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為何又被稱作“琵琶城”?

作家醉伊笑紅塵

確實有這麼一說,相傳還是乾隆皇帝御封的。當然,不是因為吉林市盛產琵琶,而是跟當時吉林城的形狀有關。

吉林市古語“吉林烏拉”,很早就有人居住。在清朝康熙十二年修建新城(此稱謂用來區別西漢以來所建城池),坐落在今天玄天嶺以南、松花江北岸。注意,這裡的北岸指今天河南街、琿春街那片兒。不是江北!不是江北!不是江北!

新城據記載,南依松花江,東西北三面豎松木為牆,高八尺,北面280步,東西各250步,周長780步。三面各有一門。城牆外,還有一道護城壕,壕外還有一道土牆。後來在乾隆七年(1742年)。因原有新城狹小,對吉林城區進行了改造,改造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當年發生一起重大火災,燒燬衙署、房屋數百間;二是次年乾隆皇帝要東巡吉林。

改造後吉林城共有5個城門,即小東門、大東門、巴爾虎門(今光華路與昆明街交會)、大北門(今北極門)、西門(臨江門)。對這片熟悉的一說你就能明白,新城南部略寬,北部偏窄,北極門還突出來一塊,整個城體類似琵琶狀。當時繞城而流的松花江在城的一側還拐了個彎,於是民間就有傳說,稱乾隆皇帝來吉林馴狩時,在城西歡喜嶺駐馬觀覽吉林城。心中歡喜、龍心大悅,遂留下“琵琶城,彎把灣,銅幫鐵底松花江”的讚譽。


就這麼的,吉林城又有“琵琶城”之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