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想做一件事之前總會很難擺脫現在的處境?

謝京瀚

我想做一件事,最後無疾而終,歸於現實,重複昨日曾經……

每個人都曾有一個醜小鴨變成白天鵝的夢!脫離現實的泥沼,飛向夢想的藍天!但沒有天鵝的基因,終在現實的大浪下被埋沒。

為什麼想做一件事之前總會很難擺脫現在的處境?

一、想做一件事而未做,它是觀念的;而現在的處境是客觀的!它們之間相互矛盾,然而也對立統一。就好比理想與現實,理想的實現超脫與現實,但它的實現也被現實所掣肘!難道路邊的小商小販沒有一個令人敬仰的夢想嗎?不!他們在生活的泥沼中,在柴米油鹽的壓力下,在現實物質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只好把夢想埋在心底,歸於現實!

二、人的慣性思維。每個人都有慣性思維,習慣性的沿襲之前的思維方式來處理事情,固有的東西是很難打破的,你不知道慣性的力量有多大!說到這裡,讓我想起了我初中班主任,他總是告訴我們:“21天養成一個好的習慣,一件事每天堅持做下去,行成慣性,自然而然,當你去做一件事的時候,會不自覺的向以往那樣要求自己!”好比生活中微不足道的早起,當懶散了一個假期的學生,如果不提前調好生物鐘,沒有提醒,又有多少人能按時起來呢?

三、做事不自信,瞻前顧後,缺乏行動力!在一件事情還沒做的時候,就想到了最壞的結果,一想到壞的結果,就覺得還不如保持現在的模樣!人總覺得簡簡單單最好,改變現在的狀態,總會讓人彷徨,讓人退縮!其實,做事瞻前顧後並不錯,不敢做決定就不對了,當你還在瞻前顧後的時候,你也失去了改變現實的機會!夢想的花兒未開已凋落了!要學會不為外物所擾,正如但丁的《神曲》中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四、缺乏堅持!如果不去做,感覺也沒什麼!這就是大多數人的人性,也叫惰性。如果想做一件事,就去堅持做下去!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馬雲也說過:“今天很殘酷,明天也殘酷,後天才美好”很多時候,做一件事不是不對,而是還沒到收穫果實的時候。當我們在黑夜負重前行,前途未知,也許前幾步就是光明,但是太多太多的人在即將成功的時候放棄了!

不管什麼事情沒有絕對意義上的終點,在過程中你有沒有得到什麼?付出什麼?最後有沒有成功的喜悅,失敗的難過!

如果你不想去做一件事情,總會有無數條件去推脫的藉口!既然做了,就把它做好!


——大話精神,一個專注精神心理疾病的公眾號。

大話精神

第一,因為人心中有一種惰性。總是安於現狀,而不想去改變。內心往往比較掙扎。第二,害怕改變,拒絕改變是人甚至一個民族到後期腐化都會發生的。第三,所以說如果一個人有堅強的意志力,那麼這個人總是勇氣改變,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處境,那這個人的人生必將是精彩的,無疑也是成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