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著名将领尔朱荣为何被孝庄帝所杀呢?因何而起呢?

铁男春秋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先要了解尔朱荣崛起和被杀的大概史实。


导语:尔朱荣是北魏末年的枭雄和权臣。他所建立的尔朱氏军事集团在他死后分裂、孕育出来的东魏北齐与西魏北周这两大军事集团在北方中国形成了对峙局面,天下形势一度演变为北齐、北周与南方梁陈政权三国鼎立的政治格局。因此尔朱荣之死对于这段历史有重要影响。

一、尔朱荣的崛起

孝明帝时, 胡太后总持朝政, 四方兵起, 天下大乱。面对动荡的局势, 尔朱荣凭借其雄厚的财富投身于军事征战, 史载:

“正光中, 四方兵起, (尔朱荣) 遂散畜牧, 招合义勇, 给其衣马”《魏书》

正是凭借这些军功, 尔朱荣官拜武卫将军, 不久加使持节、安北将军等,成为北魏末期政治舞台新兴的重要人物,初步奠定了尔朱荣在北魏政治军事舞台上的地位。后来在镇压六镇反叛的过程中, 尔朱荣的势力进一步壮大,从而形成了以尔朱荣为领导、以六镇将领为骨干的军事政治集团——尔朱氏集团,尔朱荣成为一代枭雄。后来西魏北周或东魏北齐创基的主要军事将领, 其中包括高欢、宇文泰这两位东、西政权的缔造者, 他们原本都是出身于尔朱荣的集团。

二、尔朱荣的野心的暴露和被杀

武泰三年(528年)孝明帝元诩突然驾崩(传为胡太后鸩杀),无子嗣继位,胡太后立孝明帝堂侄元钊为帝。尔朱荣素有政治野心,他以替孝明帝报仇为借口,率大军直奔洛阳。大军行进到河阳(今河南孟州市)时,尔朱荣遣亲信进洛阳,将声望很高的彭城王元勰第三子元子攸挟持到河阳立为皇帝,是为北魏孝庄帝,并强迫孝庄帝立尔朱荣的女儿为皇后。尔朱荣打进洛阳后,将胡太后及幼帝溺死后,虽有野心取代北魏,但考虑到自己在朝廷根基尚浅,怕今后不好控制大局,想以诛杀来立威,就借口祭天,将北魏王公大臣集合至河阴陶渚(今河南孟津县东),令铁骑包围,纵兵屠杀。据《北史》《魏书》记载遇害者1300多人,《资治通鉴》记载遇害者有2000多人,把迁到洛阳的汉化鲜卑贵族和出仕北魏政权中的汉族大族消灭殆尽,史称“河阴之变”。后来孝庄帝借口皇后尔朱氏产子,骗尔朱荣进宫而杀之。


三、分析尔朱荣被杀原因

1、导致尔朱荣杀身之祸的直接原因:尔朱荣的个人威望是建立在扎实的军功底子之上的,尔朱荣的权柄本身便来自于军功、挟持与僭越, 明眼人也能看出来尔朱荣的篡代之心,孝庄帝知道自己迟早要成为被废弃的棋子,就像曹操胁迫汉献帝一样,所以要先下手为强。

2、重要原因:尔朱荣最大的决策失误, 就是“河阴之变”。尔朱氏在掌控北魏政权的过程中, 不能适时地调整政治方略, 而始终坚持暴力杀戮的野蛮做法, 特别是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滥杀无辜, 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恐惧与痛恨,尤其是孝庄帝为代表的皇族,结果使得尔朱氏集团早早地失去了人心,从而成为尔朱荣被杀的重要原因。魏收也指出:

“河阴之下, 衣冠涂地, 此其所以得罪人神, 而终于夷戮也”《魏书》

3、深层原因:跟着尔朱荣的都是从中底层起家的“叛魏之人”。这一帮子源自北魏六镇的边防军人, 原本在北魏政治体系中, 是处于上升无望的边地末流, 与洛阳汉化门阀权贵一直处于被歧视与歧视的关系之中。尔朱荣一人得道之后, 自然会把这些武人提拔起来, 进而挤占了洛阳权贵的既得利益。他没有设法平衡自己的军事集团与门阀权贵的矛盾,反而在河阴之变中对洛阳门阀权贵进行大屠杀,终于导致与孝庄帝为首的两派人之间, 矛盾到了根深蒂固且不可调和的程度,导致自己被杀。

4、根本原因:尔朱氏集团的胡化本质,从根本上决定了它与洛阳汉化集团之间的冲突无法调和。“河阴之变”将朝士杀戮殆尽, 基本摧毁了北魏的官僚体系, 造成了国家机器无法正常运转, 因此,尔朱荣又开始招官, 试图构建一套新的政权体系, 但由于尔朱氏胡化集团的落后性、野蛮性, 根本就没有治国方策, 选拔官吏也没有任何章程而只是任人唯亲,尔朱荣掌控下的北魏朝廷更加腐败混乱。这种根源于文化基础上的冲突,无法调和。

比如史载尔朱荣天性好猎, 不舍寒暑, 以致“天下甚苦之”, 太宰元天穆曾就此劝他:

“大王勋济天下, 四方无事, 惟宜调政养民”尔朱荣却认为“朝士犹自宽纵……今若止猎, 兵士懈怠, 安可复用也”。《魏书》

这个事情就典型地反映了文化上的冲突。其他包括尔朱荣和吏部尚书李神俊及孝庄帝在选举上的冲突, 城阳王元徽、侍中李彧等人之间的争斗等, 都不仅仅是政见不同或权力之争, 根本上都是胡汉文化冲突造成的。


结论:北魏末年的形势为尔朱氏乘时而起提供了条件, 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 很快形成了一个以尔朱荣为核心的军事政治集团——尔朱氏集团。尔朱氏集团以武力起家而盛极一时,一度掌控了北魏的朝政。但由于尔朱氏集团自身的落后性与野蛮性, 使得它在掌握政权以后没有能够适时调整统治政策, 公然与汉化主流敌对,并且由“河阴之变”的大屠杀引起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一致反对,导致尔朱荣被杀。从根本上来说, 尔朱荣的被杀是胡化势力与汉化势力对抗的结果。胡汉文化的对立与冲突, 是深层的根本原因。


叮当猫游历史


尔朱荣是北魏契胡族的酋长,在北魏后期因镇压边镇起义有功而掌握中央政权。这个少年酋长刚一继承爵位,就带领尔朱氏的4000骑兵北逐柔然可汗,平定南秀柔容万子乞真的反叛,镇压秀荣郡乞扶莫于的起义,铁骑所向,战无不胜。他的职位也从平北将军升到安北将军,再到镇北将军。

在平定叛乱的过程中,尔朱荣也发现了不少军事人才,北魏后期的军事三巨头-高欢,宇文泰,侯景都是尔朱荣提拔起来的将领。随着军事力量的日益壮大,尔朱氏集团的野心也开始膨胀,他开始寻求一个介入北魏中央政权的契机。公元528年尔朱荣以胡太后祸乱宫闱为借口,率领大军渡过黄河,直奔洛阳,拥立长乐王元子攸为帝,即北魏孝庄帝。之后便进入洛阳,将两千多名北魏官员全部屠杀,把自己的亲信和兄弟全部提拔到显赫的位置,牢牢把握住了北魏政权。

尔朱荣能征善战,再平定了葛荣起义,击退了梁朝大将陈庆之 之后,更加嚣张跋扈,不断地挑衅皇帝的权威,甚至连一个县令的任命权都不给皇帝。久而久之孝庄帝实在忍无可忍,就开始与城阳王元徽等人商量除掉尔朱荣。公元530年,尔朱荣以探视怀孕的尔朱皇后为名,带领几千人的卫队来到洛阳。孝庄帝看到了机会,时就派人以尔朱皇后生下皇子为借口,把尔朱荣骗进皇宫,兴高采烈的尔朱荣还没看到自己想象中的外孙,就被孝庄帝的伏兵砍死,年仅38岁。

尔朱荣骁勇善战,战功赫赫,如果能够忠君爱国,可能会在史书上留下中兴名臣的声誉,然后他却居功自傲,挑衅皇权,最终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背负千古骂名。


洋哥说历史


北魏著名将领尔朱荣平定六镇叛乱,大权在握,功高震主,虽然没有夺鼎之志,也有欺君之实,河阴之变导致鲜卑贵族和汉族世家豪强胆战心惊,直接改变了北魏的权力结构。任何一个皇帝都不会容忍卧榻之侧有奸雄酣睡,不杀尔朱荣,不足以安天下。杀尔朱荣是历史的必然,尔朱荣即使不反,迟早也是董卓、曹操、司马懿第二。


半亩先生


尔朱荣是一代枭雄,承继祖业,趁时而发,可惜主见不深,被人忽悠的发动河阴之变,杀尽文武百官和皇族子弟,使自己立于危墙之下,并且机心不重,被魏主以皇后生子的幌子骗进宫(注:皇后是他女儿)遭遇不测,其实他真的没有反心,就想做个权臣安守一方,他如果不死也就没有高欢跟宇文泰之辈的出头机会,北魏也不会天下大乱,分崩离析,他深知高欢也是枭雄,能力突出,但又不舍得杀他,一旦他不在了,尔朱家族没人能够压制住他,可惜突然被杀,使得高欢脱颖而出,把尔朱家的几股势力扫荡干净,掌握了北魏的政权,从而为北齐建立打下基础,他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权臣。当年尔朱荣被杀,军队乱作一团,宇文泰抓住机会,收编了老领导贺拔岳的军队,逐步扩大规模,与高欢两强相争天下,成为北周的始祖,也为隋唐两朝打下基础!


流水不争先77199892


尔朱荣南北朝北魏时期的一位枭雄,他领兵打仗的能力不逊古代各路的名将。他周边聚集着高欢、宇文泰、侯景、贺拔岳等之后影响力极大的一众人才。他在镇压北魏“六镇起义”中大放异彩,接受孝明帝元诩的秘召进兵洛阳为打压其生母灵太后,结果被灵太后先行下手给杀了。这可惹怒了尔朱荣,他随即立元子攸为帝是为孝庄帝,带兵火速攻进了洛阳,将灵太后以及她抚立的小皇帝一起溺死于黄河。可是在接下来尔朱荣做了一件让后人也为之唾弃的事件“河阴之变”,为了控制政权立威,听从亲信费穆劝说,将魏室朝廷的王爷、大臣,包括孝庄帝的兄弟,不分良奸等一千三百多人全部杀害。这种情况,尔朱荣和北魏朝廷以及皇室之间已经不可能调和了!另外尔朱荣将自己的女儿送于宫廷为妃,逼迫孝庄帝立其为后。尔朱荣的女人时常辱骂孝庄帝“我在天子面前放肆一些有什么关系?他本来就是我爹所立,我爹把帝位让给他已经很不错了!”身心都在侮辱自己的丈夫孝庄帝。尔朱荣也时刻准备着篡位,视孝庄帝为空气。所以这种情况是个人也受不了,最后尔朱荣大意被孝庄帝诛杀于宫内。


荆楚阿梦


北魏著名悍将尔朱荣虽既是北魏一位骁勇善战、战功卓著的国之猛将功臣,但也是一位专权欺君、残害忠良、独揽朝政、驾空天子的权臣枭雄,因此被自己女婿也是一国之君孝庄帝怀恨在心,并最终将其诱杀于朝堂。


小龙女5505


一代奸雄,嚣张跋扈,最后死于非命。


用户1599041417269ww


尔朱荣进爵天柱大将军,威势达到顶峰,北魏孝庄帝隐忍不发,暗中联系尔朱氏的死对头大将军高欢,利用高欢在外牵制尔朱荣大军,尔朱荣奉昭进京觐见皇帝时,孝庄帝埋伏甲士亲手斩杀了尔朱荣


6F535


这桩历史事件,我不清楚。回答不了你。

另请大神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