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故宮博物院藏|百家爭鳴的明代山水畫作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以山為德,以水為性,堅持其內在修為及咫尺天涯的視覺意識,一直成為山水畫演繹的中軸主線。

瀋陽故宮博物院藏|百家爭鳴的明代山水畫作

明戴進設色聘賢圖軸 絹本 設色 縱132.5 橫71.5釐米

明戴進設色聘賢圖軸

林木蒼森,奇峰峭壁,雲煙蘊藉。坡前一人坐於石上,倚鋤持卷,背側溪橋,身著紅色官服的使者捧詔而來。圖右下角題款:“錢塘戴文進寫”,下鈐“文進”白文方印及另一印。戴進早年為首飾匠,後工書畫,鬻畫為生。曾以畫名徵入內廷,後為讒言中傷遭遣放歸。善摹古人,得諸家之長,山水、人物、花果、翎毛無所不能,臨摹創作皆精,為“浙派”奠基人。

瀋陽故宮博物院藏|百家爭鳴的明代山水畫作

瀋陽故宮博物院藏|百家爭鳴的明代山水畫作

明沈周桐石圖軸 絹本 設色 縱187 橫99釐米

明沈周桐石圖軸

圖中繪一株梧桐樹,枝繁葉茂,樹間煙雲環繞,枝葉若隱若現,猶如仙境靈樹;樹下倚一坡石,玲瓏剔透,空靈秀美,地面綠草青青,溪流潺潺。全圖畫法工整,用筆圓厚設色濃麗。右上自題:“嶧山移此青桐樹,厚土栽培歲月長;樹大種人猶未老,更看枝上宿鸞凰。”後署款“沈周”,款下鈐“沈氏啟南”朱文方印,“白石翁”白文方印,詩前引首“有竹莊”,白文長方印。圖右下鈐“享泉閣”白文方印。

沈周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瀋陽故宮博物院藏|百家爭鳴的明代山水畫作

明吳偉墨筆孔子問路圖軸 絹本 墨筆 縱157 橫92釐米

明吳偉墨筆孔子問路圖軸

坡石雜樹,或枯或榮,前立二人。孔子揖手問路,老者扶鋤,右手作勢,似有所云。筆墨豪邁,不經意中意態盡顯。圖左上題款:“小仙”二字,下鈐“吳偉”白文方印。圖右下鈐“孫煜峰鑑賞印”“孫氏弘一齋印”。

吳偉少孤貧,流落他鄉,為海虞錢昕收養,學畫習文,畫名漸起。後奉旨為畫院待詔,明弘治間(1488~1505年)授錦衣衛百戶並賜“畫狀元”圖章。精山水及白描人物畫,畫法近戴進,筆墨縱恣,健壯奇逸,揮灑熟練,與杜堇、沈周齊名,為“江夏畫派”代表人物。

瀋陽故宮博物院藏|百家爭鳴的明代山水畫作

明文徵明墨筆泉石高閒圖軸 紙本 墨筆 縱68 橫25.5釐米

明文徵明墨筆泉石高閒圖軸

溪岸一段,古木三章,秀石玲瓏,水流激盪。一老者臨流而坐,閒坐聽泉,用筆簡略凝練。圖左上側自題:“庚戌八月廿四日,徵明寫泉石高閒,時年八十又一”,下鈐“徵明”“停雲”白文印二方。圖右下鈐“煜峰鑑賞”“虛齋秘笈之印”“詒晉齋印”等鑑藏章。此圖作於明嘉靖庚戌年(1550年),為其晚年之作。文徵明山水初師沈周,典雅秀麗,遍摹宋元諸家,於趙孟頫、倪瓚、黃公望尤為著力,工緻精潤。

瀋陽故宮博物院藏|百家爭鳴的明代山水畫作

明蔣三松設色人物圖軸 紙本 設色 縱124 橫69釐米

明蔣三松設色人物圖軸

畫面為閒士高山遠眺圖。遠處雲霧瀰漫,一座山峰聳立其間。近處山石壘迭,運用方折筆法勾繪輪廓,大小斧劈皴擦,大片溼墨描摹。畫面居中兩棵老樹,焦筆枯墨描繪蟠曲遒勁之勢。樹下兩閒士席地而臥,一人凝神靜聽,另一人回首遠望。畫面右部一江河逶迤綿延,流向遠方。左上署款:“三松”,下鈐朱文方印“蔣三松”。蔣嵩,生卒年不詳,明成化嘉靖年間畫家。畫宗吳偉,擅山水,喜用焦墨枯筆,善用淡墨,濃淡相間,渾然一體。

瀋陽故宮博物院藏|百家爭鳴的明代山水畫作

明錢轂墨筆秋山圖軸 紙本 墨筆 縱46 橫30釐米

明錢轂(讀音:[gǔ])墨筆秋山圖軸

畫面作江南秋山圖景,峰巖高聳,山勢迴環連綿。夾谷溪流蜿蜒曲折,沿江村舍掩映。樹木蒼翠蓊鬱,或蕭索枯寂,濃淡墨筆皴擦,層次分明。畫法精緻,皴法細密,畫風秀逸文雅。右上自題:“叔明作秋山圖,筆法蒼秀真南宗正派也,因擬之。嘉靖甲子重九日作於五湖四舍 錢榖”。下鈐朱文方印“錢榖”。左下角朱文方印“海慄珍藏”,右下角白文方印“劍光閣圖書印”。錢穀初師文徵明,遊其門下,日取架上書讀之,以其餘功點染水墨,便學心通;後學沈周、唐寅,書、詩、文精妙。善畫山水、蘭竹,意趣古淡,疏朗清新。

瀋陽故宮博物院藏|百家爭鳴的明代山水畫作

明顧大典設色山水圖軸 紙本 設色 縱131 橫39釐米

明顧大典設色山水圖軸

溪澗曲折,湖不揚波,橫峰側嶺,村舍散佈。構圖奇偉,墨彩煥然,勾皴點染穩健和諧。圖上部行書自題:“萬曆戊子夏日寫,顧大典”(1588年),下鈐“大典私印”“顧氏道行”“督學使者”白文印三方。圖右下有“夙世謬詞客,前身應畫師”長方印,左下有“澤山鑑定”“酉餘書屋珍藏印”。此畫為顧大典晚年精心之作。顧大典善書畫,山水不專宗一家,筆墨蒼潤,敷彩清妍,流傳作品不多。並解音律,能自度戲曲,有詩稿傳世。

瀋陽故宮博物院藏|百家爭鳴的明代山水畫作

明藍瑛設色古樹歸鴉圖軸 絹本 設色 縱135 橫52釐米

明藍瑛設色古樹歸鴉圖軸

近處古樹幾株,直入雲天,樹幹粗壯,滿樹紅花。樹下花草設色暈染,用色靈活,坡石嶙峋,濃墨點苔。一閒士悠然獨臥,遙望遠空,群鴉聒噪。遠景雲霧迷朦,青山聳立。近處紅花樹和遠處的青山,遙相呼應,畫風秀逸疏拓,充滿勃勃生機。左上自題:“古樹歸鴉 丙戌冬仲畫,檇李客窗,蜨叟藍瑛”,下鈐朱文方印“藍瑛之印”、白文方印“田叔父”。

瀋陽故宮博物院藏|百家爭鳴的明代山水畫作

明趙左浮嵐暖翠圖軸 絹本 設色 縱139 橫36.5釐米

明趙左浮嵐暖翠圖軸

遠處江南水鄉夢幻般的暮藹晨曦,讓畫家的思想對山中雲霧之氣充滿了很強的想象力;構圖為雲嵐浮動,山巒層疊,林木茂鬱;山坡林蔭,雜樹林立,屋舍儼然;高低錯落。近處河岸、松樹、溪橋分佈有致。山峰以淡青墨色染出,樹木略用淡赭,墨色渾然天成,筆法灑脫大氣。右上自題:“浮嵐暖翠,趙左”,下鈐“趙左之印”“文度氏”白文印二方。圖右下角鈐“錫山孫氏研思室”收藏印。趙左,明晚期,字文度。華亭(今上海松江)人,“蘇松派”的創立者之一。曾師宋旭習畫,後師法董源、黃公望、倪瓚,與董其昌為畫友,一說為董其昌學生,常為董氏代筆山水。其繪畫構圖取勢合理,落墨繁而不亂,講究各種筆墨技法的運用。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