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手、膽小、厭食、愛發脾氣,媽媽們應該如何應對?

在21世紀~做一個媽媽是一件辣麼困難的事兒~

比如有的孩子衝動易怒愛打人,有的孩子膽小怯懦不愛上學,有的孩子很大了還愛吸手指頭……………孩子出現這些情況到底是先天性格,還是我這個當孃的教育不當所致?

其實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通常屬於心理問題,家長應該正視。不要通過行為或語言暴力試圖制止孩子,暴力制止只會讓孩子的表現越來越糟。

吃手、膽小、厭食、愛發脾氣,媽媽們應該如何應對?

吃手、膽小、厭食、愛發脾氣,媽媽們應該如何應對?

表現:

一些較大的寶寶經常吸吮手指或腳趾,感覺好像吃嘛嘛香~同時,不吸吮手指居然還睡不著覺。當孃親的也一同心煩失眠了~

主要原因:

干預技巧:

分散寶寶的注意力,父母應多跟孩子溝通,找出孩子的心理問題,此外可以採取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多陪孩子玩,用有趣的玩具逗孩子開心,或是讓孩子幫忙做些小事,增加手部的活動,逐漸糾正吃手指的習慣。

吃手、膽小、厭食、愛發脾氣,媽媽們應該如何應對?

吃手、膽小、厭食、愛發脾氣,媽媽們應該如何應對?

表現:

有些孩子特別喜歡咬指甲和撕手皮,以至於撕裂指甲床或咬出了血!明知不好,用網絡用語就是“我控制不住我寄己”。

主要原因:

孩子愛咬指甲,可能是缺乏微量元素等身體原因,但更多的是心理原因。包括家長關心不夠,家庭關係不和諧造成孩子壓抑、情緒緊張,父母期望過高或學習壓力大等。

干預技巧:

吃手、膽小、厭食、愛發脾氣,媽媽們應該如何應對?

吃手、膽小、厭食、愛發脾氣,媽媽們應該如何應對?

表現:

有些孩子非常衝動易怒就好比一條進了氣的河豚,稍有不順心就大發脾氣,而且攻擊性非常強,有些家長以為這是天生“河豚”的性格,或是低情商的表情,其實很多時候是心理問題。

主要原因:

雖然有些寶寶確實由於先天神經系統的反應存在衝動、易激怒的情況,但是大多數脾氣大的孩子還是跟後天的教育和環境有關。

干預技巧:

暫時性隔離+家長做好榜樣。如果孩子大發脾氣,可以在安全的環境下,將其隔離在比較單調的場所,冷靜幾分鐘,同時要避免任何人去安撫他,這種冷處理的方式對暴怒的孩子比較有效。除此之外,家長務必要自省,儘量不要在孩子面前樹立壞榜樣,尤其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爭吵,並注意控制脾氣。

吃手、膽小、厭食、愛發脾氣,媽媽們應該如何應對?

吃手、膽小、厭食、愛發脾氣,媽媽們應該如何應對?

表現:

3歲以上的孩子依然十分依賴父母或家人,就像“樹熊”一樣,一直趴在爸爸肩膀上,即使是玩最感興趣的玩具,也一定要爸爸/媽媽陪同。

主要原因:

一般來說,2歲以下的寶寶依戀家人一般是比較正常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逐漸適應與大人的分離。有些大孩子有嚴重的依賴症可能跟從小的日常生活離不開大人有關,比如早期缺乏母親的照顧(尤其是3個月~1歲之間)的孩子可能更容易造成依戀問題。

干預技巧:

讓孩子獨立完成一件事。對於依賴症的孩子,家長應該逐步培養孩子獨立去做一些事情,尤其是讓孩子體會到獨立完成一件事的成就感,慢慢地孩子會發現脫離父母還有很多好玩的事情。其次,家長在離開孩子的時候,千萬不要一聲不響偷偷溜走,一定要跟孩子說一聲,並表示自己一定會回來。

表現:

有些孩子長期食慾不佳,或是嚴重的挑食和偏食,這樣的孩子通常身體瘦弱像支“晾衣杆”,而且還伴有感冒、腹瀉或營養不良。

主要原因: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厭食主要是疾病和身體原因導致,其實心理也是導致小兒厭食的三大因素之一。挑食和偏食是典型的小兒心理障礙的表現,若就餐前或進餐時心情緊張、焦慮、壓抑,睡眠不足或疲勞,食物感官性狀的不良刺激等,也會使小兒產生厭食心理。

干預技巧:

你家寶寶有上述的這些問題嗎?你是否採取過這些方法應對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與其他媽媽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