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殇城记:崛起的气田

出殇城记:崛起的气田

清明时节,宋泓言随父母再次来到江油市双江村附近的石油老基地。故地重游,曾经熙攘的川西北石油路有些落寞,这条宽阔平整的石油路是9年零10个月前他的出生地。

经历过板房岁月的川西北石油人,那段日子刻骨铭心……

在变与不变中穿越灾难见证新生

悠悠羌笛声中,一年一季的辛夷花开了。

吴家后山属龙门山余脉,在北川和江油交界处。每年清明前后,漫山遍野的辛荑花壮美绚烂。“5·12”地震后,渐成一景。

出殇城记:崛起的气田

震后重建的石油新城

最伤最痛的大地裂痕,却开出壮美震撼的辛夷花海。对川西北石油人来说,经历了最深最重的磨砺,依然能在废墟上重建家园。

作为中国石油在汶川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单元。地震后,川西北气矿机关失去办公场所,数百户职工群众住房成危房,4个生活基地、25个生活小区70%以上房屋需要加固。

受灾群众超过1.5万人,包括在职职工、家属和离退休工人,波及西南油气田公司、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四川销售等驻川西北单位。举家重建、异地安置,川西北石油人有彷徨困惑,也有伤感,但更多的是不舍。

“即便在最困难时候,也要相信党、相信企业。”原石油子弟校退休教师孙杰光震后举家搬迁到四川油气田江油异地重建基地。新家取名“清晖园”,“企业重建政策好,住新房不忘党恩……”老孙表示。

青川,地震受灾惨烈程度仅次于北川。地震后,川西北气矿加大与广天司协调对接,全力保供青川县CNG气源和受灾居民燃气,助力灾后重建。2014年年初,广元至青川燃气管道贯通,目前累计供应天然气逾1.3亿立方米。

地震后,气矿快速恢复生产,中坝气田产量不降反升,全力保障汶川地震重灾区灾后重建。10年来,气矿生产天然气92.5亿立方米,相当于替代原煤118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20多万吨。

2017年,中坝气田须二气藏核定储量从100亿立方米上调至139.4亿立方米。中坝气田技术干部孙素芬表示,通过精细管理,老气田还能持续稳产10年以上。

今年4月23日,川西北气矿在龙岗西剑阁地区首口重点滚动勘探开发井龙岗062-C1井投运成功,经过半年多的工艺技术攻关,日产量32万立方米大气虎终于被川西北人擒获——这是西南油气田公司高温高压含硫深层海相气藏的再次突破。

在铭记与忘却中激发后地震时代内生力

平武县平通镇的青梅花开得更早一些。早春时节,羌山万亩梅林十里花海,让人目眩神迷。高山河谷中,平通镇若隐若现如世外桃源,只有半山腰上的地震公墓,时常唤起人们当年的惨痛回忆。

地震带来深深的创痛,也带来全新的课题:包括义工在内的公益慈善事业从业者的职能定位,如何科学重建避免悲剧重复?

4月9日,王开文刚参加完江油第三届“十大好人”表彰会,又忙着参加应急救援训练。王开文是川西北气矿信息站员工,也是民间志愿者组织江油滴水公益创始人之一。

地震时,川西北石油人参与的志愿服务和公益行动大多自发,零散而无序。彼时,王开文对“义工”概念尚一无所知。地震后,江油滴水公益在江油市民政局正式注册,实现从“草根”组织到“正规军”的蜕变。2014年7月,江油滴水公益党支部成立,包括支部书记、支委等核心成员全部由川西北石油人组成。

10年间,江油滴水公益在成长中转型,依托滴水公益总部,成为本地首屈一指的慈善品牌。滴水公益救援队伍先后参加芦山“4·20”、云南鲁甸“8·03”以及尼泊尔地震救灾行动,合计捐助救灾物资1200万余元,帮助受灾群众3万余人。

将灾后重建与改善职工工作居住条件结合,与优化气田生产模式提升管理水平结合,川西北无疑是成功范本。

在起立与起跳中加快稳健发展新征程

5月8日,剑阁县普安镇,双探1井已安全生产850天,累计生产天然气8085.7万立方米。

10年前,龙门山北段江油以北、广元以南,川西北气矿在方圆数百平方公里范围内没有一口投产气井。而此处,正是地质学家一致看好的龙门山前陆盆地有利区带。

灾后重建,不是简单的恢复生产。相对于灾害造成的生产装置受损,更严峻的考验已经迫在眉睫。

川西北地区长期作为后备战场,勘探程度低,缺乏规模、整装、可动用的优质储量,资源接替困难;综合递减高,储采比低。老气田进入中后期,普遍产水,稳产难度大,逐年走低年产量与灾后重建对天然气旺盛需求矛盾凸现。

借脑、借力加借势,3年攻关,成效渐显。2017年1月,由气矿牵头,西南油气田公司、川庆钻探公司多家单位和科研院所参与的《川西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重大科技专项通过成果验收。围绕关键地质问题研究和瓶颈技术协同攻关,深化重点层系地质认识,取得创新认识集成配套技术11项,有力助推重点井勘探开发。

广元为川北重镇,因地处输气管网末端,天然气需求强烈。西南油气田公司加大川北地区勘探力度,2014年,双探1井石破天惊,百万级气龙横空出世。随后,一系列科研攻关不断加深地质认识,双探3井、双鱼001-1、双探7井相继斩获工业气流——超千亿立方米资源量气龙轮廓初显。

双鱼石区块位于剑门蜀道要冲,地理位置优势,背靠青川平武,北邻广元,南接江油。2016年新年伊始,四川油气田首口超百兆帕高压气井双探1井成功投运,日产气18万立方米,源源不断助力川北地区灾后重建。

川西北部地区龙门山—米苍山前缘深层海相气藏,属典型超深、高温和异常高压气藏,地质认识难、勘探开发难度高;地层压力超过100兆帕,是迄今西南油气田公司埋藏最深的海相气藏。

灾后10年,生机盎然。在重建中崛起,正是川西北石油人坚韧执着、豪迈决胜,振兴气田梦的真实写照。

度尽劫波山河在,春回大地万物生!

出殇城记:崛起的气田

2016年初,高压气井双探1井成功投运

出殇城记:崛起的气田

联系方式:010-645234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