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年度评价:昆明成冠军,曲靖全省倒数第一!

生态文明年度评价:昆明成冠军,曲靖全省倒数第一!

前言

近日,省统计局、省发改委、省环保厅和省委组织部联合发布了《2016年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全省各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出炉。

此次公布的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是全省首次发布各州市的绿色发展指数。根据相关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工作采取评价和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年度进行评价、五年开展考核,五年考核重在约束,年度评价重在引导。

去年12月,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环保部、中组部等联合公布了2016年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云南省以80.28分绿色发展指数在31个省区市中位列第10位,在西部地区仅次于重庆,位列第2。

此次评价根据《云南省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实施,通过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增长质量、绿色生活等6个方面共52项评价指标进行综合测算,得出绿色发展指数,以此作为评价依据。

云南省的指标体系,在6个方面的计算权重与全国年度评价是一致的。差别在于云南缺少“公众满意程度”方面,不过“公众满意程度”并未参与绿色发展指数,不会影响最终得分。

绿色发展指数

根据《评价结果公报》,昆明以总分83.63排名第一,西双版纳和德宏紧随其后,曲靖、大理和丽江成为绿色发展指数最低的三个州市。

从6个方面的排名来看,昆明有4个方面排名第一,综合第一可以说是实至名归。西双版纳虽然近年来经济增长持续乏力,但是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值得肯定。其他各州市都各有优势和短板,不过曲靖因为多项指标靠后,导致最终得分垫底,成为本次评价中表现最差的地区。

生态文明年度评价:昆明成冠军,曲靖全省倒数第一!

资源利用指数

从6大评价方面来看,资源利用指数所占权重最高,达到29.3%。该指标包含能源消费总量、单位GDP能源消耗、万元GDP用水量、耕地保有量、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等指标。

资源利用指数得分最高的是昆明、临沧和昭通,这三个州市对资源的利用效率最高。排名最后的迪庆和丽江,2016年GDP总量分别位列全省倒数第2和倒数第3。曲靖在资源利用指数方面排名倒数第1,主要是因为其重化工业规模大、能耗大、污染较为严重,这也说明曲靖经济发展方式较为粗放。

环境治理指数

环境治理指数所占权重为16.5%,反映主要污染物、危险废物、生活垃圾和污水的治理以及污染治理投资等情况。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昆明、文山和红河,排名最后的有怒江、临沧和曲靖。

从全国来看,这一指标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较大,云南省在这一指标上的表现较差,排名全国倒数第7。各州市的得分也基本体现了这一规律,不过曲靖是一个例外,其在环境治理上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有待提高,说明曲靖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牺牲了环境,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和治理。

环境质量指数

环境质量指数所占权重仅次于资源利用指数,为19.3%,主要反映一个地区大气、水、土壤的环境质量状况,包括常见的空气质量、PM2.5浓度、地表水质,化肥农药使用量等,全省各州市的这一指数得分普遍较高。

该指数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较大,经济较为落后的怒江、迪庆和文山排名靠前,得分均超过95。排名最后的红河、大理和昆明是全省经济发展水平较为靠前的州市,2016年GDP总量分别位列全省第3、第5和第1位。

由此来看,省里也发现昆明时不时会出现雾霾的问题了。

生态文明年度评价:昆明成冠军,曲靖全省倒数第一!

红河土壤污染

生态保护指数

生态保护指数所占权重与环境治理指数一样,为16.5%,反映森林、草原、湿地、自然保护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矿山恢复等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治理。

排名前三的怒江、迪庆和西双版纳在植被覆盖度、水土流失治理、沙化土地治理和矿山恢复治理等方面表现优异。而文山、曲靖和临沧的表现最差,其中曲靖和文山可能受累于石漠化治理难题。

增长质量指数

增长质量指数所占权重最低,为9.2%,反映一个地区宏观经济的增速、效率、效益、结构和动力。

其中,排名靠前的包括昆明、楚雄和文山。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经济增速全省第1的保山这一指标排名第11位,说明该指标更加看重经济增长质量而不仅仅是增长速度。排名垫底的包括昭通、丽江和玉溪,其中丽江和玉溪2016年GDP增速分别为全省倒数第1和第2。

绿色生活指数

绿色生活指数所占权重与增长质量指数一致,同样为9.2%,反映一个地区绿色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排名靠前的分别是昆明、德宏和西双版纳,排名最后的是昭通、普洱和文山。不过,全省各州市的这一指标表现普标较差,得分均低于80。

正因为如此,云南省该指标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排名低至倒数第4。这说明全省在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长率、绿色出行、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绿地率等方面与全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