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7分!這些頂尖醫療紀錄片是如何誕生的?

豆瓣9.7分!这些顶尖医疗纪录片是如何诞生的?

那麼,這種紀錄片的誕生土壤是怎樣的呢,這篇文章會給你答案。

豆瓣9.7分!这些顶尖医疗纪录片是如何诞生的?

加上之前攝製的《急診室故事》《人間世》《健康演說家》,上海共推出五部“全國首創”的現象級醫學電視紀實節目,並相繼創造收視率多次同時段全國第一、點擊量數億人次等歷史紀錄。

豆瓣9.7分!这些顶尖医疗纪录片是如何诞生的?豆瓣9.7分!这些顶尖医疗纪录片是如何诞生的?

短短几年間,由一個城市的醫學界和媒體聯合推出五部視角、內容、表達方式都有創新的醫學電視作品,在國內沒有先例。

在多次全國性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充分肯定上海率先用電視紀實手段創新衛生健康傳播方式,稱讚上海用“真實呈現、深度解剖、理性思考、人文關懷”的手法,表現醫者對生命與健康的堅守,激發全社會對醫學、對醫者的尊重、理解與關愛,努力營造尊醫重衛的社會大環境。

這五部力作之所以出自上海,除了本地醫療技術水平等硬實力外,醫學界、傳媒界所獨具的軟實力因素也提供了土壤。

首先,醫界文化基因的改變,引發醫療行業輿論生態的改變。由於醫學專業訓練和臨床實踐等因素,醫務人員傳統上形成說話辦事內斂嚴謹的風格,不善主動和媒體、公眾溝通,加之一些媒體、網站的不實傳播,容易造成誤解、曲解,影響醫務人員的形象與和諧醫患關係的構建。在市衛生行政部門的推動和努力下,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順應時代,改變文化基因,運用融媒體手段,“拉下口罩、拿起話筒”,告訴大家一個不完美卻真實的醫學世界,幫助公眾走出對醫學認知的誤區。

上海市民和患者的素質對此也功不可沒。著名醫學專家顧玉東曾說過,好醫生是病人造就的。任何醫生,給病人開第一刀或獨立做第一次臨床診斷時,難免緊張猶豫,是病人信任的目光和寬容的心態,鼓勵、支持乃至造就醫生的成長。正因為上海市民較高的醫學科普素養和人文素養,辦事講規則,依法維權、理性溝通,使上海醫患關係不斷改善。據第三方測評,病人對上海醫療機構服務滿意度持續走高,上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滿意度連續兩年居全市十大行業之首。

和諧醫媒關係、醫患關係的贏家是全社會。上海醫療服務水平長期全國領先,上海醫改舉措的社會支持度高,上海市民的主要健康指標多年來居世界先進水平,便得益於這種和諧、文明、理性的醫患關係,在相對寬鬆的環境中,醫生敢為病人冒險,醫生更對患者負責。“你若不離不棄,我必生死相依”,好醫生從來都是病人尊重、關愛所激發出的。醫學繁榮昌盛的最終目的是造福患者,服務全人類,而醫學發展的支持力量也正是來自患者、來自全社會。

今年,上海還將推出《人間世》第二季、《解碼中醫地圖》《我的家庭醫生》等一系列醫學紀實節目,在國內享有盛譽的品牌醫學人物欄目《醫道》也將有精彩內容呈現。讓我們翹首以盼,一個醫、媒、患三方良性互動,全社會尊重關愛醫務人員的新時代正向我們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