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破坏别人婚姻,会遭受巨大果报?

友人L是一位人很好的女子。

她模样秀丽,玲珑可爱,她属于热心肠的女孩,非常喜欢帮助别人,有一点类似老好人的性格。三年前,她和男友Q先生结婚。其实当L跟我们大家说她准备嫁给Q时,一些朋友委婉地表达了担忧。情况是这样的:Q很帅气,也比较有能力,在媒体圈他年纪很小便展现出了很不错的潜力并获得了许多机会。

Q的家境比较普通,作为哥哥他有一个还在上学的弟弟和一个妹妹。Q的家庭没有过多的资源可以帮助在北京打拼的Q,而Q每个月要把大部分的收入寄给家里用作弟、妹的上学、生活费用。

L和Q相遇的机缘,是二人在同一个单位。L对Q应当算是一见钟情,其实当一个男子有着不错的外表、不错的才华,又很风趣幽默时,女孩子确实比较容易动心。L对Q是非常好的:她知道Q家境的困难,每次约会都是自己掏钱请Q吃饭、看电影。Q后来想读在职研究生,L把自己攒的钱拿出来(还从家里以借口骗了一些)用作Q的学费。后来,L看不下去Q长期租着8平米的小房子,而自己掏钱给Q租了四环附近一个蛮舒适的地方去住。

除了这些物质上的帮助,L平日里对Q算是百般关心,有一次Q生病了,L天天在家给他熬药,每个周末还都会去Q家给Q炖肉补身体。在21这样一个世纪,L几乎定义着古典恋人的极致。之所以大家反对L嫁给Q,并非因为L与Q家境的悬殊,也不是因为L扮演着爱情中付出更多的那一方,而是在二人交往的第二年,曾发生过一个事情:一个比L小四岁的女孩有一天找到L,给她看了一份体检报告——这个女孩怀孕了,孩子是Q的。

举一个有一些让人“五味陈杂”的细节,Q或许是因为平日工作压力比较大,他在云雨之事上有着不同于常人的需求,有一次他跟我吃饭聊天(我和L、Q都是认识的朋友)大肆讲述自己买了好多专门用于云雨的“器具”,并在L身上使用……那次饭,或许是我20多年来吃过的最恶心的一顿饭,那次之后Q再约我,我从未出去过。

我为L感到悲哀,她这样深爱这个男子,而这个男子呢?把她当做“供养”自己的金库、发泄兽欲的玩具、倾倒垃圾的垃圾桶……当她告诉我们,她决定嫁给L时,我看到她眼神中露出的幸福神情,当时我觉得,无论之前发生了什么,最终终成眷属,L的幸福也要到来了,我非常高兴。但Q终究没有逃脱Q的窠臼。

二人婚后一年多的一天,L找了我们两三个最好的友人,约在一个以前常去的酒馆。那一晚本身就在下雨,而L更是一直在哭,她哭的非常伤心。她说Q提出离婚,他和一个年轻的同行认识并相爱,而那个女孩能够给Q提供L所不具备的资源:家里非凡的财富、家族企业管理岗的职位、日后前往国外深造的机会……至今回想那一天,我都觉得那是一个悲哀的画面:L是个好人,她非常善良,她梦寐以求的生活不过是一个温馨的家庭、一个自己深爱的丈夫、并陪伴这个深爱的男子去实现他的梦想。

而终究她被抛弃,她的梦想彻底破灭。签离婚协议的那天,L怀孕四个多月,她知道自己怀孕却没有告诉Q。她说她会一个人把这个孩子带大,并把他/她培养为与其父不同的人。在震撼之余,只有悲哀之感。这个事情过去后,其实与L和Q的联系便很少了,直到今年年初。在一次朋友聚会上,我听到一个消息:Q和他的新夫人生下一个兔唇的孩子,而且这个孩子脑筋似乎有问题(好像是痴呆)对Q而言坏消息似乎不止于此,他供职的那个家族企业主业是钢铁和相关生意,结果赶上钢铁价格寒冬,企业经营状况一落千丈……让我想起这段故事的原因,其实是最近流传甚广的关于“破坏婚姻”问题的讨论。我想Q的经历其实诠释着天道对于这个问题的态度:不是不报,只是是时候未到。

纪晓岚是个闲人,所以他曾记录了许多闲故事。

其中有一个故事,让人深思。

在他生活的时候,在四明那个地方有个秀才,被视为天才。这个秀才叫葛鼎鼐,文采奕奕。在四明有一个土地庙,香火不错,庙里有一个负责祭祀事宜的庙祝。

有一天,庙祝做了一个梦:土地神在梦中找到他,跟他说赶紧给我在庙四周建个围墙。庙祝很奇怪,就在梦中问土地爷爷,为什么需要围墙呢?土地爷爷说,这葛鼎鼐命里有能够当状元的运势,每次他经过庙,我都得起身向他问安,弄个围墙我就没这些麻烦了。

庙祝于是就开始筹资准备间围墙。结果过了没多久,他又做了一个梦,在梦中土地爷爷跟他说不用建围墙了,庙祝很奇怪,问为什么。土地爷爷说,因为他帮人写了一篇休书,状元的运势已经没了。在纪晓岚的记录中,这位葛鼎鼐最终只考上了举人,连进士都没考上。

葛鼎鼐没有当第三者、没有出轨,不过是帮人写了一封休书——一封帮助一个男人抛弃妻子的休书,便失去了当状元这样的运势,可见对于破坏婚姻的事情,天道法则是严苛的。

破坏婚姻的事情,在古代神秘学中被称为“破人婚姻”。有一句在中国流传甚广的老话:“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至今在一些地方,岁数大的人都会告诉你,破坏别人婚姻会造天谴。这是一种在中国文化体系内根深蒂固的信仰。

在神秘学中,至今都没有一个类似数学的算法:告诉你破坏别人婚姻后会得到具体多少多少的惩罚。但各种事实已经凸显,破坏婚姻确实是一件让人忌讳的事情。唐明宗从盛世君主沦为逃难君王,自古以来有很多解读的原因,其中之一便是他“扒灰”的行为,他抢了自己的儿媳妇杨玉环。这不仅仅是破坏了儿子的婚姻,更是乱了人伦纲常。朱温建立了后梁,被视为曹操一样的霸主,但最终被残忍杀死,正是因为他不断抢夺别人妻子来发泄自己的欲念。一般认为,破坏别人婚姻可能会有几种常见的报应:

  1. 破坏别人婚姻,有一天自己的婚姻也会被别人破坏。
  2. 生出不太健康的孩子。
  3. 自己孩子日后的婚姻会遭到别人破坏。
  4. 影响父母的婚姻。
  5. 在下一世轮回中遭到爱情方面巨大的折磨或者惩罚。

其实某种意义上,Q得到的报应算是现世报,这是一种见效最快的,就是人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就会看到报应。对于一些命格强大的人而言,有可能这一世的报应无法出现在命运中,那往往就会转移到下一世。而另一个需要警惕的则是三代报,有时候做了恶事自己之所以没有受到惩罚,是因为这个报应出现在了父母或者子嗣的身上。做恶事其实很难不受到惩罚,而且做了一小件恶事,可能需要十件很大的善事才能偿还。

在21世纪,关于婚姻的传统哲学观点正在坍塌。人们追逐更加自由、激情的爱情。这就让玄学对于婚姻的解读变得越发乏力——很多人会说,这是封建的窠臼,这是糟粕,这是为了吓唬人而做出的一种神秘学宣言。其实并不是,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对婚姻都应当是认真、负责的。

成熟的人,大都会认同:婚姻和爱情并不是一个直接等号的关系。今天讨论的所有因果报应,也都是关于婚姻——一种法律、仪式确定后的人际关系。男人,在婚姻问题上,应当承负更多的责任,这并非女权主义或者男权主义的探讨,而是基于中国文化的现状和特点:中国的婚姻文化至今都是男权体系下的一种产物,比如孩子的姓氏99%的情况下是跟随父方,比如婚礼的风俗依然是偏向于男方体系下的古风俗的承继。

当然,在未来随着人们观点更为开放,孩子可以跟随母方的姓氏(从基因学角度其实这样才更合适)婚礼风俗可以男女方更加平衡。但眼下,2016年的中国,我们的主流文化依然比较传统,那么男人就应当承担更大的责任:守护珍贵的婚姻、爱惜自己的妻子、珍视感情、并不去破坏别人的婚姻。在读史书中,我认为中国古人对于男人最高的评价之一是“重情重义”。

一个重情重义的男人,基本上都是一个人品过硬的人,一个寡情的男人很难想象他能对别人有多好。“情种”并非一个贬义词,李煜是情种、苏轼是情种、陆游是情种、曹雪芹是情种、纳兰容若是情种。当一个男人能够珍爱自己的妻子时,这个男人一定不差。

在这个社会,我们有太多的歪风邪气,我们用金钱、地位、名望去衡量一个男人的成功与否,殊不知这些都是虚、都是空。一个对自己家人充满担当、一个对自己妻子珍惜负责、一个爱着自己家庭的男人才是真正值得推崇的,他可能只是可卖煎饼的大叔、一个开着出租的伯伯、一个经营着烤串店的男子,但他们比那些禽兽之心的“成功人士”更为伟大。世间,只有真心无价。

破坏别人婚姻,看似只是破坏了一段关系,或者可以打着“为了爱情不惜代价”的幌子。但从根本讲,破坏的是天地间最根本的法则。两个人能做夫妻,是在强大的姻缘羁绊之下的产物,可能为了一世夫妻,两个灵魂等待了几百年。所以,很可能破坏婚姻的行为会沾染上巨大的因果。

有人可能会说,那没准“这种破坏婚姻的行为也是命中注定呢?”“我爱上这个已婚之人也是命中注定呢?”这是对轮回学最大的误读。很多人在用定数解读自己一生的所有行为,但这并非定数的概念。定数不是万事皆定,定数的概念是一个动态的区间。

以人的寿命为例,定数会规定的是一个大致的寿命范围,而具体活多久,还跟一个人积德行善有直接关系。而且,定数的哲学,并不是用于解释“行恶”的原因的。就算你发现“哎呀,这个已婚的人我真的好爱啊。”你依然可以控制自己不去做过分的事情。

金岳霖爱了林徽因一辈子,在林徽因过世后,有一天金岳霖摆上宴席宴请自己所有的朋友和弟子。然后在宴会上,他忽然起身举杯说:“今天,是徽因的生日。”金岳霖一生没有结婚,他爱林徽因,但他没有去破坏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婚姻。这就延伸到对于到底什么是爱的探讨了,有限度、有目的的爱并非是真爱。

所谓限度,比如亲人,他们爱你是因为有一个血统限度,他们会保护你,而抵抗血统之外的人。有目的,则是说为了得到,当爱跟得到进行联系时,本身爱就变质为了占有欲。弘一法师说的非常对,爱是慈悲。什么是慈悲?慈悲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施舍,而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没有任何原因、目的、限度的对一个人或者事情的关心、爱护、责任感。这才是爱。

打着爱的旗号其破坏别人婚姻,本身就是对爱这个世间最美好字眼的最大侮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真正爱一个人,应该更多为这个人考虑,而不是像征服者、杀戮者一样为了得到不惜手段。佛学有一个非常伟大的观点:随喜。这是一个真正智慧的理念。

更不要说,为了金钱、权势、名望等目的去破坏或者利用别人的婚姻的行为了,这就已经超过了破坏婚姻的果报的范围了。这是一个躁动的时代,每个人有属于自己的哲学、选择,其实哲学与选择本身并无对错,也无高低之分。生活方式或者说一个人或者的方法是无法进行高低判断的。

所以,最终这是一个归结为随缘的话题,如果你认同“破坏婚姻并不是好事”那么你就更珍惜自己的婚姻、也不去破坏别人的感情。如果你有不同的想法,随缘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