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5年行|时代新机遇带来家庭新生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蔚然成风,家庭文明建设蓬勃开展,万千家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美好新生态。家庭作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基础最亲和的阵地,每个家庭都弘扬好家风,饱满正能量,社会风气才能风清气正。

砥砺5年行|时代新机遇带来家庭新生态

家风成为精神文明新热点

家风,这几年成为热词。全国各级各地妇联广泛深入地开展家庭文明建设活动,发挥女性在家庭建设和家风传承中的独特作用,以各种创新实践,赋予中国家风以时代新注解,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

妇联以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为载体,推“最美”,晒家风、亮家训,成为参与最广泛、形式最活跃、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家庭文明建设活动。三年多来,已有3.3亿人次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参与了寻找活动,先后推选出266万户各级“最美家庭”。全国妇联宣传部、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中国妇女杂志社联合开展的《中国好家风万户城乡家庭大型调查》,显示出人们对当代“中国好家风”和“最美家庭”内涵的新认知。

调查分析了2015年当选的100个全国“最美家庭”的特征,排在前三位的家庭类型依次是:“热心公益和慈善事业的家庭”、“夫妻事业有成互敬互助携手向前的家庭”、“患难中对亲人不离不弃的家庭”。同时,调查结果显示广大女性喜欢和推崇的家庭,排在前三位的是:“积极向上,快乐和谐的家庭”、“夫妻和睦,相亲相爱的家庭”、“尊老爱幼,民主平等的家庭”。由此可以看到,今天的女性更加注重家庭自身的幸福、和谐、快乐。

随着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常态化的持续深入推进,零门槛的参评吸引了越来越多全国各地不同特色的家庭,最美的标准越来越多样,最美的半径越来越大,更多让平常日子“出彩”的普通家庭,成为身边的“最美家庭”,广大家庭可学习和分享他们的家庭建设之道。

《中国好家风万户城乡家庭大型调查》定义了“中国好家风”。被调查者心目中的当代好家风,首选“赡养老人,孝敬长辈”,赞同“夫妻和睦,互敬互爱”的紧随其后;第三是“勤俭持家,节能环保”。可见孝道已经融进中国人的精神深处,也成为广大女性的行为自律准则。

谁是传承家风的灵魂人物呢? 87.0%的被调查者认为,在家风传承中母亲的作用最大。进而在2016年开展的《好母亲传承好家风调查》中,九成以上的被调查者赞同“妈妈自身的素质和健康幸福,直接影响家风传承和孩子的健康成长”;“妈妈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具有独特作用”。

2016年母亲节,本刊推出了《有一种家风叫母亲制造》大型专题,身为母亲的女人讲述自己母亲的学识风范、精神信仰、处世风格、善良品质、生活艺术是如何影响她们,并成为一个家庭生生不息的精神脉络。

著名钢琴家茅以惠,中国桥梁专家茅以升的孙女。她说从小妈妈并没有刻意教她弹琴,但天天看妈妈坐在钢琴旁,耳濡目染的她不由地就会期待自己也可以像妈妈一样。妈妈教会的不仅是弹钢琴的技法,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因为音乐,妈妈认识了作为音乐家的爸爸;因为钢琴,茅以惠认识了自己的丈夫。当全家聚会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有的拉二胡,弹吉他,还有架子鼓,小提琴大提琴加钢琴,一家人随时开起音乐会。这样的家庭氛围,是妈妈潜移默化的塑造,这样的家庭快乐,是妈妈留下的礼物。

对于大多数平常家庭,母亲不一定有多高的学识风范,但美好、郑重、幸福地生活,却是可以做到的。河南的晓花记忆里母亲的日常生活简单随意,过节却极其认真。比如菜篮里多了几把苇叶或一束艾草,那是端午节临近了,快要吃到清香美味的粽子了;饭桌上放上一袋麻糖,那一定是腊月二十三用来糊灶王爷嘴的,当然最后糊住的是她们姐妹的嘴。这些讲究让生活变得有趣,母亲说,她的母亲当年就是这样过生活的。

那些因隆重而在平常日子中凸显的节日,变成每个家庭成员对于家的深刻记忆。如今父母已年逾古稀,女儿们仍延续着母亲的过节习惯。那些从家族深处绵延而来的传说带着长辈深深的爱护佑子孙们,也丰富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命体验。

砥砺5年行|时代新机遇带来家庭新生态

创业增添家庭新动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一时间“创业”成为时代热词。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互联网+”的经济形态给女性创业提供了广阔空间,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2015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女性发展》白皮书中介绍,在互联网领域的创业者中女性占55%。

2017年全球女性创业者大会上,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说,“下辈子想当女人,生两个孩子,创办两个好公司。”因为“男人会把公司越做越大,女人会把公司越做越好。”“女性考虑的是家庭和别人,男性都考虑自己。”“以前很多女性的梦想就是嫁个好男人,有个好孩子,但现在很多女性的梦想是推动世界。”

中国女性创业承载的不只是自己的梦想,还希望给家庭创出一片新天地。“男耕女织”,“双职工”,“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这些表述已经难以概括当下多元的家庭形态。在创业热潮下,越来越多的成长型夫妻,为了共同的梦想、为了向往的生活方式,选择携手共建一个幸福共同体,成为创业夫妻档、亲密合伙人。他们不仅启动了共同的事业,也创造了家庭的新生态。

东北人三川和山东人二莲,两个85后,2014年夏天回老家办婚礼之后,就直奔长白山,正式创立了“三川二莲”——一个专注长白山地域的“手选情感农品”品牌。

创业,为三川二莲这样刚刚组建家庭的年轻人创造了一个事业和爱情同行的机会,也为新妈妈们实现一种新兴的家庭共享环境提供了可能。一些职业女性当妈妈后,通过创业的方式,离开朝九晚五的职场,但依然保有自己的经济独立,又能给予年幼的孩子以最多陪伴。这类创业通常有一个共通点,就是为了孩子而创“亲子”业。

曾被称为广告女王的奥美互动中国区总裁陈蓉,从学霸到外企高管,在很多人眼里,她足够优秀,收入也足够丰厚。但有了两个孩子后,她发现这份有成就感的工作,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是硬伤。尤其在一次全家长途出游后,她发现亲子互动和密切陪伴让女儿性格变得开朗,这让她下定决心辞职,因为她需要实现妈妈角色带来的新兴趣新梦想,也需要自己创业带来的相对灵活的自主性。

她创立了 “天使和坚果派”,主打自然教育、科学与创新、艺术、文化与历史四大领域。大部分课程是陈蓉亲自开发,针对小学阶段的儿童。从巴厘岛到阳朔,从非洲大草原到巴黎大都会,培训课堂开到世界各地,这样的创业满足了孩子教育和妈妈立业的双赢。

“小而美”一般用来指女性创业者们创立的小微企业,很多女性因为做了“小而美”的电商而改变了家庭生活方式。耳尔是出版社的市场运营总监,后来转型成了全职妈妈兼微店店主。孩子在家时,她是那个陪伴在他身旁的妈妈。在他上学和睡觉后,妈妈就又变成了老板,设计广告语订货销售算账……不用去坐班,每天送完孩子回到家里,打开电脑,动动手指,就有订单上门,要去接送孩子时,电脑一关,暂时不接订单。生活,因为自主而自在,小而美的不仅是事业,也是日子。

陈蓉和耳尔是为了家庭、孩子而创业,陕西渭南杨育英的“家庭农场”则是创业带富了一大家子人。

五年前,杨育英的父亲打电话让她从北京回渭南市临渭区下邽镇的老家,帮忙摘红提,临渭区是葡萄的优生区,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葡萄。等她回到老家到地里一看,葡萄地遭了涝,膝盖深的水,葡萄都在水里泡着,父母辛苦打理了半年的葡萄打水漂了。她想自己就是做温室的,自家种的葡萄却因为没有温室大棚遭了天灾,于是萌发了自己干的想法,离开生活了20年的北京回乡创业。当地领导对设施农业很看好,帮她流转了50亩地,葡萄农场在数月后就显雏形了。

家庭农场的政策要求是以家庭为单位,于是丈夫、孩子被她从北京召唤来了,加上父母和弟弟弟媳,全家一起经营这个家庭农场。离家多年,能和父母兄弟团聚还能全家致富,两全其美。他们的裕美葡萄家庭农场现有联栋温室35座、日光大棚12座,园区面积发展到500亩,还有一个葡萄酒加工厂。这是杨育英梦想的生活。她说,农村的家庭农场大多是女人在做,一个女人能带富一家人,甚至一方人,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

移动互联创造家人互动新模式

兰州的石晓丛随时随地查看家庭“微”播报,“一家人”群里又有了新动静:西安的堂姐在工作20年后回炉取得硕士学位,在群里直播学位授予典礼;上海的表妹正在韩国出差,发来笑意满满的自拍,快七十岁的二叔约几个小辈自驾去丹东,已经开始了攻略分享……天南地北的亲人们,全微生活再无时空阻隔即时沟通随时“见面”,仿佛就在身边,五年前谁能想到!那时就算你可能早已过上了指尖生活,但是你的父母、亲人仍然在你的社交“网”之外。

当舒家大家庭的第五个宝宝出生,群里直播了宝宝从产房出来的所有动态,不漏过宝宝任何一个表情,感受这个小家伙带给家族薪火相传的希望,祝贺红包在群里炸开了锅……微时代,幸福像红包一样秒传。

昏迷了八天后,大年三十的早上他终于醒了,众亲友紧绷的心终于放下,可以过个安心年了。随后,群里的讨论话题开始围绕“如何进行康复训练,尽快恢复身体机能”展开。大家关注着病人身体的每一点变化,在这种强大的力量支撑下,表姐夫逐渐康复,能对着镜头打招呼了,群里的气氛明显轻快起来,加油打气鼓励声不绝。整整五十天,在群里亲人的陪伴下,他终于出院了。

舒家的“家庭树”随着岁月根深叶茂,“刘家大院”的故事也仍在精彩继续。时代不断以新的方式刷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模式,也激活着家庭的挚爱亲情。

砥砺5年行|时代新机遇带来家庭新生态

全面二孩带来家庭新格局

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三十余年间,独生子女的三口之家成为中国主要家庭模式。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的重大战略决策,一政激起千家浪,从生活方式到养育方式,从家庭分工到关系调整,从妈妈的职场转型到爸爸的角色转变,家庭旧格局被一一打破,这个变局该怎么解?是死抱着原来的生活方式,被变化拖得焦头烂额,还是坦然接受变化,主动应对找到新的平衡?

安徽省芜湖市的殷雄洁和老公都生于80年代初,属于计划生育的第一批“独一代”,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孤独一直伴随。他们早在结婚之初就达成共识,要生两个孩子,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让两个孩子相依相伴。

越来越多的二宝妈妈选择工作和育儿兼顾,这不是兼得的贪心,而是必胜的信心。和伴侣共同分担养育俩娃的经济压力,人生成长也与时俱进,对俩宝和整个家庭都是正能量。不管做全职妈妈,还是努力让家庭事业两不误,最关键的就是从心里认可自己的选择是最好的,因此遇到问题,学会用智慧去化解。

北京的徐春茹和老公白手起家,创建了一家旅游公司。有了二宝后,她不能因为孩子的到来停滞公司的发展,也不能因为忙于事业而耽误了宝宝的养育,于是求助公婆。为了缓解两位老人的负担,又请了一个阿姨,三口之家变成了七口之家。

人口骤增,如何让一家人有序地生活成了考验她的难题。她把管理公司的经验用到了家庭上: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不轻易越界。二老负责照料两个女儿的营养配餐、生活起居,她和老公则负责孩子的教育。当孩子们犯了错,挨批评时,公公婆婆一般都会回到自己屋里去,免得忍不住要袒护。而在公婆分管的事情上,他们也尽量不干预。阿姨虽然不在家里住,但全家也把她当作家人看待,而阿姨照料孩子也像家人般尽心尽力。偌大的家庭,并没有因为人多而琐碎无章。相反大家都守好自己的“位”,各司其职,有序地生活在一起。

二孩政策带来的不仅仅是小家庭的格局变化,也呼唤着家庭友好型社会的到来,政府能在教育、税收、医疗和就业方面出台配套措施,让有二孩意愿的家庭生得起,养得起,让二孩妈妈们得到社会的友好支持。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