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稻田養蝦!看咱肥西農民如何實現「一田雙收」?

↑ 點擊上方“微美肥西”關注我們

寒露前後,

水稻陸續收割,

稻田蝦也已捕撈結束.

稻田養蝦,

究竟如何“一田雙收”呢?

微小西帶你一起瞧瞧去~

「脱贫」稻田养虾!看咱肥西农民如何实现“一田双收”?

1

從過去單純種水稻,到現在‘一稻兩蝦’綜合種養,效益翻幾倍

——全省稻漁綜合種養達140萬畝,其中稻田養蝦佔98%以上,產量接近15萬噸

9月25日,記者來到肥西縣汪堰村。田野裡水稻金黃一片,即將收穫。而搞稻田養蝦的農戶,早已賺得盆滿缽滿。

“我和弟弟一起搞稻田養蝦,今年才第一年。 ”沿著泥濘的田埂,記者隨種糧大戶程功來到他的基地。眼前近300畝稻子已近成熟,圍著田邊的是條“U”字型河溝,寬不過1米,深卻有近2米。 “蝦已經快捕撈結束了,剩下的是種蝦。 ”程功說。

「脱贫」稻田养虾!看咱肥西农民如何实现“一田双收”?

稻田裡如何養蝦?程功介紹,三四月份放水漫過田,放蝦苗。端午節前後就能捕撈。捕撈後排水,種蝦進到“U”型水溝裡。待6月份插秧後20天左右再放水漫田,8月捕撈。 “從過去單純種水稻,變成‘一稻兩蝦’綜合種養,效益翻幾倍。 ”程功說。

模式一變,效益兩樣。記者來的時候,程功的弟弟剛剛往合肥寧國路飯店送走一批蝦,“100斤不到,價格在26塊錢一斤,一車就是2600多塊錢。 ”在田頭,程功給記者粗略算了筆賬:春天一季蝦畝產150斤左右,賣到20塊錢一斤;夏季蝦畝產200斤出頭,賣到30塊錢一斤。去掉成本純利接近6000塊錢。

隨後,記者又來到肥西縣山南鎮山南社區。在這裡,孫先富領頭的合肥萬豐生態稻蝦養殖合作社,帶動周邊農戶發展稻田養蝦近8000畝。

“今年兩季蝦平均畝產350斤左右,去掉成本畝均效益大概5500元。 ”孫先富告訴記者,山南過去習慣一年只種一季稻,收了後地一直放到第二年5月份,畝均效益不過200元,“搞了稻田蝦,效益確實一個天一個地,值得推廣。 ”肥西縣畜牧水產局高級工程師王志舉介紹,目前全縣龍蝦養殖總面積近5萬畝,200畝以上的稻漁綜合種養基地76個。

省漁業協會秘書長李正榮介紹,今年全省稻漁綜合種養達到140萬畝,其中稻田養蝦佔98%以上,預計產量接近15萬噸。稻田養蝦可以“一水兩用,一田雙收”,從近幾年發展情況看種養效益好,畝均增收1500元左右。

2

從我省看,稻漁綜合種養畝均化肥、農藥使用減少30%以上,稻米品質優良

——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知名稻蝦米品牌,提升附加值,開拓稻田養蝦增收空間

稻田養蝦,不僅產出小龍蝦,也直接改善稻米品質。

「脱贫」稻田养虾!看咱肥西农民如何实现“一田双收”?

9月25日下午,在孫先富的合作社辦公室裡,記者看到掛著一排10個稻穗,上面標著姓名。 “這是前幾天送來的樣品,都是合作社下面搞稻漁綜合種養的家庭農場種的。送到縣裡監測發現2個有農殘,8個沒有的可以納入收購範圍。 ”孫先富說。

李正榮介紹,稻漁綜合種養可以減少化肥和農藥投入,提供更多綠色健康的稻米和水產品。 “從我省看稻漁綜合種養畝均化肥、農藥使用減少30%以上,稻米品質優良。 ”李正榮介紹。

不過,目前稻蝦米並沒有真正打開市場,很多農戶只能按普通稻價格隨行就市銷售,增收潛力沒有得到挖掘。前不久舉辦的第十屆合肥農交會上,不少合作社推出了稻蝦米,銷售卻一般。

“沒打藥,都說這個稻子好,但我自己沒渠道賣到超市,只能跟以前一樣賣給販子,1塊多錢一斤。 ”程功說,眼下主要是龍蝦賺錢,還顧不上稻子。

在山南社區,孫先富已經先行一步,前不久申請的 “綠色食品”標誌已批下來。利用去年的稻穀,他加工了一批米,設計了包裝,打上品牌和“綠色食品”標誌,準備探一探稻蝦米路子。 “打算定價在8塊錢一斤。國慶後要去趟北京,和一個銷售平臺談好了。如果能打開市場,畝均效益還能提高几倍。 ”孫先富說。

“除了宣傳不夠外,米的品種也有待提高。 ”孫先富認為,目前搞稻蝦種養精力都在龍蝦上,米一般還是老品種雜交米,在口感和營養上很一般,難以打開中高端市場。孫先富說他已經決定明年種植優質香米,並且對合作社社員實施“五統一”管理模式,在養殖好龍蝦的同時提升稻米品質。

李正榮建議,各地要鼓勵引導經營主體、行業協會、中介組織等參與稻漁品牌創建,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優質安全、在省內外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知名稻米品牌。 “可以一個區域扶持一個合作社,把分散的大戶組織起來,然後推動加工龍頭企業通過合作社和大戶對接,聯合生產稻蝦米。 ”李正榮認為,這樣既解決了一家一戶缺乏品牌和加工銷售能力,無法挖掘稻蝦米價值的問題,又解決了特色產品加工的規模問題,“有了穩定可靠的稻穀供應,企業也能放心打品牌、擴銷量”。

3

在發展中要引導農民正確看待產量,畝產並非越高越好

——稻蝦綜合種養應堅持“穩糧增收,稻漁互促,綠色生態”理念,統籌生態、經濟與社會效益

採訪中,記者瞭解到稻漁綜合種養並不是新鮮事。

王志舉告訴記者,早在上世紀90年代,肥西就大力發展稻田養蟹,效益曾頗為可觀,但很快偃旗息鼓。 “主要是技術服務跟不上,加上那時農業稅費負擔重,農民紛紛出去打工,也就推廣不下去了。 ”王志舉回憶。此外,孫先富也曾在長豐觀摩過稻田養蝦。 “那時候龍蝦賣3到5塊錢一斤,不掙錢,搞一陣子就散了。 ”孫先富說。

那麼,現在紅火的稻田養蝦會不會像過去一樣,一陣風后消失?

「脱贫」稻田养虾!看咱肥西农民如何实现“一田双收”?

李正榮認為,當前規模農業發展為稻漁綜合種養提供了基礎,而近年來龍蝦經濟的火爆直接促進稻田養蝦迅猛發展,“稻田養蝦迎合了消費升級和現代農業發展需要,具有長遠發展空間”。

2016年,按國家有關部門部署,我省啟動“雙千工程”,以畝產千斤稻、戶增千元錢為宗旨,發展稻漁綜合種養。省及各地紛紛出臺引導政策,面積迅速擴大。像肥西縣每年投入數百萬元,鼓勵規模養殖基地發展。

“效益可觀,但也不能盲目發展。 ”王志舉強調,稻田蝦不能盲目擴大面積,也不能一味追求高產。

王志舉強調,並不是所有稻田都適合養蝦,必須是低窪田塊,給排水方便,否則遇暴雨或乾旱,容易減產乃至絕收。“農村水稻種植以家庭為主,田塊較小,發展龍蝦要想成片很難,發展千畝、萬畝連片更難,更強求不得。 ”王志舉說。

“在發展中要引導農民正確看待產量,畝產並非越高越好。 ”李正榮分析,片面追求龍蝦產量會導致龍蝦病害增加,飼料、漁藥投入都會相應增加,給龍蝦質量安全帶來風險。此外產量短期大幅度增加,還會導致價格下跌,導致增產不增收。因此,稻蝦綜合種養應堅持“穩糧增收,稻漁互促,綠色生態”的理念,注重生態、經濟與社會效益,不能片面追求產量。

穩步提高效益,還需要在技術、保險等方面給予種養大戶有力支持。採訪中,不少農民反映,目前養殖技術良莠不齊,病害有多發的趨勢。呼籲將稻田綜合種養納入政策性保險。稻田高低不平,崗區田塊較小,希望政府組織進行田塊整合。“根據種養大戶的反映,下一步將出臺相應措施,推動稻田養蝦健康發展,讓農民持續增收。 ”王志舉說。

「脱贫」稻田养虾!看咱肥西农民如何实现“一田双收”?

他們還關注這些:

「脱贫」稻田养虾!看咱肥西农民如何实现“一田双收”?

主辦單位:中共肥西縣委宣傳部

平臺建設及技術支持:肥西縣網宣辦

轉載或合作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