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本是一个温馨的居所,怎奈却变成了几代人的努力

一个同事开玩笑说:十年前我相信了房价不会上涨,五年前我相信了房价不涨还会跌,今年打死我都不会相信他们的话了。

房是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我的家是四线城市,月工资5000,房价从去年7月份以来一直疯狂涨,从八千炒到一万四了,太可怕了!这是怎么了?!已经盖好的房子。成本已经是事实,为什么说涨就涨,还翻番的涨,工资也没有相应的上涨,为什么?

房子本是一个温馨的居所,怎奈却变成了几代人的努力

房价上涨极速拉大了贫富差距,导致了大部分人省吃俭用购买房子,特别是教育和房产挂钩后,只能购买房子,不可能再去其他消费。而多套房产拥有者进行消费升级,消费也不留在国内,谈何扩大消费内需。当楼下卖瓜子的太婆都在讨论房子的时候,值得警惕了!我想其中最大的原因还是大家对自己手中的票子在这个国家没有安全感!

持续扩大内需,加上美好乡村建设,会不会农民建房给补贴,再搞家电汽车下乡?搞完这些股市就大涨,股市涨完了,接着再涨楼市?

房子本是一个温馨的居所,怎奈却变成了几代人的努力

也有网友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买来的房子价格涨了是你的,租来的房子价格涨了是房东的。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过去十年来,买房的人从没有亏损过,转身改变其社会阶层,而租房的我们,只能默默承受房租上涨的压力!更可恨的是,社区服务部、房东三更半夜敲门,租房毫无自尊感、幸福感!最可悲的是,深圳从2017年开始要缴纳租房相关税费,而且还不低……

房价只所有涨,原因很多。把买房和孩子入学脱钩,还不够,这只是第一步,还应该有第二步,即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公平性,公办教育的教师资源要流动起来,中国公民的子女在任何一个学校接收的教育水平应该是基本上一致的。如果要上更好的学校,去私立的。否则,大家不在好的学区买房,但是依然会去好的学区租房,但学位有限,学校最后还是优先满足有房的子女上学。学位和房子还是没法脱钩。

还有户口问题,租房子是不能落户的,而户口也捆绑着许多公共福利。能不买房吗?还有,必须买房的另一个原因是丈母娘

房子本是一个温馨的居所,怎奈却变成了几代人的努力

把小孩的上学权固定在房子上,而不是教育资源的均衡上,这是最缺德的住房政策!仅仅是因为父母早期没有买房,小孩就要承担不能上学的后果,这样的做法会毁了我们未来!是到了要改变的时候了!

有时候,总是会感慨。不想买房,不得不买房。不买房,户口无处放。即使不在乎户口,以后生了孩子怎么办?无处安放,无法读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