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谷有谷茬茬、糜有糜茬茬的干大

干大其人

董珍

在农村,一个村子里的人通过这样或那样的关系总会套上某种亲戚关系。有时套来套去就差辈分了,从男方家论是平辈,但又从女方家论不是大一辈就是小一辈,亲戚见了面有时不知道怎么称呼对方。最后总是以“谷有谷茬茬,糜有糜茬茬”为标准挑较亲的称呼。

我和干大的辈分关系是由姨夫演变而来的,称呼姨夫是因为他是大哥挑担的堂叔。最后又称干大是因为我小儿子小时候特别爱哭,按照当地习俗,爱哭的娃娃领到路边等个干大就不哭了。于是母亲和我媳妇就在某一个大清早抱着小儿子在我家门前的路边上等着拜干大。小儿子等到的干大是我干大的二儿子。果然灵验,哭闹不休的小儿子从拜了他干大之后就再也不哭不闹了。就这样,我就把原来的姨夫改称为干大了,这样称呼感到亲切,同时含有感恩之情。

干大对我的第一印象他是我家的恩人。一九八零年我父亲病逝。那时我还不到十岁,记事隐隐约约。父亲病逝前欠了王河社的七十斤小麦,那时我们家里总共都没有七十斤小麦,要偿还,对于当时一个塌了天的家庭来说简直是不可能的事。在母亲为这七十斤小麦焦虑万分之时,干大就对母亲和我大哥说他已经给王河的社员说了,把父亲欠的那七十斤小麦免了,再不还了。在那我们全家一年都吃不到七十斤小麦的年代,干大的“赦免”无非等于救了我们一家老小的命。从此,干大就成了我心目中的恩人。

会宁谷有谷茬茬、糜有糜茬茬的干大

为了感谢七十斤小麦的减免之恩,我小时候会有意无意的去干大家转悠,农村每年到腊月里要给牲口铡过年草(腊月里多多铡些草过年时就可以转亲戚或招待亲戚再不铡草),干大家每年过年前总是在门滩和场里晒着满满的草,我会和干大的儿子一起把那么多的草一天铡完。虽然累的后脑勺都疼,但好客的干大总是以猪肉炒粉条招待我,饱餐一顿,困意全无,干大说这草随便吃到正月十五以后时,我感觉很有成就感和回报感恩的幸福感。

会宁谷有谷茬茬、糜有糜茬茬的干大

后来我出门在外谋生,干大也升官了,由生产队的队长高升到村主任位置了。由于干大豁达开朗的性格造就了他的人缘,也因为他没有一点官架子,就能和群众打成一片。那时村里不管谁家过红白喜事都能看到他的影子,也能听到他爽朗的笑声。干大的拳好,酒量也好,我刚步入社会,不会划拳,酒量也不行,一次在高山社给别人恭喜的场合遇到了他,非要和我这个“老工人”喝一哈,当时我虽然酒量不行,但也喜欢喝酒。于是就和干大第一次酒场较量,最后让他把我灌得酩酊大醉。我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从高山去的雷湾姑舅爸家,并且更丢人现眼的是,那天才是腊月二十四还没有到过年的时候,我进门就给舅奶奶跪哈拜年,然后钻到舅奶奶家的条桌下面就睡了。吐了一裤子,表妹晚上把我的裤子洗了,晾在她家的厨房灶台上(当时农村家庭冬天都没有炉子,刚做完饭的灶头稍有温度,表妹就把我的裤子晾在了灶台上烘干)。第二天酒醒之后表妹还原我醉酒的形象时,那时还有自尊和羞耻感的我深感无地自容。从此,我在心中默默的给干大记了“一笔账”。时隔多年后机会终于来了,那一年外甥考上大学回老家暖大学生,又一次碰上干大。通过多年的“苦练”,我的酒量大增,我想着干大也六十多岁的人了,酒量肯定不行了,这次我要放翻他,让他也献献丑。心里是这么想的,但我还不好意思挑战他老人家。谁知道他竟然又来挑战我了。“老工人(爱开玩笑的干大一直这么称呼我),酒量攒练着阿门个老?拳学会老么?敢连干大划一哈不?”。我嘴上虽然谦虚说不行,但心里想,哼!我就等您这句话呢!拳虽不行,但拿我现在的酒量放翻您小菜一碟!于是我又开始和干大进行了长时间的一番较量。喝着喝着我隐隐约约,迷迷糊糊听见干大又在哈哈大笑,还不时挑衅我:“老工人,攒酒量回好着来,拳攒就瓤腾”。我又一次在干大的哈哈大笑声中倒在了沙发上。

会宁谷有谷茬茬、糜有糜茬茬的干大

前些年回家探亲,临返单位前我住到干大家顺便看望他老人家。和他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晚上聊天聊得太晚,第二天早上起来我要急着赶班车(王河到会宁),但好客的干大起床就给我生火让我熬茶,又把儿子的干妈喊起来给我做饭。我说迟了就赶不上车了,但他说早着呢!公鸡还没叫鸣呢!鸡叫了再走还不迟(那时没有手表更没有手机看时间),车走时还鸣号呢!能听见!于是我就喝了一罐罐干大亲自熬的糖茶,又吃了娃干妈做的油饼荷包蛋。茶足饭饱之后干大就送我去坐车,临走时他又给我装了足足三十多斤荞面让我吃荞面节节去,拗不过他老人家的盛情我就拿上了。可是当我们两个赶到徐家沟的场里时班车已经返回了。干大让我再住一天明天早早的走,由于假期已到,我不敢再住。于是我就赶着坐百户去会宁的车,干大说他送我去百户,我硬是没有让他去送,由于当时天还是漆黑一片,我嘴上虽说不让送,但一看黑咕噜咚的河湾心里确实发毛,干大看出了我的心思,就在徐家沟的河边上找了野草生了一团篝火为我照亮并壮胆,时不时喊我的小名让我慢点走,我边答应边赶路边寻思,这干大家的公鸡怎么今天没叫鸣呢?是不是时间还早呢!在上对面河边时我喊着问他“干大,是不是时间还早呢,你家的公鸡怎么没叫鸣呢?”干大在对面又是哈哈大笑:“狗娃,攒侯急,慢慢个走,干大家没养公鸡么到叫啥鸣呢撒”。唉!这个干大。无奈的我擦擦汗继续赶路,干大继续在对面喊我的小名给我壮胆,但绕过滑沟的山时我再看不见河对面的篝火和干大的喊叫声了。我心里的那个害怕啊!但再害怕还得继续赶路。不巧的是,赶到百户时班车又走了!继续得赶到八里湾乡上去坐车。王河到八里乡足足二十余里路程,三十多斤荞面,二十多斤扁豆,近六十斤东西我背到八里乡时我的毛衣,防寒衣全被汗湿透,浑身的热气就像蒸馒头时的蒸汽一样在蒸发,加上满脸的汗珠,等车时过往路人投来奇怪的眼神在看我。当时心里感觉特别不是滋味,幸好,八里放会宁的车赶上了。

会宁谷有谷茬茬、糜有糜茬茬的干大

前年领着两个儿子回了一趟老家,打发两个儿子给他干爷拿了茶叶去看望他老人家。儿子回来说不到两个小时他干爷给他们吃了两顿饭。但他干爷似乎不高兴,问我为啥没有来!说他想我了!今年过年回去本来打算去看望他老人家的,但当我走到我家门前的河边时,我沉思良久后又退缩了,眼前的一条河把我和干大的一段情又隔住了!于是我怀里揣了一条烟,想着在戏场里见到干大的话给他老人家!可两个多小时始终我没有看到他的身影。

会宁谷有谷茬茬、糜有糜茬茬的干大

写到这里,我赞佩干大,他豪爽的性格和大方的为人处世给我们留下了满满的崇拜和敬仰!但我也埋怨干大,地方父母官您也干了多年,为什么就不把通安通往王河的这条路修通呢!但我心里也理解干大!他在位的那时候还没有村村通等这些惠民政策。如果干大能赶上新时代,我深信他会干出一番新事业!是时代造就了人。所有的无奈都是那条河造成的!面对大河思绪万千,恩怨难明!是那条河隔住了我对干大的情和义!也是那条河,毁了我在干大心目中仅有的一点形象!面对大河,不知有多少百姓和我此时此刻的心情一样的复杂啊!干大!我赞佩您,埋怨您,但我又深深的理解您!等那条路修通以后,我还会来找您喝酒!向您学拳!喝您的罐罐茶!我还会给您说悄悄话:“干大,您说您当官有权的时候没有把这条路修通您现在后悔不?(我明明知道当时没有这样的政策,但我还会用这话刺激您)”。因为这条河隔开的不仅仅是您和我的一段情义!而是子子孙孙的财富!在今天这个千载难逢的美好时代里!干大,我还有好多好多话要给您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