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國老撾,來一場“佛系”漂流

在佛国老挝,来一场“佛系”漂流

湄公河流淌在東南亞的脊樑上,

在古老的佛國老撾,

再沒有什麼能夠與它相提並論。

泛舟旅行,穿過佔巴塞省,

一路經過咖啡種植園、

隱秘的寺廟和聲如雷鳴的瀑布,

直到老撾與柬埔寨的邊界……

從巴色到高原

在佛国老挝,来一场“佛系”漂流

僧侶們划船渡河 © Mekong River Commission

老撾人把湄公河叫作 Mae Nam Khong,母親河。從青藏高原一路奔流4300多公里,匯入中國南海,這條史詩般的航道如同一根彎彎繞繞的柚木色絲線,縫合了老撾南北。湄公河是一條神聖的航道,是邊界,是城垛,是通衢,為城鎮村莊提供水源,運送人員和貨物,灌溉稻田和玉米地——它是老撾的生命線。

在佛国老挝,来一场“佛系”漂流

一輛退役軍車駛過波羅芬高原的河流

湄公河畔的巴色,生活比琅勃拉邦和萬象平靜許多,這裡的人更懂得享受慢生活的節奏。上午9點剛過,巴色似乎還沒睡醒:當地人在路邊的咖啡館裡下跳棋,嘟嘟車(tuk-tuk)偶爾漫無目的地駛過,幾個小販推著板車兜售著西瓜和菠蘿。

在佛国老挝,来一场“佛系”漂流

老撾每年大約出產20,000噸咖啡

從巴色到肥沃的波羅芬高原,這裡在火山土壤、溫帶氣候和富含營養的泥濘河水的滋養下,產出了全國十分之九的蔬菜和近乎全部的咖啡作物。

在佛国老挝,来一场“佛系”漂流

坎宋•蘇萬納基利展示著自己剛烤好的阿拉比卡(arabica)咖啡豆

坎宋•蘇萬納基利(Khamsone Souvannakhily)是生活在高原上的小規模咖啡種植戶的典型代表,有25年的烤咖啡豆經驗。他的茅草吊腳樓聳立在自己的田地旁邊,四周是雞舍和咖啡樹叢。

在佛国老挝,来一场“佛系”漂流

南大姐正在巴松的市場上做自己的特色菜:老撾叻沙

越過高原,來到巴松(Paksong)村,南大姐(Mrs Nang)正在早市販賣自家的農產品:燻田雞串、湄公河鯰魚、茄子、西葫蘆、火龍果和木薯,後者是高原上另一種主要作物。

在佛国老挝,来一场“佛系”漂流

本地卡圖(Katu)部落的村民正在風乾木薯

“波羅芬是老撾的菜園。” 南大姐一邊說,一邊把幹牛蛙裝進袋子給客人。“在這裡種地很容易。你隨便往地裡扔點什麼,它自己就能長出來——這都得感謝這條河。”

順流而下到瓦普廟

在佛国老挝,来一场“佛系”漂流

瓦普廟山下的稻田

在高原以東約50公里的巴色碼頭,乘遊輪順湄公河南下。河岸生長著雨樹,寺廟的金頂不時刺破薄霧。作為清潔淨化和賦予生命的河流,湄公河是老撾佛教信仰的中心支柱,所以古代寺廟均分佈於河岸的叢林之間,包括最古老、最神聖的瓦普廟(Wat Phu)。

在佛国老挝,来一场“佛系”漂流

乘遊輪往來湄公河上 © G Adventures

這座古老的寺廟建於一千年前,高踞於巴色以南約40公里的青山之上,和鄰國柬埔寨的吳哥窟一樣,均由高棉人建造,同屬印度教文化。這裡的第一座寺廟建於11至13世紀之間,供奉溼婆,曾有一條直通吳哥窟的道路。高棉文化衰落以後,這座寺廟被佛教徒佔據,後來破敗不堪,被叢林吞沒。直到1914年,法國地質學家亨利·帕門蒂爾(Henri Parmentier)才偶爾間發現了它。

在佛国老挝,来一场“佛系”漂流

瓦普廟上層寺廟的門口裝飾著印度教諸神的雕刻和雕塑

漆黑的寺廟牆壁上雕滿印度教諸神的舞蹈場景,其中一半已然被藤蔓遮掩。倒下的柱子躺在灌木叢間,被苔蘚和地衣覆蓋。廟內,佛教徒立起的金色佛像在半明半暗中閃爍著光芒:金色佛像在遮陽傘下端坐,四周是萬壽菊和蓮花組成的海洋。

在佛国老挝,来一场“佛系”漂流

通往瓦普廟上層寺廟的臺階

自重見天日以來,這座寺廟已成為重要的朝聖地點,尤其是在滿月的日子,僧侶們會從湄公河岸徒步前往這座寺廟祈福。除了不搭調的手機和自拍杆之外,這種虔誠的朝拜形式歷經千年,幾乎從未改變。

在佛国老挝,来一场“佛系”漂流

萬壽菊是與佛有緣的一種神花,經常被當作供品

女人們正在向朝聖者兜售小玩意兒和供品,塔埃姆大姐(Mrs Taem)就是她們中的一員,她正用鮮花紮起一捆捆香,好讓禮佛的人供在寺廟裡。“做供品,仔細很重要,不要急。”她一邊說,一邊用手整理花莖,然後把它們固定。

前往島嶼

在佛国老挝,来一场“佛系”漂流

四千島的東闊島旁,夕陽的餘暉灑在湄公河上

湄公河向南流向柬埔寨,在河面最寬處變了模樣,它不再是一條河,而是形成了多條分支。在老撾南部邊境以北約32公里的地方,湄公河分解成一張由溪流和支流組成的水網,在河裡建造出一小片群島,也就是四千島(當地稱為Si Phan Don)。大多數水道由於太淺或太窄而無法通航,能夠在這段航程上發揮作用的只有長尾渡輪和捕魚小艇,它們穿梭在迷宮一般的水道之間,馬達聲轟鳴不絕。

在佛国老挝,来一场“佛系”漂流

飛瀑跌落在岩石上

永大哥(Mr Jong)對湄公河喜怒無常的性子瞭若指掌。他既是漁民,又在河上擔任旅行嚮導,帶遊客觀賞珍稀的伊洛瓦底江豚——那些江豚有時會誤入湄公河。十多年以來,他一直靠這條河討生活,但依然無法對它放下所有的戒心。水流一直在變,尤其是在雨季,那時水更深更急。

在佛国老挝,来一场“佛系”漂流

永大哥用一支長杆探查岩礁,以避開湄公河的淺灘

他關掉髮動機,讓船隨波逐流,順流而下,等待江豚的出現。暮色尚淺,河上如一幅靜止的畫卷,只有水波拍打船底和遠處牛叫的聲音。一隻白鷺掠過水麵,棲息在一棵雨樹上,白色的羽毛在橘色天空的映襯下格外醒目。水中生出一個個漩渦,接著又被水流吞噬不見。

在佛国老挝,来一场“佛系”漂流

湄公河的水牛 © Anna and Jacob

“看啊!江豚!”永大哥大喊,指著船頭。那裡水流飛濺,波紋蕩起,閃過一道淺粉色的光——那是尾巴的蹤跡。然後,那隻江豚遊走了。“我們很幸運,”永大哥說,“我想這是個好兆頭,這條河今天歡迎我們的到來。”

·今·日·互·動·

老撾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麼?

撰文 | 奧利弗·伯裡(Oliver Berry)

圖片 | 賈斯汀·福克斯(Justin Foulkes)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本文改編自2018年1月刊《母親河》一文

在佛国老挝,来一场“佛系”漂流

更 / 多 / 精 / 彩 /

在佛国老挝,来一场“佛系”漂流在佛国老挝,来一场“佛系”漂流

· 猜 · 你 · 喜 · 歡 ·


分享到:


相關文章: