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朗迪:牛板金三年来的首秀

在此次朗迪美国峰会上,浙江金融科技企业牛板金也随母公司佐助控股共同亮相,主推面向小微企业、有数据支撑的产业金融发展经验。

“一个企业的发展和文化的形成需要沉淀。佐助控股由牛板金演变而来的,整个公司已经发展了三年,如今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文化积淀,所以我们想通过朗迪峰会这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展会,来把我们团队沉淀三年的想法和理念传播出去。我们这个新金融价值观就是‘己欲利而利人’。”佐助控股总裁兼牛板金CEO王旭航表示。

直击朗迪:牛板金三年来的首秀

据王旭航介绍,这一口号由孔子名言“己欲立而立人”脱胎而来,强调金融为经济赋能,参与各方均能获得可持续的发展,也体现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与现代金融科技行业的结合。

王旭航进一步阐释到,这一价值观体现了“本”和“术”的关系:“本”是从客户需求出发,为客户创造价值“术”是使用一切手段把企业做好。佐助重本,一切行为,要看是否为客户、为社会、为行业创造价值,所以要做利人之事,反过来推动企业发展。如果不是抱着这样的初心,很容易路就走偏。

在遵循这一准则之下,佐助控股旗下各平台均将合规、普惠、可持续发展作为开展业务的基本条件。除了积极配合监管部门要求的各项合规动作,在具体业务中也将社会效应作为重要考量。如牛板金的教育分期业务,即是以需要技能培训的年轻人作为服务对象。在这个服务过程中,基于培训机构的SAAS大数据作为支撑,借款人需求明确,资金去向透明,具有社会效应,参与各方互利共赢。

直击朗迪:牛板金三年来的首秀

直击朗迪:牛板金三年来的首秀

关于备案,他们自然也在“进行中”。

王旭航透露,浙江省早在去年6月就对全省范围内的平台进行摸底,牛板金在去年7月拿到了浙江省内首批整改通知书,目前正完全按照金融办的要求进行整改。

就在峰会期间,多家媒体爆出消息,互联网金融平台备案很可能延期,时间或为一年。对此,行业反应喜忧参半,有人担心备案再度延期会影响投资人信心,也有从业者庆幸整改的宽限期更长了。

直击朗迪:牛板金三年来的首秀

对此,佐助控股副总裁、牛板金联合创始人厉晗赟在峰会间隙接受采访时表示,平台不应该因为备案延期就放松自我要求,甚至存在侥幸心理,相反更应加快合规改造的步伐。

厉晗赟分析说,如果消息属实,监管部门延长整改期的主要原因,应该是考虑到涉及企业和投资人众多,不愿意在各项相关工作尚未完成的情况下贸然公示备案,以避免造成恐慌情绪。对此,作为从业人员当然是欢迎的。

但是另一方面,整改期延长并不代表存在问题的平台可以拖。事实上,从824文件下发至今已有20个月,对真心做合规的平台来说,已经有充裕的时间去解决问题,尤其是监管明令禁止的几条红线。从目前的风声来看,监管很有可能采取“合规一家、验收一家、备案一家”的形式来操作,如果不积极改造问题,现在想着钻空子,很有可能被挡在备案大门之外。

厉晗赟同时透露,无论备案是否延后,佐助控股旗下的牛板金均将在本月按计划完成合规改造。

直击朗迪:牛板金三年来的首秀

在表态拥护监管的同时,厉晗赟也提出了一些对于监管的思考。他认为,“目前监管中依然存在着政策不明晰、多头管理的情况。之前,曾经出现过ICP许可和备案孰先孰后的问题,而这样的现象至今也没有完全解决”。

直击朗迪:牛板金三年来的首秀

厉晗赟举例说,近期多家平台都遇上了在苹果的IOS系统中无法更新APP的问题。苹果方面的解释是,按相关部门要求,作为类金融机构,需要互联网金融平台有相应的资质证明才准许其更新APP;但是,如果APP内不完善相应功能,例如信息披露等,平台又不可能通过备案,这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

再比如对个体工商户作为借款人的额度问题。目前国家的相关法规将个体工商户作为个人来看待,但当时立法的本意是减少个体户的经营成本。从实际操作中看,大部分银行是将个体工商户作为小规模企业来授信的。“那么对于互联网金融来说,是不是也可以将个体工商户作为企业来看待,提升其借款额度,从而达到鼓励创业创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目的呢?”厉晗赟说。

直击朗迪:牛板金三年来的首秀

另外,在朗迪美国峰会,一个逃不掉的话题是中美两国金融科技发展的比较。对此,厉晗赟认为,目前两国的发展各有千秋,但从长远来看看,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前景要优于美国。

直击朗迪:牛板金三年来的首秀

厉晗赟认为,美国已经形成成熟的金融和信用体系,传统金融业服务覆盖广,监管体系较为成熟,信用违约成本很高。而中国没有信用体系基础,监管相对滞后,但创新需求旺盛,倒逼监管完善,同时也有着巨大的人口和市场红利。

厉晗赟以此次峰会上他和lending club相关负责人交流为例,说:“我问lending club怎么做风控?他们的回答是,借款不直接发放给借款人,而是发放给他的上下游。例如贷款买车,就直接把钱打给经销商。其实这种类似供应链金融的受托支付模式在中国已经做的很成熟了,但银行可以做,消费金融公司可以做,就是互联网金融平台不能做,因为互联网金融平台只是信息中介。”

因此,厉晗赟呼吁,监管在规范的同时,也能给行业留下创新的空间,在两者间达到平衡。中国还有数以亿计的民众未曾享受到金融服务,如果能合理地开发这块的潜在需求,通过金融科技的工具提供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不仅能实现普惠金融,更能促进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繁荣稳定。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