則和商業自覺。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