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憶中的村辦學校和民辦代課教師們(六)

珍貴的學習用具

我是在七十年代初期開始上學的,那時候國家雖然度過了最為困難時期,但是,日常生活用品也是比較緊缺的,學習的常用工具如鉛筆、本子、橡皮、小刀等都是比較珍貴的,如果誰的親戚從外地帶過來五顏六色的小蠟筆,其他同學那簡直是羨慕極了,能看看也算是過癮了。

我記憶中的村辦學校和民辦代課教師們(六)

六十年代上海美術顏料廠生產的蠟筆

我們在一二年級階段,幾乎全部都使用石板、石筆或粉筆,寫了就擦,擦了再寫,一個石板也是哥哥姐姐用完後,又傳給弟弟妹妹的,石筆一個星期也用不幾根。

我記憶中的村辦學校和民辦代課教師們(六)

六七十年代學生使用的學習工具——石板

大約到了三年級,家長們才領著孩子去當時村裡的門市部,給孩子購買學習用具。那時的門市部相當於我們今天的代銷店、商店或超市,這是我們孩子們最嚮往和羨慕已久的地方。因為那裡擺放著孩子們最愛吃的糖果,還有各種學習用品,平時家長們一般不會去的,只有家裡沒有了生活必須品,才去那裡面。家長平時不願意帶孩子去,也是擔心孩子嘴饞,要糖果吃,所以,即使買生活必需品,也不輕易帶著孩子進出那裡的。

當時買學習用品,大約2分錢一支鉛筆或一塊橡皮擦,5分錢一個本子。家長給孩子剛剛買了這些東西,那真實高興極了,生怕掉在地上,或者弄髒了,拿在手裡真是愛不釋手。所以,在平時學習使用本子,用了幾張,還剩餘幾張,也是如數家珍,心裡清清楚楚的。本子的正面使用完了,再用反面,有時候是用完後再用橡皮擦了用。同學之間誰借誰的一張紙,都要記著,到了時間是一定要還的,甚至編了順口溜“好借好換,再借不難,如借不還,再借萬難”,今天看起來覺得十分好笑,但那個年代還就是這樣的。

我還記得有一次,我們全班同學幫助生產隊拾落下的麥穗頭,最後,生產隊長髮話,讓會計買了鉛筆,每人發了一支,我好久都捨不得使用,後來,不小心在書包裡順掉了,心疼得都哭了,好久不能忘記,那心情真的是非常難受的。

想想那時候的情景,看看今天孩子們使用的色彩斑斕的學習用具,那真是讓我們羨慕他們的。

未完待續。

大家好!我是浩墨香書房,歡迎大家繼續關注,並期待您留下寶貴的意見和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