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权臣柱国大将军太原王尔朱荣生平,尔朱荣为何被皇帝所杀?


文|小河对岸

北魏末年,有一位祸比董卓的权臣,此人叫尔朱荣。尔朱荣为契胡(羯族)人,出身於北秀容(今山西朔州),因其先世一直居住在尔朱川(今山西北部),故以尔朱为氏。尔朱氏原本只是北魏边疆的一世袭部酋,因北魏末年,北方爆发六镇起义,朝廷征剿不力。而尔朱荣这等地方势力却在镇压六镇起义的过程中脱颖而出,逐渐建立了自己的霸权。

其时,北魏由胡太后(宣武灵皇后)把持朝政,为了笼络尔朱荣,便让其子孝明帝元诩纳尔朱荣的长女(史称大尔朱氏,也有说其名叫尔朱英娥)为妃。而随着孝明帝的渐渐年长,越来越不能忍受其母胡太后的淫乱与把持朝政。

于是,孝明帝密诏尔朱荣率兵前来相助。不料事泄,胡太后便与其姘夫合谋,毒杀了孝明帝,而立孝明帝刚出生的幼女元姑娘为帝,随后又改立了三岁的临洮王世子元钊为帝。尔朱荣闻讯怒不可遏,另立长乐王元子攸为帝,史称孝庄帝。尔朱荣率兵杀奔洛阳而来,朝廷军队一触即溃。胡太后见大势已去,下令孝明帝的后宫嫔妃与她一起到永宁寺出家为尼。

尔朱荣进入洛阳之后,胁迫胡太后与幼主元钊离开洛阳,当行至河阴(今河南荥阳)之时,尔朱荣下令将胡太后与元钊投进黄河。此后,尔朱荣等又觉洛中人士繁盛,骄侈成俗,若不加除剪,恐难制驭。便在亲信费穆等人的建议与谋划下,制造了惨绝人寰的河阴之变。

据《资政通鉴》所载:...乃请(孝庄)帝循河西至淘渚,引百官于行宫西北,云欲祭天。百官既集,列胡骑围之,责以天下丧乱,肃宗暴崩,皆由朝臣贪虐,不能匡弼。因纵兵杀之,自丞相高阳王(元)雍、司空元钦、仪同三司义阳王略以下,死者二千馀人。

经此惨变之后,洛阳的汉化鲜卑勋贵及出仕北魏的汉族高第被屠戮殆尽,尔朱荣便彻底把控了北魏的朝政。为了控制孝庄帝,尔朱荣又把女儿尔朱英娥从寺庙里请出来,让其还俗嫁给了孝庄帝为皇后。

而尔朱英娥性情娇纵,仗着其父尔朱荣的势力,对孝庄帝也全然不放在眼中。曾公然说道:天子由我家置立,今便如此;我父本即自作,今亦复决(意为,如果其父尔朱荣想做皇帝,还能轮到当今圣人)。

孝庄帝是外制於尔朱荣,内惮於尔朱英娥,整日怏怏不乐。终於借尔朱英娥诞下皇子之机,而杀死了进宫探视女儿及外孙的尔朱荣,以及尔朱荣的长子尔朱菩提等人。但是,不久,尔朱荣的堂侄尔朱兆及堂弟尔朱世隆共谋起兵,拥戴了长广王元晔为帝。尔朱氏大军攻入洛阳,奸污宫中妃嫔,并大肆抢掠,还将尔朱英娥的刚出生的儿子抢来,立即摔死於地上。而孝庄帝在不久之后,也遭尔朱兆缢杀。

但是,时间并不长,高欢就起兵诛灭了尔朱氏的残余势力,而尔朱英娥又成为了高欢的宠妾。据《北史·后妃传》记载:神武(高欢)纳(尔朱英娥)为别室,敬重逾于娄妃(娄昭君),见必束带,自称下官。神武之征刘蠡升,文襄(高欢的世子高澄)蒸于大车(高欢的另一妃嫔,郑大车)。神武还,一婢告之,二婢为证。神武杖文襄一百而幽之,武明后(娄昭君)亦见隔绝。时彭城尔朱太妃(尔朱英娥)有宠,生王子浟,神武将有废立意。

然而,尔朱英娥终究还是没有撼动娄昭君的地位。高欢死后,娄昭君的儿子们先后掌政,并最终建立了齐王朝,史称北齐。而北齐王朝,被后世称为禽兽王朝,行为乖张变态的皇帝极多,最为典型的便是北齐的开国皇帝高洋。高洋是高欢与娄昭君的第二子,因而,尔朱英娥在名义上是高洋的庶母。可是,高洋却要霸占尔朱英娥,而尔朱英娥抵死不从,高洋恼怒,一刀将尔朱英娥给杀了。

参考史籍:《魏书》、《北齐书》等等


历史闻知社

综合尔朱荣生平,他应该是个曹操+董卓式的人物。

尔朱荣(493年—530年)是鲜卑化的羯人,北魏末年名将、权臣,字天宝,契胡人。祖先居于尔朱川(今山西西北部流经神池、五寨、保德县之朱家川),因此以居住地为姓氏。

尔朱氏乃是‘契胡’中的一支,与后赵的石勒、石虎同出一源,据说他们的先祖是来自中亚的伊兰人。尔朱荣自幼聪慧机敏,遇事有决断,而且肤色白皙,容貌俊美。尔朱荣家族世袭部落酋长,其人自幼聪慧机敏,遇事有决断,而且肤色白皙,容貌俊美。后娶北魏文成帝拓跋濬侄女北乡公主。

尔朱荣承袭部落酋长后不断招兵买马,替北魏朝廷镇压各地起义,并在替北魏卖命过程中逐渐壮大了力量,尤其在镇压北魏北方六镇起义中从降兵降将中选拔了大量将才如高欢、贺拔岳、侯景、宇文泰等人,日后成为其得力将帅,兵势日盛。以至于后来自置官吏,北魏朝廷不能制。

武泰元年(528年),孝明帝元诩被胡太后毒死,尔朱荣以为孝明帝报仇为名,自晋阳率军南下,迎长乐王元子攸为帝,即孝庄帝,尔朱荣自任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尚书令、太原王。又以丞相高阳王元雍谋反为借口,围杀王公、百官两千余人,酿成“河阴之变”,又一度威逼孝庄帝,挟天子以令诸侯,专断朝政。其起家历程类似三国时期的曹操。后还师晋阳,但在朝廷安置亲信党羽占据要职,遥控朝政。其行迹也似曹操。

另外尔朱荣军事才能卓越,对付各地变乱游刃有余。在其后他相继扫灭葛荣、底定河北、击破南梁、荡平关陇,基本平定北方。

尤其其击破南梁一战,将南朝名将陈庆之击败,名声大噪。

河阴之变后,北海王元颢投奔南朝梁国。后元颢请求梁武帝萧衍助其回北魏称帝。梁武帝派陈庆之率孤军七千人送元颢北上洛阳。陈庆之凭借这支不过万人的孤军共取城32座,作战47次,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夺取了洛阳,魏庄帝元子攸奔逃于长子(上党县名),黄河以南地区全部归附,一时威震中原。

尔朱荣得知后率兵抵御,与陈庆之在黄河两边对峙。初期陈庆之三日十一战,杀伤尔朱荣军不少。尔朱荣看不能胜迅疾改变策略,制作木筏渡过黄河,直接抄袭元颢的大营。元颢部出其不意,一战即溃,元颢及其子元冠受、陈庆之部将陈思保俱被擒获,洛阳随后被尔朱荣收复。陈庆之率部撤退,尔朱荣部将贺拔胜率马队追击,彼时正值嵩高河水暴涨,陈庆之军在追兵追杀下渡水不成,被洪水冲走不少,全军死散殆尽。名将陈庆之削发装扮成和尚,只身一人步行逃回国。

随着北中国的基本平定,尔朱荣和孝庄帝的矛盾也日益尖锐。此时其已身居大丞相、都督河北畿外诸军事。随着战事基本告一段落尔朱荣申请入朝,大有准备篡位之势。孝庄帝便与一些皇族近臣密谋杀死尔朱荣,这些动作也为尔朱荣所知。亲信都劝他先发制人,但尔朱荣自恃无往不胜,非常蔑视孝庄帝。尔朱荣的妻子北乡公主也劝他不要入朝,他也毫不在意。

后尔朱荣入朝,竟然当面向皇帝问起外面传言,倒是孝庄帝临危不惧说:“外面的人都说您也要杀我,难道是真的?”如此一来更使尔朱荣放松警惕,此后每次入朝左右不过数十,还不带兵器。

530年九月戊戌日,孝庄帝埋伏好兵士后遣使飞报尔朱荣,声称尔朱皇后(尔朱荣女儿)刚刚生下太子,尔朱荣并不起疑,遂起身进宫见孝庄帝,尚未开口道喜,埋伏的兵士跑进殿内,尔朱荣惊起,奔御座想挟持孝庄帝抵抗。孝庄帝早有准备,见尔朱荣冲来遂持刀以备,刀锋直刺入尔朱荣肚腹,叱咤一时的尔朱荣立时毙命,又被众人乱砍一气。跟随尔朱荣入宫的年仅十四岁的儿子尔朱菩提以及侍从三十多人全被伏兵所杀。


赵燕云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功高孟德。祸比董卓。可以说是尔朱荣最中肯的评价,但他无曹操的雄才大略。但军事实力又远胜曹操。给北魏造成的伤害又比董卓厉害。北魏的衰败就起于尔朱荣。

尔朱荣,姓尔朱名荣字天宝。尔朱荣是羯族人。世代都是当地部落酋长。其父多次资助北魏孝文帝。得以加封右将军。整个秀荣郡都是尔朱家族部落所有。其父死后,尔朱荣得以接任部落酋长。史载尔朱荣仪表堂堂,风神俊朗。尔朱荣当酋长的时候。北魏皇帝是孝明皇帝。但主政却是其母胡太后。这个胡太后天天淫乱后宫,不理朝政。导致四方兵戈四起。尔朱荣奉命镇压各地叛乱,正因为如此。他也看清了外表强大 而实际上虚弱不堪的北魏的真实情况。尔朱荣的野心也逐渐膨胀起来。

就在此时,鲜于修礼起兵叛乱,北魏胡太后加封尔朱荣为征东将军,总督并州等六州诸军事。而此时,孝明帝与胡太后的政治分歧扩大,孝明帝不堪当傀儡。密诏尔朱荣进京。尔朱荣大喜,立即起兵进京。但走到半路。孝明帝就被胡太后毒死。尔朱荣上表斥责。随后立即潜亲信秘密会见北魏宗室元子攸。立其为帝,也就是孝庄帝。尔朱荣自立太原王,尚书令。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此时和当年董卓进京如出一辙。丝毫不差。

进京以后,立即把胡太后抛如黄河淹死。这个地方酋长此时已经彻底成为北魏第一权臣。俨然是曹操第二。尔朱荣为了控制北魏宗室 ,把元子攸几个亲兄弟都给杀了,孝庄帝元子攸大怒对尔朱荣道:帝王迭兴,盛衰无长。将军若天命有归,你就当皇帝好了。

尔朱荣麾下两员大将,宇文泰和高欢(这也是两大全权臣,日后诛灭尔朱荣家族的就是这二人)也劝进尔朱荣篡位称帝。但尔朱荣没有同意 ,但尔朱荣现在和皇帝也没啥区别了。

尔朱荣把女儿嫁给孝庄帝为后,实际上是监视皇帝。尔朱荣主政的时候,把个北魏弄的乌烟瘴气民不聊生,

终于官逼民反,爆发南北朝时期最大的农民起义葛荣起义。葛荣起义很快蔓延北魏全境。尔朱荣只好亲自带兵平叛。可以说,就军事能力而言,当时无人是其对手,葛荣起义在尔朱荣的镇压下,迅速平定。

尔朱荣在朝中飞扬跋扈。孝庄帝的皇后天天也喊 皇帝是我们家立的。也就是看在我的面子上没有当皇帝。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女。元子攸其实也在秘密积蓄力量,准备击杀尔朱荣。元子攸知道,他只有一次机会。一击不中。自己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元子攸以皇后生子。向尔朱荣报喜。而满朝文文武也分分给尔朱荣道喜。尔朱荣不疑有他,入宫面圣。就正当尔朱荣明光殿时候。埋伏在殿东内侧的卫士提刀入殿。尔朱荣见形势危机急忙奔逃。孝庄帝抽刀猛砍,卫士也操刀直刺。就此尔朱荣死于乱刀之下。尔朱荣带来了的儿子护卫都死于皇宫之中。尔朱荣时年三十八岁。

尔朱荣死了。但北魏也折腾完了 。尔朱荣死了,高欢成为第二个尔朱荣,并导致北魏分裂。这时候具尔朱荣过世也不过十几年。


清水空流

尔朱荣本是匈奴人,史称“契胡”人。尔朱荣家族是匈奴贵族,一直率部众游牧在漠北草原。后来鲜卑拓拔氏崛起,建立了北魏帝国,尔朱荣所在的家族便集体投靠了拓跋氏。

尔朱荣家族降魏后,被鲜卑人安置在秀容川(山西代县以北)放牧牛羊,到尔朱荣当部落酋长时,已发展至8000余户部民,而且还积累下数量可观的财富。恰逢北魏六镇兵变爆发,局势不稳,尔朱荣觉得有机可乘,便大散金钱,结交英雄,招兵买马,准备大干一场。后来,尔朱荣靠镇压秀容川民众起义发迹,很快就被北魏朝廷攫拔为车骑将军并且兼任“六镇剿总司令”。在镇压六镇起义的过程中,尔朱荣麾下逐渐兵强马壮,随着他势力的迅速扩张,就连北魏朝廷都感到了来自他的威胁。

武泰元年(528年)2月,胡太后擅权秉政,贪权的她竟毒死孝明帝元诩(北魏皇族拓跋氏后改汉姓元),另立年仅3岁的元钊为帝。拥有强兵、驻扎在晋阳(太原)的“契胡”酋长、大将军尔朱荣乘机兴兵发难,欲行废立之事,以操纵朝政。

要推翻胡太后和她所立的幼帝元钊,就必须在元氏宗室中另立君王,总不可能立刻就由自己取而代之吧?在众多的北魏宗亲里,他选中了素有名望的长乐王元子攸。这年4月,尔朱荣率大军挺进洛阳。元子攸和其兄弟闻召偷偷潜出洛阳,赶到河内(今河南沁阳)与尔朱荣会合。负责守卫洛阳的将领们都心向长乐王元子攸,对尔朱荣的军队不作抵抗,尔军因此毫不费力地渡过黄河,屯扎在洛阳城郊的邙山之北、河阴之野。

尔朱荣带元子攸兵临洛阳城下,守城将士一见元子攸便放弃抵抗,伏地山呼万岁。就这样,尔朱荣兵不血刃就进入了洛阳城,他扶持元子攸当上了皇帝,是为孝庄帝。
此时的胡太后已成孤家寡人,哪有本钱和尔朱荣对抗。她很识趣,不仅令宫里的大小嫔妃们出家为尼,她自己也剃度出家;她以此表示无意与尔朱荣争个短长,余生准备在忏悔中度过了。不过,尔朱荣并没放过胡太后,他一进城,就命人将胡后和小皇帝元钊抓捕,并送到河阴(洛阳北)军营。胡太后痛哭流涕,苦苦哀求,说尽了求情乞命的话。尔朱荣不为所动,令武士将胡太后和小皇帝元钊掷入黄河溺毙。

此时的尔朱荣,若想颠覆早已风雨飘摇的北魏帝国,可说不费吹灰之力。他的亲信部将武卫将军费穆鼓动他不如乘势灭魏称帝。尔朱荣早有称帝自立的打算,于是便策划了一场以杀戮魏室王公贵戚为目的的历史大惨剧,史称“河阴之变”。

杀胡太后还说的过去,可现在尔朱荣刚刚开始掌管朝政,正是笼络人心和使用人才之际,怎么能大开杀戒呢?可尔朱荣利令智昏、鬼迷心窍,居然听信小人撺掇,下决心将北魏宗室亲贵、文武群臣一网打尽。谋士慕容绍极力反对他这样做,劝说道:“ 胡太后荒淫无道,宠信小人,天下混乱不堪,所以你才起兵诛杀奸佞,整肃朝廷。现在却要无故屠戮朝臣,而且不分忠奸善恶,这恐怕会令天下人失望并反对你啊!此乃下下策,请三思而后行”。

尔朱荣听罢拂袖而去,他已下决心要杀尽群臣。几天后,尔朱荣请孝庄帝元子攸出城到河阴之野祭天。之后,他领随行的文武百官聚集到皇帝行宫的西北,突然,一大队全副武装的骑兵出现并将这群人团团包围。尔朱荣跨上一匹高头大马,满脸杀气的指责文武百官说:“如今天下大乱,孝明帝突然暴毙,都是你们这些人贪赃枉法,祸乱朝纲,使朝廷无法有效管理国家造成的,所以今天你们全得死”。这样,几乎所有的王公贵戚、文臣武将,不论忠奸好坏,统统被杀。文献记载,“河阴之变”中共有2000多人罹难,可以说是尸如山积、血流成河了。

孝庄帝元子攸很明白,自己不过是尔朱荣的傀儡,但面对一个摇摇欲坠的衰朽帝国,他只能依靠尔朱氏的力量勉力支撑了。

尔朱荣受封为太原王,上柱国大将军,后来他又率军将规模浩大的河北义军镇压下去,而进官至大丞相。他的两个儿子也都被封王爵。尔朱氏家族势力不断膨胀,俨然已是北魏第一大家族。

孝庄帝元子攸不甘心当傀儡皇帝,经过长期精心策划,他于永安三年(530年)9月,诈称皇子诞生,招尔朱荣进殿朝觐庆贺。尔朱荣不疑有诈,大剌剌地入殿朝觐,突然伏兵四起,尔朱荣情急窘迫,竟慌不择路直奔元子攸御座而来。元子攸早已横刀在膝,见他跑近,挥刀猛刺,亲手除掉了这个野心家和杀人魔王。其子尔朱菩提,帮凶元天穆也被伏兵所杀。之后,尔朱氏残余势力发起疯狂反扑,抓住并绞死了孝庄帝元子攸。北魏陷入了更深的动乱中。最终,北魏的大权落到了 大将高欢和宇文泰手中。这两人找到两个元氏后裔做傀儡,分别建立了东魏和西魏。北魏从此分裂,中国北方大地进入了北齐和北周对峙时期。

【答题写作不易 剽窃必究】【插图源于网络】


铁马冰河wu

现代人笔下的尔朱荣

尔朱荣(493-530年),字天宝,是北魏末年的权臣和军事将领。他的祖辈是羯胡部落的首长,到他这一辈时,羯族人受北魏政权的影响,开始逐渐鲜卑化。由于他们常年居住在尔朱川附近,因此以“尔朱”为姓氏。

尔朱荣相貌英俊、擅长骑射且懂兵法,是那个时代典型的武人。他以镇压北魏末年的“六镇起义”起家,官至大都督之职,总管六州军事,成为北魏末年的重要实权人物。528年,尔朱荣为了完全把握朝政又发起了“河阴之变”,将北魏皇族和朝臣2000余人赶到河阴县、统统屠杀殆尽。史书记载,河阴之变后“京邑士子,十无一存,率皆逃窜,无敢出者,直卫空虚,官守废旷”。随后,尔朱荣扶持北魏孝庄帝元子攸继位,又将他的女儿嫁给了孝庄帝作为皇后,实质上已经形成“挟天子”之势。528-529年间,尔朱荣又镇压了葛荣、邢杲等人的农民起义,又在530年镇压关陇起义,基本平定了北方。

“河阴之变”示意图

总之,尔朱荣之死与他擅行废立之举和暴虐无道的作风有关,他屠杀北魏皇族和重臣的“河阴之变”也使他留下了千古骂名。


平田君Bellatores

尔朱荣(497~530年),北魏第一名将,以七千契胡兵闪电战击败葛荣的百万大军(号百万实际40万左右),名震天下。将创造军事神话的南梁名将陈庆之,及其七千白袍军予以全歼!陈白袍曾创下乐毅式的神话,击败数十万魏军,连下中原荥阳丶洛阳(魏首都)数十座名城,伟人毛主席批注为之神往。尔朱荣回师亲击陈大破之,陈仅以身免!尔朱荣是北魏的曹操丶董卓,发动河阴之变,将胡太后幼主及二千多名大臣杀死,控制了朝政实权,扶植傀儡元子悠上位,并将女儿嫁给孝庄帝。后孝庄帝不堪忍受傀儡地位,设计干掉了尔朱荣,一代名将枭雄至此殒灭!



脚踏一枝梅

尔朱荣:北魏末年将领、权臣,在历史上他骂名滚滚,被列入奸雄之行列。他于乱世崛起,平定六镇兵变、击败葛荣、击退陈庆,借着为北魏朝廷效力的机会逐步建立自己的霸业。他

在基本平定北方之后,和当时的孝庄帝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时北魏朝政均由尔朱荣遥控,皇帝左右大臣、内侍等全是其安插的眼线,他还干涉皇帝的私人生活,甚至深入后宫。

尔朱荣并不甘于做一个王朝的幕后掌控者,打算篡位,同时孝庄帝也开始密谋诛杀尔朱荣及其党羽,不料消息传到尔朱荣那里。尔朱荣的亲信纷纷劝他先下手为强,但尔朱荣颇为自负地认为皇帝没有那个胆量。直到那一天,孝庄帝预先埋伏兵士于殿内,遣使飞报尔朱荣,声称尔朱皇后刚诞下太子。尔朱荣并不起疑,遂进宫入殿,被埋伏的士兵杀死,其

亲信也死在乱刀之下。包括随尔朱荣入宫的十四岁儿子及三十多个随从。

尔朱荣虽被孝庄帝杀死,但其家族势力并没有被消灭,北魏政权从此更加衰弱,他是北魏王朝的掘墓者。与其说是死于自负,是死于宫廷政变,也是死于在权利争夺中的落败。胜者为王,败者则亡!

史诗杂谈

尔朱荣是羯胡人,很有可能是鲜卑化的羯胡人,世代居住在尔朱川。因此为姓。

北魏六镇之乱,尔朱荣通过战功崛起。

胡太后毒杀自己儿子孝明帝后,立个小孩子为帝,意欲继续把持朝政。尔朱荣在528年4月立元子攸为孝庄帝,杀死胡太后及幼主。过后因为北魏文武官员难以控制,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把北魏2000多文武大臣集中杀死。

在几乎清空原有的北魏朝廷势力后,尔朱荣完全控制了北魏朝政。无人能够制衡尔朱荣。这也是为什么孝庄帝要杀尔朱荣的原因——没有谁可以制约尔朱荣。

孝庄帝以自己皇后、尔朱荣的女儿大尔朱氏生下太子为借口,骗取尔朱荣入宫而杀死尔朱荣。但由于尔朱荣时候,尔朱氏的势力还是很大,孝庄帝没有可以制约尔朱氏的势力而被杀死。


历史哨声

权臣,想要继续发展只有两条路,1.废掉皇帝,自立为帝,这条路也许是最安全的,至少生死掌握在自己手上,但社会必然动荡,要平定前朝忠臣与野心家的势力。2.向皇帝请求罢官回乡养老,这得看情况,如果当权臣已经下不来了,还是一条路走到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