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窗口期的尷尬處境,是個人的無知還是科學上的不確定導致的?

易紅青

科學是以不確定性為主的,我們很多曾經以為確定的東西,後來被證明是錯誤的,所以是不是確定都是相對的,以現有知識和認識認為不確定的,將來可能會變得確定。

關於窗口期的不確定,我認為又以下幾種原因:

1.標準設置不同:醫學生的教科書是很權威的,非傳染病的專業的醫生在遇到有爭議的問題,一般以教科書為參考,現在教科書把HIV窗口期定義為感染後到檢測出抗體的時間,認為是2~6周,但是現在已經有了抗原檢測,核酸檢測,窗口期要比這個時間更短,窗口期不應該機械的定義為檢測到抗體時間,能夠檢測到抗原或者核酸,就有意義,所以窗口期嚴格意義應該是感染後到能夠檢測出來感染的時間,目前沒有權威的資料確認抗原和核酸檢測的窗口期,原因可能是因為大部分地區還沒有這樣的檢測。

2.醫生的理解不同:醫生在理解的時候,有人以現有教科書,有人以最新的科研數據,有人以自己經驗,還有很多人聽年長的醫生老師教的知識,以前窗口期的統一說法是3個月,個別醫生認為是6個月,現在網上可以找到很多傳染病大腕的PPT或者科普資料,也會說3個月。大部分地方疾控對於確診感染者的性伴侶或者配偶,建議檢測到最後一次接觸後3個月。

3.群眾的觀點影響:來自群眾的聲音不容忽視,很多感染者說自己6周陰8周陽,甚至有人說自己10周陰12周陽,個案不能成為醫生分析問題的參考標準,但是會影響醫生的信心,更好影響廣大恐艾症人群的信心。


感染科李侗曾

這提問很像知音體啊,笑。

正確認識窗口期。

讓我用另一個很日常的例子,來解釋一下什麼是艾滋病的窗口期吧。


話說,有兩個年輕人,因為種種原因,既不能剋制自己的慾望,又不願意採用各種安全度極高的方法來避孕,比如長短效避孕藥、避孕套等,而是採用一些廣為流傳但非常拼人品的避孕大法,如什麼安全期大法或者外射之奧義之類的方法。那對不起,每一次如此這般那般不可描述之後,這兩位年輕人就自動進入了,判斷是否懷孕的窗口期


由於,女性通常自帶是否懷孕的檢測方法——月經週期,因此如果月經未按時到來,這就是一個極強的已經中了天賜大獎的信號。當然當然,月經週期的確因人因時而異,可能提前可能推遲,在關鍵時刻推遲兩天,那可真是讓人小心肝都要撲通撲通亂跳的。雖然,有了成年人生活的年輕女性的月經不來,常常是懷孕的準確信號,但畢竟還有其它因素可以影響月經週期。那麼,是否有更加準確並且快速的檢測是否懷孕的方法呢?


準確和快速,常常是彼此矛盾的要求。快速就容易出錯,準確則可能需要等待更長時間。將兩者結合,如今的早孕檢測已經達到在月經該來而未來的第二天進行檢測就基本能做到即不漏檢同時又不亂嚇人,當然最穩妥的方式是月經未來的一週後檢測,但你要知道,這一週的等待真的讓人抓耳撓腮,懷孕這事不論是想懷的還是不想懷的, 在這段等待時間內,都不會讓人好過。

圖示:hCG(絨毛膜促性腺激素,這是受精卵通知子宮準備好迎接自己的激素,也是受精卵阻止月經週期的激素,它在女性體內只會由受精卵以及發育中的胚胎釋放)。如果你是正常排卵期懷孕,那麼在月經週期前八天,尿液中就能檢測出hCG(但這是實驗室動用昂貴的儀器設備進行的檢測),而在經期推遲一天後的濃度就能達到準確且廉價就能檢測的程度。


艾滋病檢測的窗口期

不是每次做愛都能懷孕,哪怕是不採用任何避孕方法。同樣的,也不是每次無防護的高危性活動,都會讓人染上艾滋,即便對方是艾滋病毒攜帶者或患者,對於這種疾病,人們的研究涉及方方面面。以下數字均為權威網站發佈。

  • 與艾滋病毒陽性的吸毒者共用針一次,感染艾滋病毒的平均風險為1:149,即平均來說149個人這麼幹,其中有一人會因此染上艾滋病。

  • 為艾滋病毒陽性的人口%交,單次風險為1:2,500,即2500個口%交者中會有一人因此染上艾滋病。

  • 陰道交,艾滋病毒陽性男性傳染給女性的平均風險為1:1250,即每1250個女性中會有一人因此患上艾滋病。

  • 陰道交,艾滋病毒陽性女性傳染給男性的平均風險為1:2500,即每2500個男性中會有一人因此患上艾滋病。

  • 肛交是最危險的方式,風險從1:909到1:161,如果內部射精,則大約為1.43%(1:70)。這就是為什麼從過去到現在,同志群體是艾滋病風最高的群體。

注意,我不說概率為多少多少,而更願意說,149個人中有一人因此患上艾滋病,是因為說概率為1/149分之一,意義不大。因為,在檢測前是1/149,這代表的是不確定,但在檢測後這個不確定的數字,就會變成要麼為0%要麼為100%了。


但這些數字告訴我們,面對不確定性,要想得到確定的結果,就得等待,等待身體的判決和運氣。艾滋病毒自身死亡率很高,因此如果感染的數量不夠多,你就不會被染上。要是艾滋病毒進入細胞後,這個細胞自己突然死掉了——畢竟每個細胞都是有壽命的——那病毒也就無法增殖了,而且它現在甚至都無法再去感染新的細胞了,等於就陪葬了 。

那麼,我們怎麼才能知道,一個人確鑿無疑的被病毒攻陷了呢?自然是當病毒建立起了生生不息的繁殖自己的鏈條之後,我們才能做出這個人的身體已經被病毒攻陷的終極判決。而病毒要建立起這條生生不息的繁殖鏈,是需要時間的,這段時間就是窗口期,而我們的檢測的靈敏度,必然受限於此。當然,我們當前對病毒的檢測,限於成本的原因,檢測病毒是否存在的窗口期肯定比病毒建立繁殖鏈的時間要長一些。


所以,總的來說,艾滋病的窗口期,既不是因為個人的無知,也不是科學上的不確定,歸根到底是病毒本身的不確定性導致的。如果一個病毒進入體內就必然會讓人患上艾滋病,那在前面我們就不會得到那麼一些比例數字了。

圖示:窗口期之後,平均來說,那149個共用針頭的人中,會有一個被檢測出患上了艾滋病,而剩下的148人則沒有患上。


三思逍遙

我是講郎初衷不改,我來回答。

對於艾滋病我一直比較關注,通過各種途徑,也學到不少知識,很高興能分享給你。


對於艾滋病窗口期的問題,雖然說法不一,但比較公認的是採用三代試紙的話四周是能排除的,如果採用四代試紙的話,窗口期的時間還會縮短。

三個月的說法是教科書、疾控中心、醫生等的最保守的說法。它是排除了所有的特殊情況之後的一種最穩妥的說法。比如免疫力特別低下的、剛做完器官移植手術等的病人。


作為一個普通人,沒有必要去考慮那些極特殊的情況。正如別人問你跑100米需要多長時間,你不能因為博爾特跑了9秒58就認為自己也能跑這麼快吧。


希望大家都能珍惜自己健康,潔身自好,做好安全措施,遠離艾滋病對人類健康的威脅。

我是講郎初衷不改,喜歡我請關注我。


講郎初衷不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