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阳区上盐湾镇寨坬村打造“好风景” 脱贫“有前景”

今年的“五一”前后,在榆阳区上盐湾镇寨坬村,可谓是好戏连台。秦腔本戏、陕北说书、婚俗表演等富有陕北特色演出超过120多场,吸引游客超过5万人次,直接带动旅游综合收入20万余元,强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稳步推进。今年以来,该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奋力开创旅游惠民新局面。依托500孔窑洞,发展以传统村落、生态、文化等旅游产业,种植以富硒水稻、设施果蔬特色农业,助力脱贫攻坚,使旅游产业惠民有了新增长点,更为贫困群众打开了脱贫致富的大门,逐步形成“旅游+特色种植业”模式,贫困户脱贫有“盼头”。

发展乡村旅游 助力脱贫攻坚

上盐湾镇寨坬村离榆林城52公里,总土地面积8550亩,其中林地面积3500亩,耕地面积1806亩,全村共有314户1019人,常住人口716人,劳动力420人,目前有贫困户6户10人。寨坬村和南部山区很多村子一样,由于种植传统作物不成规模,产量低下,价格不高,群众收入低。大量村民外出务工,村里的大片土地撂荒,自然资源闲置,村内无集体经济,是省级贫困村。然而,在扶贫攻坚的道路上,寨坬村借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东风,全面完成了改革任务,规划以“旅游+特色种植业”为产业,现在的寨坬村正在悄悄地蜕变。

“现在村民都住进了美丽新农居,山上500孔废弃的土窑洞成为我们村发展乡村旅游业的一个契机。”村支部书记叶士来说。为了帮助贫困群众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寨坬村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等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努力打造艺术民宿乡村。

作为省级贫困村和榆阳区第一批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2017年3月寨坬村两委班子赴赵家峁村学习产权制度改革经验,决定走发展集体经济、培植新兴产业的路子。 2017年4月,寨坬村召开产权制度改革推进会,收回了旧村500孔闲置窑洞的经营权。通过多次会议,实现了二轮承包土地入股合作社,现在不管是水地、山地、林地以及集体资源性资产和窑洞资源都由合作社统一经营。

寨坬村民俗旅游启动建设以来,合作社吸收文化旅游企业、知名人士认领打造景区窑洞,挖掘人文历史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着力打造无定河畔上盐湾图像圣殿和无定河畔上盐湾画家村,谋划建设全国一流的艺术民宿村。

“目前,村集体打造一院10孔窑洞作为国家级一级摄影陈宝生先生摄影展室和工作室,已挂牌成立陕西省山水画研究会写生基地、榆林市美术家协会写生基地、榆阳书画院创作基地、陕北民歌博物馆寨坬户外演出基地、陕北民歌研究会创作基地等供摄影写生、学习培训,已开展榆林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暨上盐湾镇首届无定河畔杏树红叶民俗摄影节、榆林文艺家文化扶贫进寨坬等活动。”村委会主任候贵荣说。

谈起今年的发展规划,村支部书记叶士来信心满满,寨坬近期目标是以500孔窑洞的改造为核心,融入历史、艺术、民俗等文化内涵,升级村落文化氛围,将窑洞村落片区打造成为北方的“富春山居图”,同时通过民宿度假旅游,延伸带动滨河休闲农业旅游,整体打造寨坬田园综合体。“我相信寨坬村一定会成为一座充满古朴而又现代的、艺术的、国际一流的民俗文化艺术村,会成为榆阳展示乡村振兴、加强对外开放的文化新名片。”叶士来说。

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 催开农民“致富花”

“今年我种了十几亩高粱,预计能收入一万多,还养十几只羊,现在村上建设设施果蔬大棚,在村里打工一年下来能挣两三万,再也不用出去打工了,如今在家门口就能把钱铮了。”已经脱贫贫困户叶拥军笑着说。产业是农村长远发展之基,是脱贫致富的主要依托。只有有了产业支撑,才能从源头上解决贫困问题、拔掉“穷根”。

近年来,寨坬村始终把特色产业助农增收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以特色农业为抓手,依托山区资源,发挥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种植富硒水稻、高粱、夏马铃薯,同时发展温室大棚种植等不断壮大特色产业发展,增强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走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脱贫之路。

站在寨坬村的半山腰上可以看见,公路旁整合平整的土地上64座温室大棚的框架已经建好,村民们还在抓紧时间修建。“再有两个月64座温室大棚就能建好使用了,初步准备种植设施蔬菜、瓜果采摘等,有了集体收入,会给农民分红,农民的收入年底肯定会增长。”村委会主任侯贵荣说。

据了解,寨坬村去年高标准完成280亩盐碱地治理,今年将完成1020亩盐碱地改造,连片种植富硒水稻500亩、高粱300亩、夏马铃薯100亩,筹建温室大棚64座,着力打造“三十里上盐湾”富硒大米、富硒杂粮和瓜果采摘,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品牌化、现代化。目前,合作社已将村内土地承包给本村种植大户,实现集体收入10万元。

寨坬村依托丰厚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坚持规划引领,以特色产业为基础,以美丽乡村为载体,以休闲旅游为支撑,积极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的新途径、新方式,走出了一条乡村旅游助推脱贫攻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一年的时间,寨坬村贫困户从去年的12户32人减少到现在的6户10人,村民的收入逐步增加,产业项目不断引进,让贫困村民的致富信心越来越强。如今,贫困村蜕变成旅游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乘上了“旅游+特色种植业”这趟列车,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全村正抓住乡村振兴战略这个重大机遇,继续发挥好旅游扶贫对贫困群众的特殊作用,持续推进乡村旅游提档升级,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而努力奋斗着。(通讯员:张利平 李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