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越來越“自私”?誰病得不輕?

“行動和價值觀不一致,善於表演,對人對事有很強的目的性,對體制流程瞭如指掌,做出的很多事情看上去是為公,實則為私”,

我們身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世俗、老道、自私,一邊追求物質生活享受,一邊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只是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他們的智商和情商都很高,能對自己進行較好的偽裝。這些人被稱為“精緻利己主義者”。

大學生越來越“自私”?誰病得不輕?

早前,某知名985高校一碩士研究生在社交媒體發表言論,對國人百般譏諷、詆譭、侮辱,後來發現她在現實生活中卻是一個“頗有愛國意識”,對國家“忠心不二”,對百姓“關愛有加”,全身散發著“正能量、積極的社會價值觀”。更為可笑的是,她竟然已經被保送讀博。一個學習能力強的大學生,同時也是高等教育體制的“受益者”,卻表裡不一。一方面她對自己進行精心裝扮,把自己想說的話想做的事深藏在心底,在眾人面前的表現與內心完全不同,因為她清楚的知道自己真正的想法和做法會被人們鄙棄,所以一直不停的表演,實現自己獲利的最大化,是典型的利己主義者;另一方面她接受了多年的高等教育,竟然沒有建立正確的價值觀,看到社會上一些不好的東西就聯想到“國人素質”,然後放大到所有人,看不到自己國家的發展,只看到社會的陰暗,卻對某些國家則表現出極度羨慕,差點就沒說出自己想成為那個國家的人。

大學生越來越“自私”?誰病得不輕?

北大中文系錢教授曾公開表示“我們的一些大學,包括北京大學,正在培養一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認為這些“精緻利己”的大學生非常善於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圓滑世故,會配合、會演戲,很難被人們識別。若這些人走上重要崗位,會對社會產生很大危害。

錢教授所說所言,反映出一種社會現實:確實有部分高校,包括名校,已經成為“精緻利己主義者”的搖籃;也確實有部分大學生在高校學習的這幾年裡,一步步走上“精緻利己”之路。

按理說,大學生應該有高遠的志向、堅定的信念、遠大的理想、豐富的學識,是社會進步的基石。他們滿腔熱血、積極創新、勇於實踐,既自尊自愛、弘揚正氣,又明禮修身、豁達向上。古有“天下為公”,今有“復興中華”,家國情懷讓大學生成為一群富有責任感的社會建設者和歷史創造者。正因如此,一些人對崇尚“精緻利己”和已經成為“精緻利己主義者”的大學生很有看法,他們認為這些大學生“丟了靈魂、失了氣節”,他們也擔憂,一旦高校盛行“精緻利己”、大學生變得越來越自私,社會將會越來越“小氣”,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將越來越深,阻礙社會發展的力量也會越來越大。所以,高校不應該也決不能成為培養“精緻利己主義者”的搖籃。

大學生越來越“自私”?誰病得不輕?

是什麼讓這些大學生“失了氣節”?因為他們自小開始就在接受“利己教育”。家長告訴孩子“考試第一,就有獎勵;學習是為了考好大學、找好工作、過好日子”;中小學老師告訴學生“好好學習,考上好大學生,你就可以得到你想得到的”。到了大學,高校老師會告訴學生“把專業知識學紮實了,才有可能進入好單位,謀個好職位”,大家都在教學生們“如何為自己好好活著”。還有一些高校教師會用實際行動來踐行“什麼是精緻利己”,他們熱衷課題申報,教學不用心,上課就是讀讀PPT;他們表現出對學生學術成長的極度關心,實則希望學生成為他們免費的義務工。那些能帶來實際利益的事情,他們搶著做,表面上卻裝出一副對此不屑的樣子。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慢慢成為“利己主義者”實屬正常。

大學生越來越“自私”?誰病得不輕?

當然,這一切不能全怪高校和大學生!我們的社會又是怎樣的呢?人們評判一個人成功的標準不是為社會做了多少貢獻,而是掙了多少錢;一些單位或個人為牟利做了很多無下限的事情,卻很少被人指責;一些收入不高的人守著理想卻被很多人認為是“自視清高”;一些人用自己微薄的力量為社會創造點滴價值,一邊守護著內心的善,一邊努力呵護社會的正,卻被不少人恥笑在做“無聊、無趣且沒有價值的事情”。認真教書的先生被人瞧不起,因為他們既窮又沒地位;敢說真話的人被人們稱為傻子;踏實幹事的人長期得不到提拔重用;老實做生意的商人賺不了錢。而善於鑽營的人在事業上順風順水;“毫無底線”的公司成長得更快、走得更遠。

誠信危機、道德困惑充斥在我們周圍,很多人都在那個精心設計的面具下生活。這些“精緻利己”的現實土壤長期存在並有擴大趨勢,大學生們怎能不受影響?

若說“精緻利己”是一種病,到底誰病得不輕?借用某大學生的一句話“我精緻利己,只因我在適應這個社會”,確實如此,畢竟選擇“精緻利己”,成為一個自私的人,不僅可以遊刃有餘的混跡於社會,還能讓自己得到更多想要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