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看评论……

财经决策第一号ENNweekly

«长按可复制)

在这篇文章下面已有900多条评论,这里特选取一些翻译出来附在文后,以供读者参考。

文 马丁·凯特尔

在英国下议院,特蕾莎·梅(Theresa May)领导的政府否决了关于延后实施“统一福利金制度”(Universal Credit,“统一福利金制度”要求用一项“统一福利金”来取代英国的各种单项福利金,其原则是要受助者得到的总福利始终低于重新就业的收入水平,不再将受助者的需要作为优先考虑。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一制度有利于提高英国民众的就业意愿,被视为英国福利制度回归自由主义的大转轨——观察者网注)的表决程序,似乎英国议会的意见已无足轻重。

在奥地利和新西兰大选结束后,主流政党遭到绑架,民粹主义势力甚至已经强大到可以决定哪个政党最终获得执政权。

而在库尔德斯坦地区(库尔德人聚居或以其为主要居民的西亚北部地区,其范围包括土耳其东南部、伊拉克北部和伊朗西部若干地区,以及叙利亚和亚美尼亚的一小部分,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库尔德人居民约有3000余万人——观察者网注)和西班牙东北部的加泰罗尼亚地区,轻率的全民独立公投导致了新的分裂,伊拉克政府和西班牙政府各自对公投表达了强烈反对态度。

主要看评论……

自由民主主义者将自己的信仰建立在尊严、弹性和务实的基础之上,而上面三个事件的发生对这三点原则来说绝不是什么正面的宣传。不过,令上述事件显得无足轻重的是当今全球最强大的两个国家的领导人之间所形成的鲜明对比。而且,这是一个可以令很多人信仰发生动摇的对比。

对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来说,麻烦缠身是每天的常态,这一次他卷入的是一场发生在推特上的小争论,问题关乎语言礼仪——特朗普最近对一位美军士兵的遗孀表示,她死去的丈夫“当初参军时一定很清楚自己作为军人的意义何在”。

与此同时,在世界另一端的中国北京,习近平花了三个半小时清晰而自信地向全世界描绘了中国这个国家及其全球角色在未来30年里将沿着怎样的路径演进。

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描绘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发展的长期愿景,中国迅速扩张的经济规模和日益强大的武装力量意味着这个国家将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主导角色(a dominant role)。

上述这些信息对于欧洲来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欧洲国家及其政治领袖们必须十分仔细地分析各种选项,在就带领欧洲走向何方做出决策时,现实主义是必须坚持的原则。我们的媒体每天都在报道特朗普和美国的各种大小新闻,我们只需用其中四分之一的篇幅去报道在中国发生的事情,欧洲的未来就会大大不同。

当我们回溯西方历史并查看欧洲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我们会本能地意识到,唯有那个与我们隔海相望的国家才是能够确保英国和欧洲安全利益的天然盟友。然而,欧洲与北美在20世纪建立起来的互动模式在新的世纪里已经不再适用。中国已在资本和人力两方面在西方进行投资,并提出了横贯欧亚大陆的“一带一路”倡议。如果说的确有欧洲人盼望中国填补美国留下的空缺的话,那么这种盼望到底又有多恳切呢?

记得几年前我曾看过一部名为《宋飞正传》(Seinfeld)的美国情景喜剧。在一幕中,剧中人物乔治正在宋飞位于曼哈顿的公寓里读《纽约时报》。突然,乔治的目光离开报纸,问了一个奇怪的问题:

“人们什么时候才会意识到,其实关于中国的新闻才是最有意思的呢?”剧中这个情节真是意味深长,其实关于这部剧,埋伏其间的类似小细节不胜枚举。

在西方,人们都很清楚,中国客观上显然是个实力雄厚的世界大国,但这个国家的重要性却不知为何被我们模糊化处理了,而其快速崛起的现实甚至被我们无视了。在西方,令大多数民众沉溺其中的竟然是体育新闻、烹饪节目和电视剧。

对于许多西方人来说,跳过媒体上的中国报道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坏习惯。我们必须更加仔细地研究这个国家,因为它对我们来说显然已经太重要了。我们现在就应该祈祷:“主啊,愿你赐予我们智慧,让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吧!”

主要看评论……

Scotscta:此文很有启发性。有些人将德国总理默克尔视为英国最大的敌人,我想终有一天他们会意识到自己错了。当我们还是大英帝国时,我们没有对中国做什么好事情,我不知道这段历史在中国人英国观的形成过程中到底还起到怎样的作用,不过其实大家都知道我们在世界上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至于特朗普,他的美国优先也好,他重新谈判或退出某些国际协定也好,这些对英国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情。

主要看评论……

Motrausscot:如今已是中国世纪。美国,你要习惯!

主要看评论……

stoneriver:我似乎嗅到了某种恐慌的味道,我想部分是因为中国在迅速崛起,而我们曾经为了向他们卖鸦片而侵略过这个国家。

主要看评论……

sksmith1000:我在亚洲从事投资活动已有20年,住在这里也有5年了。作者的分析完全正确,他期望(西方民众)做出的回应也很有道理。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衰落中的帝国至今仍然无法看清他们走向最终崩坏的路径,虽然一切将在未来短短30年里尘埃落定。

主要看评论……

LAsoldier:很不错的文章。很显然,中国将成为新的超级大国。无论你高兴与否,这已经不可避免。事实上,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自2015年(此处应为“2014年”——观察者网注)起就已经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了,而且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中国真实的经济规模还要更大,因为中国人在故意隐藏自己的实力,这一切源于邓小平制定的长期战略。

主要看评论……

brucebaby: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中国最近宣布将绕过美元,直接用人民币购买石油,而人民币与黄金是挂钩的。这果真意味着重大转折的到来吗?多年来,中国和俄罗斯一直在增加黄金储备。

主要看评论……

bananakingdom:其他国家的人怎么想会对中国人实现自己的全球抱负有任何影响吗?

jalvarez01回复bananakingdom:的确,无论英国人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都不会对中国的进步产生任何影响。

主要看评论……

takurua:195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只有英国的三分之二。而现在他们经济已经是我们的6倍。考虑到其庞大的人口规模,中国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中国经济基数很小,但它比英国经济增长速度快了20倍,而且目前仍以6-7%的速度增长。不同意的人就当我什么也没说,你永远也叫不醒装睡的人。

ID2778880回复takurua:中国的发展不过是刚刚进入正轨,而英国在未来全球格局中几乎不会有什么存在感。

主要看评论……

UnlikelyStory:正是这样的文章让我看到《卫报》还有点希望,令人遗憾的是这样有价值的文章还不到1%。不要再报道身份政治,多写一点关于中国的文章吧关于中国汽油车、柴油车禁令的事情,我们媒体报道太少了。这个消息非常重要,却几乎没人提起。

主要看评论……

Brad Olson:中国的确很值得西方忧虑。他们的模式重视稳定和发展,而以趁火打劫为特征的帝国主义模式正日益给人留下卑劣的印象,很难再有市场了。

主要看评论……

AlpujarranSpur:“继续无视这个超级大国的信念和决心已经不再可行”——不仅如此,我们也应该了解我们自己领导人的信念和决心。

例如,从未有人指出过,整个英国脱欧方案被设计出来,目的在于使英国得以摆脱欧盟的规管,以便英国公司得以进入中国复杂而规模庞大的市场。英国激增的富豪们需要通过金融服务将手中的人民币投资于离岸账户(也许最近那些关于阿塞拜疆的文章不过是营销手段)。这不仅涉及金融领域,未来两周里在食品饮料行业将有新闻爆出:一条关于英中食品饮料行业供需对接会,另一条则涉及拓宽英国保健品和健康食品在中国市场上的销路。

上面只是两个例子,我们受到了英国政治领袖的误导,因为告诉孩子们(我们普通英国人)真相会给成年人(那些商界和政界精英)带来麻烦。要知道,这种对英国老百姓居高临下的心态不只发生在外交领域。

主要看评论……

JamesValencia:"大多数人跳过媒体上的中国报道"——真的吗?也许吧,不过很多英国人并非如此,比如那些在此积极留言的人,他们会说:“《卫报》!快跟我们多说一些中国的事情!那个国家是怎么运转的?城市行政部门如何?选举怎样进行?哪些人拥有哪些利益?古老的儒家思想在其中发挥什么作用?”中国是一个非常精彩的国家(这里也可以用复数,因为人们口中的中国形象多种多样),我希望能进一步了解这个国家。我们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而且我们应该也可以从中国那里学到很多东西。

主要看评论……

nodemocracyhere:中国之所以获得发展,原因在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们想利用中国,他们希望中国充当低薪的血汗工厂,以此来避免雇佣本国(高成本)的工人,那些毫无责任感的全球精英可以借此将自己的利益极大化。我猜他们可能从没想到,中国反过来彻底推翻了原来的游戏规则,最后竟然接收了(西方的)制造业。

主要看评论……

Sualdam:在冷战时期,两极霸权主导全球秩序。当时虽然危险,但美苏之间的实力平衡确保了局势稳定。苏联解体之后,美国像个孤独的巨人主导了世界。这样一个失衡的局面催生了小布什和特朗普这样的总统。特朗普希望美国能摆脱所有束缚,他宣告了新美国世纪和美国优先政策,在此过程中,全世界都遭到了胁迫。

目前,俄罗斯的普京希望能某种程度上恢复昔日的两极秩序,但这一秩序难以持续。中国已经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大国,习近平在十九大上的讲话勾勒出了中国在未来30年里的发展蓝图。虽然存在各种问题,但欧盟仍将是世界舞台上的一个主要玩家。另外,如果在未来20-30年里经济能够实现顺利发展,印度很可能也将寻求全球性的大国地位。

换句话说,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多极化的时代,这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世界十分相似。在这样一个多极化世界上,危险和困境不会缺乏,但局面会更加稳定。今天的世界已经实现了从未有过的融合,这已不可逆转,全球化将继续向前推进。六七个主要政治行为体将展示自己的雄心,在这一过程中,为了实现发展,他们将互相制约、互相妥协(例如在抑制气候变化和制定环境政策方面)。这样一个前景也许应该是我们乐见而非恐惧的。

关于十九大报告内容,我们的确应该加以仔细分析。

主要看评论……

azoicera:中国以一己之力为全世界提供了另一种国家发展模式,一种有别于西方自由民主的模式。那些麻烦缠身的西方民主国家应该注意到这一点,至少他们应该制定几十年的长期战略,而不要心里只想着4-5年任期。虽然俗话说,“一只三心二意的兔子难以战胜一只意志坚定的乌龟”,但中国却是一只意志坚定的兔子。

主要看评论……

ArZalisna:关于作者提到的关键问题,要是能知道详细的情况就更好了。

JulesBywaterLees回复ArZalisna:想要知道中国5年后、10年后、20年后的发展愿景是相对容易的,他们说会怎样做,他们就真的会那样做,至于对我们的影响,那是另一个问题。

中国人的三大核心政策是:维持稳定且可持续的经济增长、解决环境问题以及打造一支强大的军队。

在我们英国人的观念中,计划往往是实验性的、有风险的,需要多年才能最终制定完成。但在中国,一切都进行得非常快。关于高铁二线(HS2)项目,英国花了10年展开讨论,然后再花20年到30年时间修建这条长度仅400英里的高铁;中国人决策非常迅速,仅用了10年,他们就建好了3500英里的高铁。

最近一项有趣的进展发生在锂电池制造行业,这个产业受到政府支持,在未来三年里将扩张600%,其中大部分新增产能将来自中国。中国汽车产业一年的产量高达2800万台,政府正引导该产业向电动汽车转型,众多中国城市也在政策指引下治理空气污染问题。

也许我们大多数人没有注意到,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在收购西方汽车品牌,沃尔沃、伦敦出租车公司、名爵等都已被中国人纳入囊中,但截至目前我们还没看到中国汽车出口有什么动静。上世纪70年代,日本人也做了相同的事情,他们先在日本国内打下了扎实的汽车制造基础,然后便开始外销。几乎是一夜之间,西方的汽车制造商大惊失色。

一个世界性大国往往需要能源来驱动其经济正常运转,英国当初是靠煤炭;美国一开始用自产的石油,产量达到一个峰值之后,美国人开始用美元等金融手段控制世界石油资源;俄罗斯经济实力很弱,要不是因为它是全球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出口国,俄罗斯不可能在国际政治和军事舞台上有任何地位。

中国有煤炭,中国经济曾建立在煤炭之上,但中国的煤炭储量可能在15年后达到峰值,所以他们开始布局清洁能源。中国生产了全球大部分的太阳能电池板,而且还在积极利用风能与核能资源。考虑到中国并不出口石油,他们可能会将占领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和替代能源市场列为自己的目标。

在军事领域,中国人只用了GDP的一小部分升级自己的军事装备,以给人一种现代化的印象。

在经济领域,中国正向高科技产业转型,他们希望在全球范围内成为创新者而非模仿者。最典型的还是在LED照明这样的能源领域,中国正从大规模制造普通LED产品转向大规模制造高端LED产品。

主要看评论……

MegaMugs:还是不要提中国了,英国连欧洲都搞不定,所以我们才会脱欧。很多人还以为中国人的优点只是会做中餐,去中国看看吧,不过要为即将受到的冲击做好心理准备!

主要看评论……

GuardianOfTime:拿破仑·波拿巴(Napoleon Bonaparte)曾写道:“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就让她继续熟睡吧,当她醒来时,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震动”。

现在,她醒了。

主要看评论……

Nexusone:中国具有“集中式的科技发展规划”,这个国家已经走在赢得“科技战争”的征途上,而盎格鲁萨克逊国家对此毫无对策。我想强调的一点是,利用科技的力量来强化国家竞争力并非中国的专利,德国、韩国、日本都是这样做的,这些国家都在执行各种形式的“科技发展规划”。在这些注重科技发展的国家面前,那些仍然寄希望于金融工具和债务的国家将毫无胜算。若要赢得与中国之间的竞争,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在科技发展方面做中国已经在做的事情,而且要比中国人做得更快、更好。这在具有民主传统的西方是可以实现的,但我怀疑我们是否有足够的智慧和决心这样做。

djhurley回复Nexusone:回购股票和等待下一季的分红——盎格鲁萨克逊国家的人眼里也只剩下这些东西了。

主要看评论……

Joy Dot:感谢上帝!!!终于读到这样的文章了。我已经有了一点人生阅历,也有了一些感悟,其实这些感悟我几年前就有了,但公开讲出来怕是要遭人耻笑。多年来,我们的媒体一直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抹黑中国。不过中国人比任何民族都更好地解决了自己的问题,他们有着付出长期努力的耐心(对于弱不禁风的这一代英国年轻人来说,中国人的这一品质正是他们极为缺乏的)。那种认为待在欧盟里面才能确保英国未来的想法是非常愚蠢的。我们应该对那些值得尊敬的人(而非那些自视甚高的、这也看不起那也看不起的、格局狭小的人)表达我们的敬意。中国人一直在努力向前,如果我们过去也能像中国人那样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想像一下今天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呢?可惜的是,我们英国竟然跟欧盟搞在一起了。

Lindisfam回复Joy Dot:在过去30年里,我曾因工作原因多次到访中国。中国人在这30年里所做到的事情,简直不可思议。本文有一点讲得很有道理,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我们太短视了,这种短视尤其体现在一点——英国和美国媒体总是太过关注国内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发生了极为惊人的变化,这种巨大变化发生之快使人不禁感叹:10年后我们将会生活在怎样一个世界上啊!西方媒体只会关注自己那块地方上的小事情,而我们老百姓也只是对名人花边新闻和体育比赛感兴趣。

主要看评论……

igt321:英国要具备制定清晰的战略并将其付诸实施的能力。同样的,如果英国希望与全球地位日益上升的中国构筑某种联盟,那么“清晰的思维”(clarity of thought)是必要的。

主要看评论……

Adam1:从文化层面来讲,我们西方人作为的政治家、投资者、媒体人、选民、公民和消费者都太短视了,缺乏战略思考,我们不具备建立在中国时空尺度上的对政治的理解力。当然,例外也是存在的,比如说巴拉克·奥巴马和埃隆·马斯克。本文给出的提醒非常及时,我们的确需要提升自己的战略思考能力。

主要看评论……

Clancrackanz:正是大英帝国发动的鸦片战争使中国坠入长达200年的衰落和混乱,我们为了赚钱竟然强迫中国人购买毒品。你无法不钦佩他们在过去30年里所取得的成就。有数亿中国人的生活获得了改善,他们都是人,是我们的同类。

中国人重建了自己的国家,数百万人不再挨饿,中国人再次展示了自己勤劳的品质和努力进取以获取成功的民族性格。我们需要留在欧盟,这样才能在这个充满变化的世界上保持一点影响力,而那些脱欧支持者不过是自欺欺人的鸵鸟,陷在大英帝国的旧梦里无法自拔,而那些人支持脱欧也只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而已。

(观察者网马力译自2017年10月20日英国《卫报》网站)

主要看评论……主要看评论……

总监制:罗海岩、吴亮

监制:程瑛

任何事宜请后台留言

或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喜欢的朋友请多多分享

长按指纹自动识别二维码即刻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