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臂中將”餘秋裡,親自帶人採挖油田,後來職位與周總理相當

1914年,餘秋裡在江西出生。他樂於助人,在很小的時候就獲得了“五好少年”的稱號。1929年,剛滿十五歲的餘秋裡便做出了跟隨我們的紅軍一起進行革命的決定,並且成為了紅軍團的一員。值得一提的是,1929年,他就加入農民運動的隊伍,並且擔任隊伍中的隊長,指揮隊員作戰。他不斷地參加各種運動,也因此積累了眾多的經驗,這使他在19129年就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加入共產黨後,他在軍隊中任職。長征期間,他還曾擔任過多個職務。

“獨臂中將”餘秋裡,親自帶人採挖油田,後來職位與周總理相當

每當發生戰爭的時候,餘秋裡總是衝在最前面竭盡全力與敵人廝殺,為戰爭的勝利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他也因此受了很多次傷。在七里坪戰鬥中,敵軍擊中了他的頭部。長征期間,為了讓其他部隊先轉移,他不幸被擊傷。面對危急的戰況,餘秋裡當時來不及去看自己的傷口,只是粗略地包紮了一下。然而,在戰事結束後,他卻發現傷口感染了,自己的手臂也廢了。

“獨臂中將”餘秋裡,親自帶人採挖油田,後來職位與周總理相當

他身體上的傷痕證明了他在戰鬥中的拼命精神。有一次,他身邊的手下問他:“在多年的戰鬥中,你已經傷痕累累。你對參加革命感到後悔過嗎?”餘秋裡回答說:“不管時間倒流多少遍,我受過多嚴重的傷,我從未感到後悔過。”他的回答讓我肅然起敬,我想老天太過不公平,竟然讓這樣優秀的人才在年僅22歲的時候就失去手臂。即便失去手臂,人們對他的愛戴依舊像之前一樣,並且稱呼他為“獨臂將軍”。

建國後,餘秋裡被封為中將。我們都知道,油田是一個國家正常運轉的動力。可是在當時,我國很少有人從事過開採油田的工作,並且缺乏相關的經驗。面對這樣的形勢,我國重要領導人都不約而同地想到了餘秋裡,希望他能夠去開採油田。可見,餘秋裡的能力之強。

“獨臂中將”餘秋裡,親自帶人採挖油田,後來職位與周總理相當

當餘秋裡聽說自己被推薦開採油田這件事時,他感到受寵若驚。因為他認為自己的能力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他最初打算推辭這份工作,可在他想到:這有利於我們國家的發展建設,只有勇於開拓新領域,我們國家才會發展壯大,他就答應了上級的決定。在新中國油最匱乏的那段時期,餘秋裡奮鬥在工作崗位上,做出了許多突出的貢獻。他親自帶領自己的部下采挖油田,大大地緩解了我國缺油的現狀。

“獨臂中將”餘秋裡,親自帶人採挖油田,後來職位與周總理相當

餘秋裡曾管理軍中事務,後來又做了政務管理。餘秋裡在不同時期做出的貢獻引起了周恩來總理的注意,後來周總理決定讓他擔任副總理。餘秋裡和周總理一起工作的時候,他們配合得十分默契。雖然餘秋裡的職位比周總理低一級,但是他的工作能力並不亞於周總理。甚至在很多方面,餘秋裡比周總理做得還要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