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陽區上鹽灣鎮寨坬村打造“好風景” 脫貧“有前景”

今年的“五一”前後,在榆陽區上鹽灣鎮寨坬村,可謂是好戲連臺。秦腔本戲、陝北說書、婚俗表演等富有陝北特色演出超過120多場,吸引遊客超過5萬人次,直接帶動旅遊綜合收入20萬餘元,強力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穩步推進。今年以來,該村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奮力開創旅遊惠民新局面。依託500孔窯洞,發展以傳統村落、生態、文化等旅遊產業,種植以富硒水稻、設施果蔬特色農業,助力脫貧攻堅,使旅遊產業惠民有了新增長點,更為貧困群眾打開了脫貧致富的大門,逐步形成“旅遊+特色種植業”模式,貧困戶脫貧有“盼頭”。

發展鄉村旅遊 助力脫貧攻堅

上鹽灣鎮寨坬村離榆林城52公里,總土地面積8550畝,其中林地面積3500畝,耕地面積1806畝,全村共有314戶1019人,常住人口716人,勞動力420人,目前有貧困戶6戶10人。寨坬村和南部山區很多村子一樣,由於種植傳統作物不成規模,產量低下,價格不高,群眾收入低。大量村民外出務工,村裡的大片土地撂荒,自然資源閒置,村內無集體經濟,是省級貧困村。然而,在扶貧攻堅的道路上,寨坬村藉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東風,全面完成了改革任務,規劃以“旅遊+特色種植業”為產業,現在的寨坬村正在悄悄地蛻變。

“現在村民都住進了美麗新農居,山上500孔廢棄的土窯洞成為我們村發展鄉村旅遊業的一個契機。”村支部書記葉士來說。為了幫助貧困群眾早日實現脫貧致富,寨坬村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等得天獨厚的優勢,大力發展旅遊業,努力打造藝術民宿鄉村。

作為省級貧困村和榆陽區第一批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村,2017年3月寨坬村兩委班子赴趙家峁村學習產權制度改革經驗,決定走發展集體經濟、培植新興產業的路子。 2017年4月,寨坬村召開產權制度改革推進會,收回了舊村500孔閒置窯洞的經營權。通過多次會議,實現了二輪承包土地入股合作社,現在不管是水地、山地、林地以及集體資源性資產和窯洞資源都由合作社統一經營。

寨坬村民俗旅遊啟動建設以來,合作社吸收文化旅遊企業、知名人士認領打造景區窯洞,挖掘人文歷史資源,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著力打造無定河畔上鹽灣圖像聖殿和無定河畔上鹽灣畫家村,謀劃建設全國一流的藝術民宿村。

“目前,村集體打造一院10孔窯洞作為國家級一級攝影陳寶生先生攝影展室和工作室,已掛牌成立陝西省山水畫研究會寫生基地、榆林市美術家協會寫生基地、榆陽書畫院創作基地、陝北民歌博物館寨坬戶外演出基地、陝北民歌研究會創作基地等供攝影寫生、學習培訓,已開展榆林美麗鄉村休閒旅遊行暨上鹽灣鎮首屆無定河畔杏樹紅葉民俗攝影節、榆林文藝家文化扶貧進寨坬等活動。”村委會主任候貴榮說。

談起今年的發展規劃,村支部書記葉士來信心滿滿,寨坬近期目標是以500孔窯洞的改造為核心,融入歷史、藝術、民俗等文化內涵,升級村落文化氛圍,將窯洞村落片區打造成為北方的“富春山居圖”,同時通過民宿度假旅遊,延伸帶動濱河休閒農業旅遊,整體打造寨坬田園綜合體。“我相信寨坬村一定會成為一座充滿古樸而又現代的、藝術的、國際一流的民俗文化藝術村,會成為榆陽展示鄉村振興、加強對外開放的文化新名片。”葉士來說。

大力發展特色種植業 催開農民“致富花”

“今年我種了十幾畝高粱,預計能收入一萬多,還養十幾只羊,現在村上建設設施果蔬大棚,在村裡打工一年下來能掙兩三萬,再也不用出去打工了,如今在家門口就能把錢錚了。”已經脫貧貧困戶葉擁軍笑著說。產業是農村長遠發展之基,是脫貧致富的主要依託。只有有了產業支撐,才能從源頭上解決貧困問題、拔掉“窮根”。

近年來,寨坬村始終把特色產業助農增收作為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以特色農業為抓手,依託山區資源,發揮生態優勢,大力發展種植富硒水稻、高粱、夏馬鈴薯,同時發展溫室大棚種植等不斷壯大特色產業發展,增強貧困群眾的“造血功能”,走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產業脫貧之路。

站在寨坬村的半山腰上可以看見,公路旁整合平整的土地上64座溫室大棚的框架已經建好,村民們還在抓緊時間修建。“再有兩個月64座溫室大棚就能建好使用了,初步準備種植設施蔬菜、瓜果採摘等,有了集體收入,會給農民分紅,農民的收入年底肯定會增長。”村委會主任侯貴榮說。

據瞭解,寨坬村去年高標準完成280畝鹽鹼地治理,今年將完成1020畝鹽鹼地改造,連片種植富硒水稻500畝、高粱300畝、夏馬鈴薯100畝,籌建溫室大棚64座,著力打造“三十里上鹽灣”富硒大米、富硒雜糧和瓜果採摘,逐步實現農業產業化、品牌化、現代化。目前,合作社已將村內土地承包給本村種植大戶,實現集體收入10萬元。

寨坬村依託豐厚的生態旅遊資源優勢,堅持規劃引領,以特色產業為基礎,以美麗鄉村為載體,以休閒旅遊為支撐,積極探索脫貧攻堅與鄉村旅遊有機融合的新途徑、新方式,走出了一條鄉村旅遊助推脫貧攻堅的可持續發展之路。一年的時間,寨坬村貧困戶從去年的12戶32人減少到現在的6戶10人,村民的收入逐步增加,產業項目不斷引進,讓貧困村民的致富信心越來越強。如今,貧困村蛻變成旅遊休閒度假的好去處,曾經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乘上了“旅遊+特色種植業”這趟列車,日子過得越來越好。全村正抓住鄉村振興戰略這個重大機遇,繼續發揮好旅遊扶貧對貧困群眾的特殊作用,持續推進鄉村旅遊提檔升級,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小康而努力奮鬥著。(通訊員:張利平 李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