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不總督”葉名琛,晚清帝國的最大替罪羊

一提到葉名琛,熟悉歷史的朋友就會想到第二次鴉片戰爭和他“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策略,從而認定他是清末一個昏庸的高官。實際上,這卻是一個由清政府和侵略者聯手捏造的百年冤案。

“六不總督”葉名琛,晚清帝國的最大替罪羊

葉名琛, 字昆臣, 湖北漢陽人。少年時就“以詩文鳴一時”,不到18歲便考取了貢生。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中進士,歷任山西雁平道、江西鹽道、雲南按察使,湖南、甘肅、廣東布政使。不到40歲時升任廣東巡撫,成為獨當一面的封疆大吏。

但也正是在廣州任職期間,為他留下了千古罵名。

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英國並不滿足於自己所得到的利益,屢次要求清朝修改《南京條約》,以獲取更大的利益。1854年,英國駐華大使、香港總督包令向兩廣總督葉名琛正式提出“修約”的請求,要求准許外國人進入廣州、租地。

遭葉名琛拒絕後,英法美決定同時採取行動,前往北京和清政府直接商談。誰知咸豐皇帝態度強硬。在遭到連續拒絕後,三國代表決定用武力清政府簽訂新的條約。一場前所未有的戰爭正在悄然襲來。

1856年10月8日,“亞羅號”事件爆發。這一天,清水師檢查了海盜船“亞羅號”(此船曾在香港註冊),從船上帶走了12名水手,其中3人是眾所周知的海盜。此事被英國領事巴夏禮得知後,被他加以利用,要求葉名琛馬上釋放水手,並向英國政府道歉。

葉名琛依然採取強硬政策,拒不接受英國侵略者的無理要求。10月21日,英國駐華大使向英軍艦隊下達命令,進攻廣州。至此,兩國處於戰爭狀態,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

“六不總督”葉名琛,晚清帝國的最大替罪羊

為何不戰? 1857年12月12日,英法聯軍大兵壓境,炮艦駛進珠江口,炮口對準廣州城樓,對葉名琛發佈最後通牒,要求其開放廣州。就在英軍攻城之際,廣東的正規軍精銳部隊基本被調走赴江浙作戰,廣東的財力基本已在鎮壓太平軍的戰爭中消耗殆盡。廣州城只有殘餘的團練、鄉勇等1萬名雜牌部隊,葉名琛面臨無兵可派、無險可守、無錢可用的尷尬局面,面對英法兩國的堅船利炮及5600多名士兵,沒有取勝之可能。

但是,面對實力懸殊的強大敵人,戰敗並不等於不戰。比如,在英軍發動攻勢之際, 葉名琛就以重金鼓舞士氣,凡斬英人首級者賞銀元30,務必把英軍“根誅盡滅”。他積極採取襲擾戰的方式,使英軍日夜不得休息,首尾不能相顧。夜晚時,他派遣沙船,滿載炸藥衝擊在岸邊休息的英軍。同時,還派出火筏對英艦進行火攻,使英艦不敢近岸,從而減少了白天中國陸軍所受到的炮火壓制。11月15日,中國水軍還趁大霧垂江,炮轟英國艦隊長達20分鐘。

與此同時,葉名琛還派人突襲香港。1851年1月19日,一隊喬裝的鄉勇突襲了英軍的巡邏隊,殺死1名英軍軍官。這類的突襲行動還很多。身在香港的英國人大為恐慌,一大批人逃到澳門避禍。

為何不守? 1857年,以湘軍為主力的清廷軍隊,正在南京與太平軍苦戰。如果當時這批頗有戰鬥力的部隊擺在廣州前線,即使英法聯軍船堅炮利,畢竟他們兵微將寡,英軍佔領廣州也不會如此輕易。葉名琛不是不守,而是難以守住。

據考證,在英軍攻城之際,葉名琛能夠調動的部隊,只剩下廣州城中那些缺乏訓練的散兵遊勇。即使如此,他也做了一些諸如恢復團練、收復炮臺以及反間諜和諜報工作。他指揮軍民從水陸兩路英勇抗擊,擊退了英軍的多次進攻。何況,當時雙方軍隊裝備的差異,已經大到無法固守的地步。當時廣東清軍的大量裝備均為冷兵器,少數火炮也遠不及英法先進。

可想而知,一批手持冷兵器(或土槍)、缺乏戰鬥經驗的民間武裝,與乘坐現代軍艦、使用艦炮與火槍的侵略者作戰,要保證城池固若金湯是不可能的。

“六不總督”葉名琛,晚清帝國的最大替罪羊

為何不和? 1859年1月5日,由於奸細的出賣,葉名琛被俘虜到停泊在香港的英艦“無畏號”上。被俘前,廣州城已破,他平靜地接受了這個並不出人意料的結局,在衙門都跑空了的情況下,他特意將頂戴花翎戴好,穿上正式的袍服,端坐在大堂之上,等著英國人的到來。

葉名琛被俘後,咸豐皇帝下諭稱,在對英人交涉問題上:“固不可失之太剛;亦不可失之太柔。”如何把握“太剛”“太柔”這個度,歷屆兩廣總督都摔在這道“鋼絲”之下。

在當時,兩國、兩軍的和平,並非操於葉名琛之手。事實上,葉名琛在廣州處理涉外事務時,已看到了影響中外關係的兩大因素:一是西方列強的高壓,二是國內民眾的反抗。為此,他制定的應對策略是:“無事則安民以撫夷,有事則用民以防夷……固不可失之操切,致啟釁端;亦不可過於俯從,有損國體。”他的外交思想得到了清廷的確認。

為何不走? 葉名琛是兩廣總督,身為封疆大臣,守土有責。在強敵的威脅與逼近之下,如果他棄城而逃,這在當時可是死罪。葉名琛並非不知“不走”的危險,在中英決戰前夕,葉名琛即把家眷送出了廣州城。他明知後果危險而“不走”,只能選擇與城池共存亡了。

為何不降? 史料記載,葉名琛“沒有公開地投降敵人”。當時,作為葉名琛同僚的那兩個滿蒙高官——廣東巡撫柏貴、廣州將軍穆克德納,最終投敵,成為英軍控制廣州的傀儡。他們與葉名琛相比,無論“在實質上”還是“在名義上”,有著根本區別。

為何不死? 被俘後葉名琛拒絕了隨員跳海自盡的暗示,並不是苟且偷生。在葉名琛被俘期間,他始終保持了不卑不亢、莊重高貴的風度,這使英國人都不得不敬佩。據《香港紀事報》載,軍艦上所有的軍官都很尊敬他,偶然有人上艦,都向葉脫帽致意,他也欠身脫帽還禮。葉在軍艦上生活了48天后,即被押往印度的加爾各答。

葉名琛把自己的被俘當成是可以晉見英國君主的契機,他在被俘之初不自殺,是要留下一條命,向英國君主闡明中華的和平意願,並藉機去反問英國君主。當他得知這並不可能實現之時,毅然決定絕食。葉名琛絕食8天后病故,“臨終並無別語,只言辜負皇上天恩,死不瞑目”。

“六不總督”葉名琛,晚清帝國的最大替罪羊

葉名琛被英軍俘虜押往印度,多為時人不解。對於這位中國高官如何處理,當時成了英人必須考慮的問題。

1858年1月,駐華公使額爾金給法國駐華公使葛羅寫信道:“他們都說,葉留在廣州會使人心不穩,給重新回覆秩序和信心帶來困難。”“顯然,把他送到海峽殖民地(指今新加坡一帶)去是不行的,因為這些地區大多數居民都是中國人。”

要想圓滿解決如何佔領廣州這個難題,就“必須把葉名琛的名聲搞臭”,於是,英法聯軍開始利用一切機會敗壞葉名琛的名聲。他們之所以把葉名琛關押在遙遠的印度,目的並非僅僅防止其本人的東山再起,主要是為了防範其勢力的橫生枝節。

廣州淪陷後,帝國心臟北京也隨之被侵略者佔領,難逃歷史罪責的清政府卻利用英人制造出來的謠言轉移視聽,將戰敗的責任由皇帝和清廷那裡轉移到葉名琛一個人的身上。

就這樣,在多方心照不宣的推波助瀾下,一個傲慢愚蠢的葉名琛的形象便開始定格在人們的印象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