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三國演義》中亂世奸雄,卻被毛主席稱讚為英雄,為什麼?

曹操,孟德,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他是《三國演義》中亂世奸雄,卻被毛主席稱讚為英雄,為什麼?

曹操畫像

曹操在歷史上和民間中是一位飽受爭議的人物,在名著《三國演義》中,羅貫中將其描繪為陰險狡詐、殘暴無常的“國賊”,多年以來戲劇、影視均以《三國演義》為原版演繹曹操,使得其“亂世奸雄”的反面形象深入人心,流傳民間。而魯訊評價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毛主席認為 “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個了不起的詩人”。那麼曹操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呢?

一、羅貫中筆下的曹操形象

在《三國演義》中,曹操被作為反面人物來描寫,主要的語句如下:“操幼時,好遊獵,喜歌舞,有權謀,多機變”,“我負人,毋人負我” ,“順我者倡,逆我者亡”,“大殺一陣,斬首萬餘級”, “挾天子以令諸侯”,“自此,大權皆歸於曹操。朝廷大務,先稟曹操,然後封奏天子”,“廣選天下美女以實其中”, “吾為夫人故,特納張繡之降;不然滅族也”,“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名為漢相,實為漢賊”等, 曹操被描寫成為陰險狡詐、弄權殘暴、貪圖美色的亂世奸雄。

二、羅貫中為何醜化曹操?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將曹操描寫成亂世奸雄,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是儒家思想的影響。羅貫中是受正統儒家學說教育出來的封建文人,是儒家思想的支持者,因此站在儒家的角度評價政治和歷史人物。劉備倡導儒家“仁”的思想,打著 “光復漢室”的旗幟,符合正統,因此受到羅貫中的支持和讚譽。而曹操鎮壓黃巾軍,挾天子以令諸侯,與儒家思想相違背,因此受到羅貫中的反對;二是宦官的影響。東漢末年宦官弄權,作威作福,民怨甚大,加上宦官帶有恥辱的生理缺陷,常為人們所厭惡。曹操出身宦官,自然受到羅貫中的蔑視;三是小說構思的需要。小說中的人物描寫,必須有正、反面人物,情節才會完整生動,才能吸引讀者,而曹操所做所為違背儒家思想,宦官出身又受到羅貫中的蔑視,因此羅貫中構思《三國演義》時,自然把曹操定位為反面人物,描繪成無惡不作的“亂世奸雄”。估計羅貫中本人也預想不到,《三國演義》會對後世產生如此大的影響,導致曹操背上1000多年“亂世奸雄”的罵名。

三、真實的曹操及正面評價

1、曹操雄韜偉略,志向遠大,政治才華突出。他20歲開始步如政壇,青年時期任過孝廉、洛陽北部尉、東郡太守、騎都尉、典軍校尉等官職務,他申明禁令、嚴肅法紀,不畏權貴,懲處貪官汙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當時東漢政治極度黑暗,朝政日益腐敗,由於得罪權貴,曹操先多次被打壓、降職、免職,後因不肯迎合權貴而託病迴歸鄉隱居。中平六年(189年),漢靈帝駕崩,天下大亂,董卓入京執掌朝政,倒行逆施,篡權亂政。曹操在陳留(河南省開封市陳留鎮)起兵,號召天下英雄討伐董卓,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消滅袁術、袁紹、呂布、劉表等豪強,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外域勢力,統一了中國北方,改革吏治,推行屯田制,開荒、興修水利、節儉勤政等,有力地恢復北方的經濟生產,促進了社會的穩定。對此毛主席給予高度的評價:“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個了不起的詩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創立魏國。他改革了東漢的許多惡政,抑制豪強,發展生產,實行屯田制,還督促開荒,推行法治,提倡節儉,使遭受大破壞的社會開始穩定、恢復、發展”。

2、曹操具有卓越的軍事才能,是中國歷史上傑的軍事家。曹操精於兵法,治軍嚴整,法令嚴明,知人擅任,戰術高超嫻熟,靈活多變,取得眾多戰役的勝利,敗仗很少。他熟讀兵書,軍事理論高深,在學習鑽研諸家兵法和結合實戰的基礎上寫成軍事著作《兵書接要》,《通典·兵典》中收錄的《魏武軍令》、《魏武船戰令》、《魏武步戰令》均反映出其帶兵、用兵之道和豐富卓越的軍事才華。

3、曹操文學造詣深厚,文學成就突出。曹操常寫詩歌來表達其遠大的理想和政治抱負,詩詞樸實簡練,感情深摯,氣韻雄健,慷慨悲涼,水平極高。他留世的詩歌有20多首,其中《觀滄海》、《蒿里行》、《度關山》、《對酒》、《短歌行》等是代表作,為後人所熟讀,對後世產生重大的影響。毛主席高度評價曹操的文學成就,稱讚他是“了不起的詩人”、“文章詩詞,極為本色,直抒胸臆,豁達通脫,應當學習”、 “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是真男子、大手筆”。

4、曹操書法高超,名聲顯赫。曹操擅長書法,尤工章草,書法成就突出,西晉文學家張華在《博物志》中稱:“漢世,安平崔瑗、瑗子寔、弘農張芝、芝弟昶並善草書,而太祖亞之”(太祖指的就是曹操);南朝的書法評論家庾肩吾在其《書品》中把古代名人的書法作品分為“上、中、下三品”,把曹操的書法作品列入“中品”; 唐代書法家兼評論家張玉灌在專著《書斷》中稱曹操的書法作品為“妙品”。曹操書法名聲顯赫,但流傳於世的墨跡僅有一件,這就是他南征漢中時,在石門南褒河一塊大石上所書的“袞雪”二字,現存在漢中博物館內(下圖為《袞雪》石刻和拓本)。

他是《三國演義》中亂世奸雄,卻被毛主席稱讚為英雄,為什麼?

《袞雪》石刻

他是《三國演義》中亂世奸雄,卻被毛主席稱讚為英雄,為什麼?

《袞雪》石刻拓本

四、史書、名人對曹操的評價

西晉史學家

陳壽《三國志》評價曹操:“漢末,天下大亂,雄豪並起,而袁紹虎視四州,強盛莫敵。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 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

西晉史學家王沈《魏書》評價曹操:“太祖御軍三十餘年,手不捨書。書則講武策,夜則思經傳。登高必賦,及造新詩,被之管絃,皆成樂章”。

費正清、崔瑞德主編《劍橋中國秦漢史》評價曹操:“給予漢王朝的致命一擊卻留給了中國歷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之一的曹操。曹操出身微賤,是大詩人、大戰略家,也是現實主義的政治思想家;他反對儒家的禮儀和道德束縛”。

唐太宗李世民評價曹操:“帝以雄武之姿,常艱難之運。棟樑之任,同乎曩時;匡正之功,異乎往代。”

北宋政治家王安石評價曹操:“青山如浪入漳州,銅雀臺西八九丘。螻蟻往還空壟畝,騏驎埋沒幾春秋。功名蓋世知誰是,氣力迴天到此休。何必地中餘故物,魏公諸子分衣裘”。

魯迅評價曹操:“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

從以上史書和名人對曹操的評價中可以判斷:羅貫中醜化為“亂世奸雄”,受社會背景、儒家思想和個人愛憎等因素的影響,以及小說構思的需要,因此評價片面性和侷限性。綜合多方面史料分析,客觀地說,曹操多才多藝,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和書法家,對我國曆史的進步、軍事理論的豐富,以及文學書法藝術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您認為曹操的什麼樣的人?歡迎留言提出您的觀點,謝謝您的參與!

(學習欣賞文化藝術,提升文化藝術涵養,請關注“寒楓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