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文化|《詩經》中的隔水美人

「 學習,是 一 輩 子 的 事 兒 」

中國水文化|《詩經》中的隔水美人

全文約500字,預計閱讀時間2分鐘

引 言

水,是生命之源,亦是文明之源。水,孕育了華夏民族,同時在中華文化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文化因水而源遠流長,水因文化而丰姿多彩。

中國水文化|《詩經》中的隔水美人

《詩經》中的隔水美人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詩經》開篇,便是這首《關雎》,古人將其冠於三百零五篇之首,足見對其評價之高。《關雎》描寫男子對女子的追求過程,以及求之不得的憂思,從而勾畫出一位“求之不得”的隔水美人形象。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詩經·蒹葭》中,同樣有這想要追尋卻道阻且長的隔水美人。

《漢廣》中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遊女,不可求思。

那個隔著漢水,不可追求的遊女。

中國水文化|《詩經》中的隔水美人

美人正是因水而遠,才道阻且長,求之不得。水的存在,讓美人的形象溫婉縹緲,如夢如幻,同時使得詩篇更加靈動細膩。

《詩經》作為中華文化根源之一,對後世影響深遠,美人隔水的意境同樣如此。如宋朝姜特立的《木芙蓉》

美人㛹[pián]娟隔秋江,翠羅織裳楸葉光。

李之儀《卜算子》的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江頭江尾,君我隔絕。詞人假借長江之水,表現出自己同所思之人的距離之遠,同時暗喻自己相思之情的悠長。

· THE END ·

感謝閱讀

來源微公【野生數學】

加入野生靈魂聚集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