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飞燕姐妹倾国倾城,宠冠后宫,失宠的班婕妤下场如何?

诱妩魅的瞬息

班婕妤因美貌和文才成为汉成帝刘骜的妃子,刚入宫时品级很低,是个四百石的少使,“俄而大幸”,很快得到汉成帝的宠幸,连升8级,封为婕妤。

随着赵飞燕和赵合德姐妹俩入宫得宠,立马嫉妒班婕妤在汉宫中的地位。班婕妤是以才侍君,赵氏姐妹专门以色伴君,果然立竿见影。

赵氏姐妹制造许皇后“巫盎”一案,诬陷班婕妤参与了。汉成帝却听信谗言,废掉许皇后,而班婕妤证明了自身清白,然后她主动退出,搬到长信宫侍奉王太后。

在漫长而寂寞的冷宫生活中,班婕妤写出著名《团扇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作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她将自己比作被抛弃的秋天扇子,发泄内心愤懑和忧伤,抚慰被受伤的心灵。

《汉书》中有班婕妤的传记,她是班固、班超和班昭的祖姑,她的作品很多,但都佚失,仅存《自伤赋》、《捣素赋》和《怨歌行》三篇。

班婕妤一生命途多舛,但她在文坛上的地位却是很高的,她是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之一。班固未完成的《汉书》,是她接着完成的,从这点来,她是古今罕见的才华横溢女性。

班婕妤早年生育过一位皇子,但数月就夭折了。汉成帝刘骜死后,按照惯例班婕妤只能前往延陵为先帝守陵,从此“山宫一闭无开日,未死此身不令出”,不知过了多少年,班婕妤带着大半生的遗憾与一身的凄凉,于延陵黯然逝世。


天宁阁

名门才女班婕妤,曾是汉成帝宠幸之妃,更是西汉有名的女辞赋家,史书称她善诗赋,厚美德,品端庄,貌非常。因而,她被誉为历史上最完美之女子。



班婕妤生于名将之家,父亲是汉武帝的骁将,立下汗马功劳;而她也是《汉书》的著作者班固和才女班昭的亲姑母。出身于此等门第的她天生有一份雍容华贵的气质以及无与伦比的女子魅力。 自从嫁于帝王家后,班婕妤与汉成帝以礼相待,得宠时不争宠,不干预政事,谨守礼教,行事端正;失宠后却又能做到急流勇退,明哲保身,稍无妒意,心如止水。

在赵飞燕姐妹二人入宫前,汉成帝对她最为宠幸,而班婕妤在后宫中的贤德也是有口皆碑的。 当初汉成帝为她的美艳和温柔所迷恋,汉成帝为了能够与班婕妤形影不离,特命人制作一辆较大的辇车,以便同车出游,但却遭到她的拒绝,她说圣贤之君不该如此,只有桀纣这样的君王,才只顾美人不顾江山。殊不知汉成帝虽不是桀纣之君,但也差不多,很快他就露出贪淫好色的本性,变成了一个昏庸之辈。


随着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入宫,汉成帝自此得了两个天下难寻的大美人,自此三人留恋床笫之间,过着声色犬马的生活。而班婕妤以及许皇后和其他妃嫔,都受到冷落。虽如此,班婕妤却不争不闹,继续自己平静的生活,好似这一切都跟自己毫无关系一般。

但许皇后却心生妒意,于是在孤灯寒食的寝宫中摆设神坛,请来巫师做法诅咒赵氏姐妹。事情败露以后,汉成帝一怒之下,把许皇后打入冷宫。赵氏姐妹自此更加跋扈,并且欲对班婕妤加以陷害。此事早就在班婕妤的意料之中,这两个狐媚之人绝对不会放过自己,在见到汉成帝后,班婕妤从容不迫对汉成帝说:“妾闻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修正尚未得福,为邪欲以何望?若使鬼神有知,岂有听信谗思之理;倘若鬼神无知,则谗温又有何益?妾不但不敢为,也不屑为。”一番肺腑之言,令汉成帝感到很对不住这个昔日的爱人,不但没有听信赵氏姐妹的话加害她反倒厚加赏赐。


而后班婕妤自请前往长信宫侍奉王太后,汉成帝允其所请。殊不知这正是班婕妤的聪明所在,她知道就算汉成帝放过自己,那对狐媚之人也不会放过自己,只有把自己置于王太后的羽翼之下,那对姐妹才不敢加害自己。自此,她悄然隐退在长信宫的淡柳晨月之中,视宫廷内的灯红酒绿、歌舞升平为隔世之事。最终在纷乱的后宫之中,得以善终。


大狮

赵飞燕是汉成帝刘骜的皇后,她的妹妹赵合德是昭仪,两人进宫后就把汉成帝牢牢地吸引住,班婕妤之前是汉成帝的宠妃,也就成了赵飞燕姐妹的眼中钉,宫斗大戏在所难免。

悦史君在

王世东先生最新上市的《大汉史家:班氏家族传》一书中发现,关于赵飞燕姐妹与班婕妤的恩恩怨怨,实在让人嗟叹:

班婕妤是左曹越骑校尉班况的女儿,出身优越的她不仅貌美倾城,而且才华出众,汉成帝刚开始对她非常宠爱,两人还生下一名皇子,可惜几个月后不幸夭折。

有一次,汉成帝想在御花园与班婕妤“同辇载”,被班婕妤直接拒绝,皇太后王政君因此称赞班婕妤:“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

可汉成帝并非有为君王,他的心思在酒色之欲上。

西汉鸿嘉三年(公元前18年),汉成帝偶尔路过阳阿公主府上,阳阿公主把美艳非常的歌姬赵飞燕送给了他,后来在赵飞燕的介绍下,汉成帝又把她的妹妹赵合德招入宫中,赵飞燕姐妹很快“俱为婕妤,贵倾后宫”。

不久,失宠的许皇后闹出巫蛊事件,赵飞燕姐妹打击许皇后的同时,还借机诬陷班婕妤,汉成帝就把班婕妤召来质问,欲哭无泪的班婕妤从容说道:

妾闻‘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修正尚未蒙福,为邪欲以何望?使鬼神有知,不受不臣之诉;如其无知,诉之何益?故不为也。

汉成帝知道班婕妤没错,就没有继续追究,为了避祸,班婕妤决定自请前往长信宫侍奉王太后,置于王太后的羽翼之下。

到长信宫就相当于冷宫,班婕妤每天除了陪侍王太后烧香祈祷之外,就只能一个人打发时间,再也见不到自己的丈夫汉成帝。

西汉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汉成帝册立赵飞燕为皇后,同时晋封赵合德为昭仪,独居长信宫的班婕妤得知后更加伤心,对自己的命运无望。

西汉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汉成帝死在昭仪赵合德的怀里,因受到皇太后王政君的巨大压力,赵昭仪只好自行了断。

可就在这时,新继位的汉哀帝刘欣发来诏令,要求作为先帝嫔妃的班婕妤离开长信宫,前去奉守汉成帝的延陵。

班婕妤的日子更加难过,只剩石人石马相伴,日子越发冷冷清清。

西汉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汉哀帝去世,王太皇太后再次掌握朝政大权,拥立时年9岁的中山王刘衎为帝,是为汉平帝,赵飞燕不甘受辱而自杀身亡。

这时,班婕妤已经没有了情敌死于非命的快感,因为她自己也即将油尽灯枯。

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班婕妤在孤独寂寞中去世,死后被埋葬于汉成帝的延陵中,总算与丈夫同眠地下。

班婕妤作为一个妃子有贤德之名,然而,汉成帝的见异思迁,让赵飞燕姐妹崛起,导致了班婕妤后半生的坎坷和不幸。


历史这样说

班婕妤是西汉汉成帝刘骜的宠妃,也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才女,是著名文学家班固和班昭的姑姑,善辞赋。

汉成帝刘骜刚刚即位,班婕妤就选入皇宫做女官,不久之后就得宠了。汉成帝为她的美貌和文采所深深折服。后班婕妤为刘骜生下皇子,但是不久就夭折了,此后再无生育。

后来赵飞燕和赵合德姐妹入宫,汉成帝被二人的美色吸引,渐渐淡忘了班婕妤。但是赵氏姐妹仍嫉妒班婕妤的才貌,想嫁祸于她,得一石二鸟之计。于是赵飞燕和赵合德借巫蛊事件打击许皇后,陷害班婕妤。班婕妤因汉成帝的信任,并没有追究。班婕妤于是身退长信宫去侍奉王政君了,也就是刘骜的母亲。

后汉成帝刘骜过分沉迷于酒色,不久就暴毙于赵合德怀中。汉哀帝继位后,要求班婕妤去给汉成帝守灵,油尽灯枯。即使王太后再次掌权,自己丈夫也没了,年龄也大了,不久就去世了。

怎么说呢,班婕妤和汉成帝就是痴心女子负心汉的故事。男人终究抵不住声色犬马的诱惑,赵飞燕和赵合德的得宠造成了一代才女的不幸。


消失的月光

汉成帝妃班婕妤是《汉书》作者班固的祖姑(姑奶奶)。初入宫时为少使,很受成帝宠幸而升婕妤。成帝曾按排与其同辇,班婕妤辞曰":观古图画,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之乎"?王太后知道后对其大加赞赏。赵飞燕姐妹受宠后诬告许皇后和班婕妤,成帝考问班婕妤,对曰":妾闻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修正尚未蒙福,为邪何以望?使鬼神有之,不受不臣之诉,如其无知,诉之何益?故不为也"。成帝觉得有道理,赏百斤黄金。班婕妤为了自保,请求到长信宫侍奉王太后,得到准许。汉成帝死后,搬到陵园居住,死后葬于此,也算得以善终。留有巜自悼赋》《怨歌行》等诗赋多篇,是一代才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