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双警,比翼齐飞共铸警魂

最美双警,比翼齐飞共铸警魂

在辽宁省本溪市,广为流传一个以警为荣、爱岗如家的“最美双警”家庭的动人故事,事迹的主人公是辽宁省本溪市公安局社区警务支队户政管理大队长于泓和本溪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高速一大队民警李东浇夫妻。

扎根岗位,善于担当

有人说,选择了警察这份职业,就意味着需要承担一份更重的责任。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作为双警家庭于泓、李东浇夫妻总是能够互相鼓励,相互支持,努力在工作上有所作为,善于担当,对得起头顶上那枚闪闪的警徽。于泓所在的户政管理大队既是全市公安机关户口办理的业务指导部门,又是全市疑难户口、重点户口的审核部门,每天都要接待大量群众咨询和户口审批工作。由于于泓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处理疑难问题有招法,大家都称她是上级政策、业务知识的“活字典”。多年来,于泓在户政管理中总结了“日清、月结、季核、年总” 的工作法,经她办理的户口手续准确率达到了100%。李东浇所在的高速一大队,担负着丹阜高速、本辽辽公路部分路段的交通秩序维护、管理以及事故现场处置等工作。从事交警工作二十余年的经历,使他成为了队里的业务骨干,虽然肺部患有疾病,可他仍然坚持每天巡逻,特别是遇到雨雪天气时,湿滑的路面往往会带来许多不可预测的危险,可越是这样,他越是主动请缨参与巡逻。他常对人说,正是因为自己的身体不好,才应该抓住时机多做一些工作,况且自己工作经验相对多一些,处理险情事故能更快速、安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因夫妻二人工作业绩突出、群众满意度高,曾双双荣获本溪市雷锋奖章。

最美双警,比翼齐飞共铸警魂

互敬互爱,相濡以沫

最美双警,比翼齐飞共铸警魂

呵护老人,共克时艰

“百善孝为先”在这个家庭体现得最为充分。夫妻二人始终把双方老人的生活起居、感情慰抚摆在家庭最重要的位置,让他们安享晚年。现实生活中,婆媳关系似乎始终是家庭生活中的棘手难题,可结婚二十五年来,于泓却从来没有和婆婆红过脸。2015年,公公因为肺部出现病症先后五次住院,于泓总是在第一时间为公公送去可口的饭菜和营养品,并帮婆婆洗洗涮涮,陪老人聊天,直到公公康复出院。于泓的孝心,感动着公婆,这也是婆婆一直不叫儿媳而叫“女儿”的原因。正如于泓说的那样:“将心比心,才能心心相印”。

最让这个家庭难以忘怀的应该是2010年。那一年,女儿李玥明正值高考,夫妻二人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女儿的高考上。也是在这一年,于泓年迈的母亲查出患有直肠癌。为母亲按摩、擦身、清理口腔,为女儿做早餐、夜宵、接晚自习……夫妻二人分担任务,每天早起晚睡,悉心照顾术后的母亲和冲刺高考的女儿。在她和丈夫的精心照料和共同努力下,母亲走出了重症监护室,女儿也顺利地考取了重点大学。也是在这一年,夫妻二人双双获得了本溪市公安局“首届二十佳爱民警察”荣誉称号。

言传身教,润物无声

在子女的教育上,夫妻二人坚持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引导,特别是在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上,夫妻二人每年都会坚持带孩子去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重温历史,让孩子从小就心怀社会责任感,做一个知难而进、奋发向上的人。面对孩子成长的烦恼,夫妻二人也总是能用最和谐、恰当的方式引导孩子。初中期间,女儿李玥明也遇到了青春期女孩几乎都会遇到的早恋问题。对女儿的早恋,夫妻二人并没有责备和大发雷霆,而是由母亲于泓出面和女儿交心,并以书信的方式进行交流,每次字斟句酌的真情开导下面,于泓的落款总是:你的好朋友妈妈!就是在这样一点一滴的呵护中,在一字一句的教诲下,李玥明重新确立了自己的恋爱观和人生观,并最终以优异成绩考入了理想高中,并经过三年的努力,拿到了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那一刻,李玥明抱着于泓说:“妈妈,谢谢你,没有你,就不可能有我的今天。”做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做孩子信任的朋友妈妈,在宠爱与溺爱让大多数家长迷失教育方向的时候,于泓和李东浇身体力行作出了榜样。

善待邻里,乐于助人

生活中的于泓夫妇总是能够多为别人着想,用自己满满的正能量感染着身边人。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李嫂两口子,为人好,热心肠”。这是邻居对这一家人的客观评价。左右邻居谁家有啥事,于泓要是知道了,总会主动伸出温暖之手。于泓所在的单元一共有三户人家,另外两户都是年轻夫妇。一对对小夫妻出双入对,恩爱有加,于泓看着高兴。但是日子久了,年轻夫妻难免为了锅碗瓢盆和绳麻瓦灶等琐事拌嘴,轻则吵嚷几句,摔东砸西,重则一方大打出手,一方离家出走。遇到这样的事,恐怕大多数人都会以“清官难断家务事”的心理避之远远,可身为警察的于泓,天生一副热心肠,总是以老大姐和过来人的身份,在关键时刻充当“灭火器”和“和事佬”的角色,给产生矛盾的夫妻讲一些夫妻相处之道。每到年节,于泓也会把做好的时令食品送给他们品尝,以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

扶危济困,雪中送炭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个善良、博爱的家庭总是愿意把幸福分享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每到重大传统节日,一家三口都会带上礼品送到福利院、孤寡老人、老红军的手中。1995年,由于工作关系,李东浇了解到,张其寨居民刘洪礼因为一起交通事故腰椎受到重创,无法进行重体力劳动,其女儿刘芳虽然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但却因为家境困难而濒临辍学。于泓和李东浇得知情况后决定尽己所能帮助无亲无故的刘洪礼一家渡过难关。无论于泓和李东浇的工作如何变动,二人始终牵挂着刘洪礼一家,帮助刘洪礼盖起脱贫致富的大棚,帮助他的女儿刘芳找到了合适工作,儿子刘强大学毕业也如愿签约到广西宁夏煤业集团……21年的帮扶,开启了刘洪礼一家对美好未来的希望。“李叔、李婶是我们家走向希望幸福的铺路石。”这是姐弟俩发自肺腑的感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