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支書,新思路

呂梁市臨縣蔡家窪的王東孝,從1997年擔任蔡家窪黨支部書記到現在,有整整二十個年頭,在這二十年中,他為村裡辦了不少好事,實事。最近他在扶貧領域又走出了一條新路,值得我們借鑑!

老支書,新思路

臨縣蔡家窪種養專業合作社以支村兩委牽頭,吸納35戶貧困戶89人以土地入股,扶貧資金40萬,流轉土地1000畝。(其中700畝進行品種改良,100畝用於建設“百棗園,200畝搞林下養殖,“百鳥園”的建設)。
老支書,新思路

百鳥園共分為10個養殖區(貴妃雞,烏雞,珍珠雞,野雞,招財雞等),每一個區各具特色。

蔡家窪村以“蔡小康”土雞散養為契機,紅棗種植為載體,休閒旅遊為目標,加強“支、村兩委+合作社+貧困戶”四個主體合作互動,通過自創的六種模式,簡稱“4+6”模式,實現資產收益,精準扶貧。

1、土地分紅脫貧模式

老百姓的棗地,合作社流轉回來,700畝紅棗基地,農戶以每年每畝10元的價格流轉給合作社,合作社負責進行統一品種改良,施肥,病蟲害防治,農戶負責耕地等其他管理,銷售收益全部歸農戶。另外的300畝,合作社以每年每畝200元的價格入股合作社。合作社負責全面管理。合作社進行“百鳥園”和“百棗園”的建設,來促進鄉村旅遊。
老支書,新思路

2、務工增收脫貧模式

去年一年,全村有勞動能力的人在兩個園區的建設中務工收入共計30餘萬元。

3、飼料統購脫貧模式

貧困戶通過與合作社簽訂協議,統一實施構樹,南瓜為主的優質飼料的種植,增加收入。合作社全年收購農戶玉米款5萬元,收購農戶的棗木1000元。
老支書,新思路

4、資產收益脫貧模式

將財政扶貧專項資金量化給政策規定的貧困戶作為扶貧股,共涉及貧困戶65戶,147人,年底分紅32000元。

5、輻射帶動脫貧模式

由合作社向有意向的個體養殖戶銷售雞苗,提供技術,負責銷售和回收,

6、電商促銷脫貧模式

合作社積極開展電商業務,去年為當地老百姓銷售紅棗52噸。
老支書,新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